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路軍後方留守處

鎖定
抗日戰爭時期,留守陝北擔負保衞陝甘寧邊區和中央安全任務的軍事協調機構。1937年8月,洛川會議後,八路軍主力開赴抗日前線,中央仍留在陝北。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八路軍後方留守處,將留駐陝甘寧邊區的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炮兵營、輜重營,第一二○師第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團、特務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第一二九師第三八五旅旅部和第七七○團、特務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等邊區部隊,統歸八路軍後方留守處領導和指揮,蕭勁光任主任。留守處下轄東、西兩個地區留守處:以神府、靖邊、安定(今長子)、志丹、膚施(今延安)、甘泉、鄜縣(今富縣)、洛川等縣劃為東地區留守處,陳伯鈞任主任;定邊(今定縣)、鹽池(今鹽縣)、環縣、慶陽、合水、正寧、栒邑(今旬邑)、淳化劃為西地區留守處,王宏坤任主任。11月,為加強黃河河防,成立五縣(綏德、葭縣、米脂、清澗、吳堡)警備區和神府、兩延(延川、延長)河防司令部,統歸後方留守處指揮。12月,除第三八五旅旅部和第七七○團外,其他部隊統一編為警備第一至第八團。1939年4月,中央軍委決定將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及其所屬地方部隊統歸八路軍後方留守處指揮。8月,八路軍後方留守處改稱八路軍留守兵團,蕭勁光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曹裏懷任參謀長,莫文驊任政治部主任,成立關中警備司令部。10月,第三五九旅從晉察冀邊區返回陝甘寧邊區,擔負綏德警備區防務。12月,五縣警備區改編為警備第一旅。1941年5至8月,八路軍留守兵團先後進行了兩次整編,整編後下轄第三五八旅、第三五九旅、警備第一旅、關中警備區、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警備第一團、第五團和騎兵團。1942年6月,八路軍留守兵團劃歸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指揮。9月,留守兵團司令部與聯防軍司令部合併,但對外仍保留留守兵團番號。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