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年謂魏王

鎖定
《八年謂魏王》是一篇創作於戰國時期的散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
作品名稱
八年謂魏王
出    處
《戰國策》
創作年代
戰國時期
作品體裁
散文
編    者
劉向

八年謂魏王作品原文

八年謂魏王
八年,謂魏王曰:“昔曹恃齊而輕晉,齊伐釐、莒而晉人亡曹。繒恃齊以悍越,齊和子亂而越人亡繒。鄭恃魏以輕韓,伐榆關而韓氏亡鄭。原恃秦、翟以輕晉,秦、翟年穀大凶而晉人亡原。中山恃齊、魏以輕趙,齊、魏伐楚而趙亡中山。此五國所以亡者,皆其所恃也。非獨此五國為然而已也,天下之亡國皆然矣。夫國之所以不可恃者多,其變不可勝數也。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輯,而不可恃者;或有諸侯鄰國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穀不登,稸積竭盡,而不可恃者;或化於利,比於患。臣以此知國之不可必恃也。今王恃楚之強,而信春中君之言,以是質秦,而久不可知。即春申君有變,是王獨受秦患也。即王有萬乘之國,而以一人之心為命也,臣以此為不完,願王之熟計之也。” [1] 
翻譯:
八年,有人對魏王説:“從前曹國依仗齊國而輕視晉國,在齊國去討伐萊、莒兩國的時候,晉國人藉機攻破了曹國。繒國依仗齊國就抗拒越國,在齊國和子作亂的時候,越國人就攻佔繒國的城邑。鄭國依仗魏國,輕視韓國,在魏國攻打榆關的時候,韓露就攻下了鄭國。原國依仗秦人、狄人,輕視晉國,在秦、狄出現兇災的時候,晉人攻佔了原國。中出依仗齊國、魏國,輕視趙國,在齊國、魏國討伐楚圍的時候,趙蟹攻取了中山。這五個國家之所以破亡,都因為認為自己有所依靠。不但這五個國家是這樣,天下所有破亡的國家都如此。對別的國家不可依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變故不可勝數。有的因為政治教化沒有修治,上下不團結,而不可以依靠;有的因為鄰國諸侯狡詐,而不可以依靠,有的因為年成不好穀物不收,蓄積用盡,而不可以依靠;有的國家在利益面前改變立場,有的國家自己已接近了禍患。臣下因此知道別的國家是不可以依仗的。觀在大王依仗楚國的強大,而聽信春申君的話,因此對抗泰國,久後結果不可預料。假如春申君有變故,這將由大王獨自承受秦國的禍患了。雖然大王擁有萬乘之國,卻依賴一個人的想法唯命是聽。臣下認為這樣做法是不完美的。希望大王仔細考慮這件事。”

八年謂魏王時間爭議

此處的“八年”應該是楚考烈王八年,即公元前255年。
魏景湣王八年是公元前235年,此時春申君已死;而魏安僖王八年是公元前269年,此時黃歇還不是春申君,尚未掌權。因此,此處的“八年”不是魏國的紀年。劉向將該篇編入《魏策》,或許是弄錯了時間。

八年謂魏王編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説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蹟見《漢書》卷三十六。 [2] 
參考資料
  • 1.    楊子彥著,戰國策正宗 下,華夏出版社,2014.03,第430頁
  • 2.    郭丹主編,.先秦兩漢文論全編: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0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