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字橋村

(浙江省德清縣三合鄉下轄村)

鎖定
八字橋村隸屬於浙江省德清縣三合鄉,地處三合鄉中心(2001年村級區劃調整過程中由原巽聯村與大賽沈曹村合併而成),東與餘杭市相鄰,南與下楊村、上楊村交界,西靠武康鎮,北面為湘溪港。下設1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69人。
中文名
八字橋村
所屬地區
浙江省德清縣三合鄉
面    積
10.49 km²
人口數量
2469人
耕地面積
2772畝
總面積
10.49平方公里

八字橋村村情概述

八字橋村地處半山區,東鄰東笤溪,南接上楊村、下楊村,西靠武康鎮下柏村,北交朱介村、雙橋村,村委駐地緊靠三合鄉政府。村地域面積10.49平方公里,擁有水田2591畝、魚塘505畝、林地9380畝。下設1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59人,其中勞動力1368名。村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截止2013年底,共有黨員106名,其中女黨員9名,預備黨員1名。全村現有個私企業9家,2013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5145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9695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66.56萬元,其中經常性收入26.68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6800元,村級組織辦公場所1000平方米。落實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重大事項經集體討論決定,實行陽光村務“七步法”,每季度印發《陽光村務簡報》。採取農村黨員發展“公推選優”方式,每年發展黨員約2名。先後榮獲市級先進人民調節委員會、市級民主法制村、市級平安村、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縣級五好村黨組織、縣級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縣級文體示範村、縣級文明村、縣級平安村等榮譽稱號。 [1] 

八字橋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7.2畝(其中:水田33.5畝,旱地33.7畝),人均耕地0.42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等作物;擁有林地638.9畝;水面面積27畝;荒山荒地320畝。

八字橋村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電話五通。有47户飲用井水,有47户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户40户。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40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40户。
該村到六苴鎮道路為柏油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水泥路;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農用車0輛,拖拉機0輛,摩托車1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38户;裝有太陽能農户10户;建有小水窖43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3.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該村到2010年底,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5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八字橋村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5.68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4.709萬元,畜牧業收入23.3萬元,年內出欄肉豬169頭,肉牛28頭,肉羊95頭;林業收入3.31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4.37萬元,工資性收入2.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9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勞務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9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人,其中在省內務工25人。

八字橋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該村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八字橋村人口衞生

該村有農户47户,共鄉村人口164人,其中男性84人,女性80人。其中農業人口164人,勞動力13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66人,漢族98人。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5人,享受低保1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六苴鎮衞生院,距離村委會衞生所32公里,距離六苴鎮衞生院8公里。

八字橋村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六苴中心小學,中學生就讀到六苴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8公里,距離中9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人,其中小學生4人,中學生6人。

八字橋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4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7.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八字橋村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6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3人。

八字橋村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1、羣眾增收慢;
2、基礎設施落後;
3、羣眾科學文化素質還較低;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1、解決羣眾增收問題。
2、做好勞動技能培訓。
3、降低農户用電貴的問題,種植核桃,發展畜牧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