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節課

鎖定
《八節課》是由北京力欣飛玲影視攝製,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的90分鐘劇情電視電影。該片由張菁執導,方天民、秦放編劇,王瑋冉婷主演,於2005年1月7日在電影頻道播映 [1]  [4] 
該片講述了一個學鋼琴的大學生,課餘到一所職高打工做代課老師。學生不停地捉弄他,他憑着年輕人對年輕人的理解贏得了學生的心。而他自己也克服了自身弱點,得到成長 [5] 
中文名
八節課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製片地區
中國
導    演
張菁
編    劇
方天民
編    劇
秦放
主    演
王瑋
冉婷
片    長
90 分鐘
上映時間
2005年1月7日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八節課劇情簡介

毛利是音樂學院即將畢業的一名大學生。因為被學院老師認為缺乏對音樂理解的天分和感悟,毛利和其他同學相比,總顯得有些不大自信。畢業前的某一天,某職業高中的校長盛情邀請毛利給學校一個文秘班的學生教授八節音樂課。因為在此之前,這些刁鑽調皮、對前途感到迷惘困惑的學生剛剛氣走了兩個老師。
面對同學們的挑釁,毛利用年輕人的方式很快就征服了這羣刁鑽調皮的學生。上課的過程中,毛利對這些學生成長中面臨的焦慮、自卑和孤獨深有感觸。在毛利真摯的情感和獨特的教學方法下,毛利逐漸贏得了同學們的理解和信任。而毛利如春風化雨般將美、希望、友愛和寬容,通過音樂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滲入他們的心靈,並帶領他們成功地參加了全市職業高中歌詠比賽的同時,毛利也在此獲得了對於人生和前途的無限自信 [1] 

八節課演職員表

八節課演員表

    • 陳剛 飾 校長
    • 劉曉亞 飾 王小園
    • 張娜 飾 劉曉露
    • 李蕊 飾 喬明明
    • 李元峯 飾 小眼鏡
    • 王勇強 飾 音樂老師
    • 劉心 飾 超市經理

八節課職員表

出品人 閻曉明
監製 嶽揚母鐵軍、王朝寧
導演 張菁
副導演(助理) 李鋒、張芊芊
編劇 方天民、秦放
攝影 伍衞東
配樂 欒凱
剪輯 李剛
道具 牛小杰
美術設計 吳一兵
造型設計 何彥菲
服裝設計 解靜
燈光 邢建偉
錄音 高昌軍
劇務 張秀勇、王浩
場記 雨時
佈景師 李永爭
展開
攝影助理:王世平、李維傑
錄音助理:楊立軍、王明樣
照明助理:孫永亮、孫永冰、孫高峯、魯國明、魯國政
服化助理:陶善英
道具助理:孫二東
聲音編輯:韓依娜
混錄:劉俊鵬
製片:馬金柱、王長麟
製片主任:邢韻聲
文學編輯:呂豔
責任編輯:張衞平
技術監製:黃薇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2-3] 

八節課角色介紹

  • 毛利
    演員 王瑋

    音樂學院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被學院老師認為缺乏對音樂理解的天分和感悟,他總顯得有些不大自信。畢業前的某一天,某職業高中的校長盛情邀請他給學校一個文秘班的學生教授八節音樂課。面對同學們的挑釁,他用年輕人的方式很快就征服了這羣刁鑽調皮的學生,並帶領學生們成功地參加了全市職業高中歌詠比賽。

  • 苗青
    演員 冉婷

    某職業高中的“問題學生”。桀驁不馴的她帶頭挑釁代課的音樂老師毛利。毛利使計讓她在合唱中突出自己的音色,批評她過於突現個人,不注重團隊合作,引發了同學們紛紛為她辯護。而後,毛利向她承認錯誤,也解開了她同其他同學之間的“疙瘩”。

  • 王小園
    演員 劉曉亞

    某職業高中某班的班主任。她對待學生的態度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僅僅從表象出發,無法深入地瞭解學生。因為,毛利贏得了學生們的真心,於是,她對即將離任的毛利説:“我嫉妒你”。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1]  [7] 

八節課音樂原聲

類型
歌曲名
作詞
作曲
演唱
插曲
《站台》
王瑋 [3] 

八節課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鳴謝單位
北京市姜傑文化藝術培訓中心暨姜傑鋼琴城、北京市第166中學、北京盛基藝術學校、北京市通州區運河文化廣場管理處、北京通州區福蘭特超市(八店)
場景提供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
後期製作
電影頻道後期製作基地、北京頻道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攝製單位
北京力欣飛玲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出品單位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參考資料
[3] 
影片播映
播映時間
播映平台/地區
2005年1月7日 [4] 
中央宣傳部電影衞星頻道
2006年3月5日 [1] 

八節課影片評價

《八節課》是一部很新穎的塑造教師形象的作品 [5]  。影片在敍事上的推進不愠不火,縱然這個關於重生的故事有着交響樂一般的體式,在細節的處理上非常的細膩、豐盈,並且正是這些細節使整部影片元氣充沛 [6] 
有旋律不離不棄地纏繞,在滑翔中緊閉雙眼,自醉安詳,固然好。但音樂的至高境界在於喚起高貴,戛然地自拔。在這部名為《八節課》的電影中,那些原本散落無序的聲響,合流而詠歎。音中有影,影中有音 [6]  (《電影藝術》《大眾電影》綜合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