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米陽光

鎖定
《八米陽光》是電視訪談。
中文名
八米陽光
類    型
訪談
播出頻道
北京電視台
所屬節目
《向前一步》

八米陽光作品簡介

題目:八米陽光 作者:徐滔、邵晶、李瀟、劉虓、高笑冉、賴一鋭 編輯:高笑冉、賴一鋭 刊播單位/發佈平台:北京廣播電視台 報送單位:中廣聯合會 [1] 
《八米陽光》是北京電視台大型新聞訪談類節目《向前一步》中,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一期節目。北京石景山區雙錦園社區,一條原本八米寬的人行道被幾户業主私搭亂建的房屋擠佔,嚴重影響公共設施,妨礙市民出行。在相關部門多次溝通無果的情況下,節目組將違建房業主代表、其他居民代表,以及相關基層政府工作人員請到節目現場,共商解決問題。節目現場,經過由律師、城市規劃師、媒體評論員、心理諮詢師和人民調解員組成的“城市溝通團”的溝通疏導,以及基層工作人員對相關政策的詳細解釋,在6個小時的溝通協調後,違建房業主代表最終做出了“向前一步”的決定,不僅帶頭拆除了自家違建,還受邀成為街道“義務勸導員”,積極勸導其他居民拆除違建,推動疏解整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2] 
《向前一步》是中國電視媒體直接參與城市治理,深度服務政府工作,積極履行媒體擔當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主流新聞媒體體現“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的重要實踐。 [2] 

八米陽光社會效果

第一,節目取得良好口碑和廣泛共鳴。《向前一步》節目在週五晚間黃金時間播出,本地收視3.02,全國收視0.563,排名同時段省級衞視第三名,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全國創新創優節目。《向前一步》節目百度搜索總量突破1億次,視頻播放量累計超過1億次,播出至今,節目粉絲覆蓋7.5億人,累計獲得網友評論4萬多條。共青團中央、新華網、光明網、人民網、工人日報、中國新聞週刊、環球網、半月談雜誌社等主流媒體官方微博對節目進行了報道,社會各界對《向前一步》的播出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評。 [2] 
第二,節目被納入北京市政府工作。《向前一步》播出後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的肯定,《向前一步》作為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參與者和監督者,被正式列入2019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 [2] 
第三,節目為政府工作和城市治理提供了重要參考。《向前一步》為全面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供了重要參考。節目播出後,陝西、湖南、江蘇等地電視台分別主動聯繫北京電視台希望能深度學習。深圳、陝西、河南等地政府把《向前一步》列為當地幹部學習的教材。東城區、西城區、豐台區、石景山區等多個區縣的街道、文委、徵收辦等單位自發組織收看《向前一步》,反響熱烈。西城區區委要求區委組織部把《向前一步》當做幹部學習的錄像教材,極大豐富了基層一線開展羣眾工作的實踐經驗。 [2] 

