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識

鎖定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五位法中的心法。梵文Astanvijnana的意譯。指把人內在的心識分為八類:一眼識(Caksur)、二耳識(Srotra)、三鼻識(Ghrana)、四舌識(Jihva)、五身識(Kaa), 以上合稱前五識。再加六意識(Manovijnana)、七末那識(Man-as, 意譯“意”)、八阿賴耶識(Alayavijna-na,意譯“藏識”),合稱八識。前五識相當於感覺,以外界的色、聲、香、味、觸為對象;第六意識相當於綜合感覺所形成的知覺、思維等,以整個世界為對象;第七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源,經常把第七識當作人我的自我意識 [4]  ;第八阿賴耶識,是世界一切的精神本原,它含藏一切現象的"種子"。並歸結為*三能變。一些大乘派別亦多沿用此説,但稍有變化。 [2] 
中文名
八識
外文名
Eight consciousness

八識八識的基本內涵

八識是指:(1)眼識(2)耳識(3)鼻識(4)舌識(5)身識(6)意識(7)末那識(8)阿賴耶識。八識的每一識均具見分(認識主體、認識心理)和相分(認識客體、認識對象)兩部分。八識被認為每一眾生具有,是使緣起五藴得以存續並實現將世界幻變出來而再予認識的根本因或基本機能。八識被分為以下三類:其一,前六識,即眼、耳、鼻、舌、身和意識,這與現代心理學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意識相對應;在唯識中,這六識被統稱為第三能變識。其二,第七識,即末那識,被稱為第二能變識,末那是梵文Manas的音譯,含義為“意”或“思量”。末那識在人們的生活經驗和諸種哲學思想中是陌生和疏離的。心理學中的潛意識雖可歸為末那識,但潛意識並不能就此反映末那識,因為末那識還有此外諸多內容。其三,第八識,即阿賴耶識,被稱為第一能變識,阿賴耶是梵文Alaya的音譯,含義為“藏”,阿賴耶識即是藏識義。本文認為,凡是哲學中不斷在提點着卻又在規避其來源或無法自圓其説其來源的先驗性或原初給予性等等,與唯識學認為的對個人現行有影響作用的、謂之為個人歷史和往世積澱的潛在勢能,二者之間具有近同性;唯識中的這些潛在勢能或信息便被認為是依存儲藏於阿賴耶識。八識被界定為三類“能變識”,透顯出唯識學將萬事萬物等現實境塵通約為由八識變現而幻有的“境不離識”、“境隨識轉”和“萬法唯識”的唯識思想。 [1] 

八識八識的理論價值

在唯識學中,這種物質性的根源是由眾生的共業所感而有,其實存性,是為了確保單個人的業力無法與眾生的共同業力相抗衡這一邏輯內核。例言之,人類對鮮花以浪漫和美好的賦予,卻依然更改不了牲畜以之為飼料的事實。無論是浪漫,還是飼料,均有一個能使二者依存的對象體(指外相分、疏所緣緣),這一對象體,就是由眾生共業所感而成。也就是説,六識在六境和六根的基礎上,幻化而出現的“六根”和“六境”,並不能改變這一共業的實存性。也可以認為,唯識學實質是在以實義性存在(對應於物質性)和虛妄性存在(對應於心靈),作為共業與個業的分際標準。業報,也即業力和果報思想,也可稱為因果報應思想,是佛教的核心思想。眾生的一切作為,包括以往人類作為的總體,就形成了一種格局和實存性。這種實存性,不由個人的任何作為而輕易改變。這種實存性,就對應於唯物論者所認為的物質的客觀存在性。當然,物質客觀性的存在,是以其本身質料的存在為前提,而這種前提存在的質料,在佛教中就被稱為地水火風“四大”。佛教認為,所謂“四大”依然是由阿賴耶識在決定和規約。而“四大”又是永恆存在的——佛教即便有世界毀滅的立説,也依然有新世界誕生的立説,而認為世界呈現出此生彼滅的輪轉格局——就此而言,唯識學也具有物質性思想的構設。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