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正散

鎖定
八正散,中醫方劑名。為祛濕劑,具有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濕熱淋證。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尿色渾赤,甚則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口燥咽乾,舌苔黃膩,脈滑數。臨牀常用於治療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繫結石、腎盂腎炎、術後或產後尿瀦留等屬濕熱下注者。
功    用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主    治
濕熱淋證
分    類
祛濕劑-清熱祛濕劑
出    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八正散歌訣

八正木通與車前,扁蓄大黃滑石研,草梢瞿麥兼梔子,煎加燈草痛淋蠲。

八正散組成

車前子、瞿麥、扁蓄、滑石、山梔子仁、甘草、木通、大黃。

八正散用量

車前子、瞿麥、扁蓄、滑石、山梔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黃(面裹,煨,去面,切,焙)各500g。

八正散用法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後臨卧。小兒量力少少與之。現代用法:散劑,每服6-10g,燈心煎湯送服;湯劑,加燈心,水煎服,用量根據病情酌定。

八正散功用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八正散主治

濕熱淋證。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尿色渾赤,甚則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口燥咽乾,舌苔黃膩,脈滑數。

八正散方義

本方為治療熱淋的常用方,其證因濕熱下注膀胱所致。濕熱下注藴於膀胱,水道不利,故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甚則癃閉不通;濕熱藴蒸,故尿色渾赤;濕熱鬱遏,氣機不暢,則少腹急滿;津液不布,則口燥咽乾。治宜清熱利水通淋。方中以滑石、木通為君藥。滑石善能滑利竅道,清熱滲濕,利水通淋,《藥品化義》謂之:“體滑主利竅,味淡主滲熱”;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濕熱,使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去。扁蓄、瞿麥、車前子為臣,三者均為清熱利水通淋之常用品。佐以山梔子仁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強君、臣藥清熱利水通淋之功;大黃盪滌邪熱,並能使濕熱從大便而去。甘草調和諸藥,兼能清熱、緩急止痛,是為佐使之用。煎加燈心以增利水通淋之力。 [1] 

八正散配伍特點

本方集大隊寒涼降泄之品,瀉火與利濕合法,利尿與通腑並行,諸藥合用,既可直入膀胱清利而除邪,又兼通利大腸導濁以分消,務使濕熱之邪盡從二便而去,共成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之劑。

八正散運用

本方為主治濕熱淋證之常用方。臨牀應用以尿頻尿急,溺時澀痛,舌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

八正散加減化裁

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證屬濕熱下注者均可用之。若屬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薊、白茅根以涼血止血;石淋,可加金錢草、海金沙、石韋等以化石通淋;膏淋,宜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濁。

八正散附註

八正散附方 五淋散

組成:赤茯苓180g,當歸(去蘆)、甘草(生用)各150g,赤芍藥(去蘆,銼)、山梔子仁各600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功用:清熱涼血,利水通淋。
主治:濕熱血淋,尿如豆汁,溺時澀痛,或溲如砂石,臍腹急痛。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八正散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五淋散與八正散均可治療濕熱藴結膀胱之淋證。五淋散重用梔子、赤芍,意在清熱涼血,故以治血淋為主;八正散集諸多利水通淋之品於一方,意在清熱通淋,故以治熱淋為主。

八正散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藴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忡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 [2] 
2.方論選錄 《醫略六書·雜病證治》卷7:“熱結膀胱,不能化氣而水積下焦,故小腹硬滿,小便不通焉。大黃下鬱熱而膀胱之氣自化,滑石清六腑而水道閉塞自通,瞿麥清熱利水道,木通降火利小水,扁蓄瀉膀胱積水,山梔清三焦鬱火,車前子清熱以通關竅,生草梢瀉火以達莖中。為散,燈心湯煎,使熱結頓化,則膀胱肅清而小便自利,小腹硬滿自除矣。此瀉熱通閉之劑,為熱結溺閉亨專方。” [1] 
參考資料
  • 1.    鄧中甲.《方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年9月
  • 2.    太平惠民合劑局(宋).《太平惠民合劑局方》:人民衞生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