八米陽光推薦理由

第一,把握時代脈搏,搭建市民和公共領域對話的橋樑。《向前一步》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首都“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深入到政府工作的第一線,下沉到社會治理的“最後一米”,以民生難點入手浸潤民心,搭建市民和基層政府溝通對話的橋樑,更好地滿足百姓的利益訴求,以新聞訪談這一基本形式努力尋找各方都能達成的共識點,從而真正推動問題的解決,這是一個與時代同行的節目,講述的也是一個個深刻反映首都建設和治理轉型的生動故事。 [2] 
第二,直擊城市熱點、難點、痛點,開創電視媒體深度參與政府工作先河。《向前一步》從深層次社會矛盾中挖掘選題,從羣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中尋找切入口,敢於“啃硬骨頭”,直面長年累月沉積的痛點,精準定位當事人難以會説的心結,找準癥結對症下藥,及時適度地對社會問題進行分析,推動問題的解決,在細節中樹立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引導羣眾,突出團結穩定正面風氣,引導社會現象的正確評價,凝心聚力,弘揚社會正氣。 [2] 
第三,實事求是,推動解決實際問題,節目錄制效果顯著,成為探討城市公共治理和基層工作的樣板。《向前一步》的核心理念就是要真實,實事求是推動問題的解決。本期節目中,經過全場6小時溝通,當事人張海力不僅在思想上願意向前一步,還帶頭拆除違建,這一舉動帶動鄰居也陸續完成了違建的拆除,最終將八米人行道還“道”於民。這樣能以真實解決城市問題為目的的節目已經非常罕見。因此,剛創辦了半年的《向前一步》,就被兩次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城市公共治理與基層工作的樣板。 [2] 
第四,同百姓心連心,真實塑造基層幹部形象,體現“精治、共治、法治”精神。本期節目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真實地塑造了基層幹部的形象,通過最真實的紀實拍攝,從而展現政府工作人員奔忙在一線的真實狀況;最真誠的鞠躬表達情感,找到和居民的同心共振,讓彼此更加理解,更加信任。這樣的真實表達,就是從人民心中最真實的渴望出發,讓主旋律正能量圍繞,讓工作推動更加理性,讓社會心態更加平和,從而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參與到“精治、共治、法治”的城市治理中來。 [2] 
第五,開創電視新聞訪談節目的全新模式,形態更加豐富。節目第一次將民生節目的錄製搬到了籃球場,設置了分歧線,設置了城市溝通團等固定角色,採用用腳投票的方式,來實現這種溝通。這是它活潑的一面,把一個非常具像的甚至有些嚴肅的民生問題進行了一個綜藝化表達,開創了全國訪談類節目的新模式。 [2] 
第六,本節目也是首都媒體記者守正創新,踐行“四力”的深刻反映。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能看到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必須要解答的時代命題,這些命題關係着首都建設的核心戰略,也關係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向前一步》的記者具有好的眼力。但這些命題是很多媒體不敢去觸碰的禁區,面對這些城市禁區的難題,《向前一步》的記者敢於打開盒子,他們把自己裝進去,把市民裝進去,瞭解問題的成因,再用智慧把蓋子合上。與此同時,欄目全體記者全部下沉到基層一線,用腳步丈量着北京16個區,走遍53個街道,深入街巷遠郊區縣鄉村調查259處。累積騎行80000多公里,5600多次入户,710餘次被拒之門外,曾在路邊苦等當事人389次,日工作量超過17個小時。再用初心與匠心的凝結、有血有肉的筆力,讓媒體參與真正落到實處。《向前一步》的記者始終堅持以真實為生命,以真正有效解決問題,促進當事人在真服氣、真改進中,真正理解城市發展的時代方位,自覺成為維護良好風尚的踐行者。每期節目播出後,記者、政府工作人員和當事羣眾都能結成朋友,共同為下一個難題的破解出謀劃策,形成了新聞輿論協調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良性互動。 [2] 

八米陽光初評評語

6個小時的溝通協調,將近1個小時的節目,由城市規劃師、媒體評論員、心理諮詢師和人民調解員組成的“城市溝通團",與居民們激烈的交鋒,最終讓業主代表做出“向前一步”的決定,不僅帶頭拆除自家違建,還8米陽光道路,還受邀成為街道"義務勸導員”。 [2] 
大型電視新聞訪談《八米陽光》把握時代脈搏,吃透“兩頭”,切入口小,選題獨特,節目形態創新,故事矛盾衝突,一波三折,充滿懸念,讓人看完之後大呼“過癮”。節目雖然看似是“家常裏短”,卻搭建了市民和公共領域對話的橋樑,擊中城市熱點、難點、痛點,開創了電視媒體深度參與政府工作的先河。節目對嚴肅的民生問題進行了綜藝化表達,既“問政”,又“訪民”,真實塑造了基層幹部形象,講述了首都建設和治理轉型的典型故事。 [2] 
作品社會影響巨大,收視率飆高,各媒體紛紛轉載轉刊,評論如潮。同時節目還被納入北京市政府工作,各地電視台前來學習,節目還被列入各地幹部學習的教材,開創了電視“問政”和“訪民”同步進行的先河。 [2] 

八米陽光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1日,榮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