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本堂

鎖定
八本堂是曾國藩湖南省雙峯縣荷葉堂所建鄉間侯府的名稱,出自於《曾國藩全集·家書》。
中文名
八本堂
建造地
湖南省雙峯縣

目錄

八本堂來源

八本堂 八本堂
曾國藩家教理論的核心思想為:以八本為經,以八寶為緯,以四字要訣(勤儉孝友)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經緯連貫,脈絡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師的理論體系;這套理論不同中國傳統的關於教育後代的核心理念,反對孔孟朱子顏氏等家訓所一貫堅持的學而優則仕的學説,並付諸實施。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的曾氏後人。它對當今社會幾乎每個家庭所面對的教育困惑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八本即: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八寶即:書、蔬、魚、豬、早、掃、考、寶;
三致祥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醫藥;
四字訣:勤儉孝友(勤勞儉樸持家,孝敬父母長輩,友好兄弟姐妹,團結左右鄰居)。
為了教育後代,曾國藩將其在雙峯荷葉堂所建的住宅命名為“八本堂”,並將其內容刻於其匾額之上以宣示後人。它是集古今中國家教思想之大成的,最系統最科學的家教殿堂。(後來其子曾紀澤將其改為富厚堂)。
毛澤東蔣介石的軍事和政治思想有很多來源於此(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人民服務等)。曾國藩的家書是很多領袖人物的牀頭讀物。(馬英九也不例外)。

八本堂出處

《曾國藩全集·家書》咸豐十一年三月十三日《諭紀澤、紀鴻》:吾教子弟不離八本、三致祥。八者曰: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治家不晏⑤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清]曾國藩:《曾國藩全集·家書》咸豐十一年三月十三日《諭紀澤、紀鴻》
⑤晏:晚。

八本堂人物簡介

曾國藩(1811-1872年),原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雖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有的評論者説: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第一人。這句話從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國藩的個人作用和影響。
曾國藩出生於清代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天資聰明,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同年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列為優等。他生活在清王朝由盛轉衰、內憂外患的動盪歲月裏,既無家學,也無根底,卻以一介儒生,僅憑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封建科舉制度下考取了功名,踏上了仕途,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內閣學士,稽查中科事務、禮部侍郎及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最後升至總督,官居一品。他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説曾國藩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以儒家思想治軍,講仁守義,自籌湘軍,另立綱紀。他創作的《愛民歌》,使湘軍士兵行為有所遵循。他寫的《討粵匪檄》文,鼓動了不少知識分子脱下長衫,心甘情願地投入同太平軍的作戰中。他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殘喘。他學習西方文化,整肅政風,“匡救時弊”,心存高遠,使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他廉服人心,遠權避禍,重禮慎法,編織了最結實的關係網。他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薦保舉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餘人,實現了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大事業。他官升得最快,十年之內,連跳七級,37歲便官至二品,能有此殊榮者,清代僅此曾國藩。他官做得最穩,侍奉了道光、咸豐、同治三代君王,歷時34年,恩寵不衰。他官做得最好,政聲卓著,治民有言,因而有“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的美譽。他君子為學,明道經世,寧靜致遠,淡看得失。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教良好,他的《家書》,堪稱中國古代家教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