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塘街道

鎖定
八塘街道,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南區,地處港南區東南部,東與東津鎮接壤,南連橋圩鎮,西鄰新塘鎮,北與港北區貴城街道、港城街道隔江相望,轄區總面積128平方千米。 [2]  2011年末,八塘街道總人口80760人。 [2] 
清代至民國,八塘鎮屬貴縣郭南里一圖、二圖、三圖。1996年8月,八塘鄉改稱為八塘鎮。2005年10月,橫嶺鄉整建制併入八塘鎮。 [2]  2017年8月23日,八塘舉行撤鎮改辦掛牌儀式,八塘街道辦事處正式成立。 [1]  截至2021年10月,八塘街道轄9個社區、13個行政村, [3]  街道辦事處駐南環東路129號。 [2] 
2011年,八塘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4961.7萬元,比上年增長2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61.2萬元,比上年增長6.2%。 [2] 
中文名
八塘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南區
地理位置
港南區東南部
面    積
128 km²
下轄地區
9個社區、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南環東路129號
電話區號
0775
郵政編碼
537131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桂R
人    口
80760人(2011年末總人口)

八塘街道歷史沿革

清代至民國,八塘鎮屬貴縣郭南里一圖、二圖、三圖。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貴縣國民政府設八塘鄉局。
1949年12月15日,成立八塘鄉人民政府,鄉政府駐地在舊八塘圩。
1950年5月,成立貴縣第十一區公所,即為八塘區,區址設在舊八塘圩,轄八塘鄉、三平鄉、橫嶺鄉。
1958年2月,撤區改鄉。
1958年10月,更名為八塘公社,將永梧、姚平、新華、震華劃歸橋圩公社管轄,永新、大鄭、邊岸劃歸新塘公社管轄。
1984年11月,改為八塘鄉。
1986年7月,橫嶺片的7個村劃出,成立橫嶺鄉。
1996年8月,八塘鄉改稱為八塘鎮。
2005年10月,橫嶺鄉整建制併入八塘鎮。 [2] 
2017年8月23日,八塘舉行撤鎮改辦掛牌儀式,八塘街道辦事處正式成立。 [1] 

八塘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八塘街道轄高北、高嶺、高新、三板、鶴山、山泉、新花、新合、振新、木龍、蘇崗、大新、八塘、橫嶺、岑西、新安、陳灣、高朗、新蒙、新陸、漫村、蘇灣2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80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1年10月,八塘街道轄9個社區、13個行政村:八塘社區、橫嶺社區、湴村社區、新陸社區、高新社區、高北社區、大新社區、蘇灣社區、新蒙社區、高嶺村、三板村、鶴山村、山泉村、新花村、新合村、振新村、木龍村、蘇崗村、岑西村、新安村、陳灣村、高朗村, [3]  街道辦事處駐南環東路129號。 [2] 

八塘街道地理環境

八塘街道位置境域

八塘街道地處港南區東南部,東與東津鎮接壤,南連橋圩鎮,西鄰新塘鎮,北與港北區貴城街道、港城街道隔江相望,轄區總面積128平方千米。 [2] 

八塘街道地形地貌

八塘街道轄區內為半丘陵、半平原地區,地勢平緩,平均海拔100米左右。境內最高點新蒙村旁邊山嶺,海拔68米;最低點為蘇灣村,海拔35米。 [2] 

八塘街道氣候

八塘街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温暖濕潤,雨量充沛,冬短夏長,一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乾燥微寒,春季、秋季氣温變化較快,日温差較大。多年平均氣温21℃,極端最低氣温-3.4℃(1955年1月12日);極端最高氣温39.7℃(1989年7月17日)。年平均日照時數約1658.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450.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57.8天,最多達187天(1970年),最少為123天(1958年)。極端年最大雨量2085.1毫米(2001年),極端年最少雨量891.2毫米(198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7月最多。 [2] 

八塘街道水文

八塘街道境內河道屬西江水系,主要河道有一級河鬱江等1條,二級河大新河等2條。河流總長度172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鬱江,從西至東流經境內,長15千米,流域面積7.62平方千米。有八塘河、武思江支渠貫穿境內,總長25千米。有中小水庫20座,保證全鎮的農業和生活用水。 [2] 

八塘街道自然災害

八塘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低温陰雨、霜凍、颱風、大風、雷電等。旱澇幾乎每年都不同程度發生。 [2] 

八塘街道自然資源

八塘街道境內土壤資源主要為沙質土、紅壤土、羊血土和石灰土。
2011年,八塘街道有耕地面積95220畝,林地面積18664.95畝。 [2] 

八塘街道人口

2011年末,八塘街道總人口80760人(公安部門統計數據),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356人,城鎮化率22.73%。另有流動人口5843人。總人口中,男性42998人,佔53.24%;女性37762人,佔46.76%;14歲以下17513人,佔21.69%;15—64歲56946人,佔70.51%;65歲以上6301人,佔7.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9209人,佔98.08%;有壯、瑤、侗、布依、苗等13個少數民族,共1551人,佔1.92%。超過50人的少數民族有壯、瑤2個民族,其中壯族1431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2.26%;瑤族51人,佔3.29%;其他民族69人,佔4.45%。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1日期間,人口出生率13.5‰,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長率9.1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30.94人。 [2] 

八塘街道經濟

八塘街道綜述

2011年,八塘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4961.7萬元,比上年增長2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61.2萬元,比上年增長6.2%。 [2] 

八塘街道農業

八塘街道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14萬噸,人均264.98千克,其中水稻1.64萬噸,玉米0.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蘑菇、桑蠶、糖蔗,盛產荔枝、龍眼、馬鈴薯、西瓜。2011年,糖蔗種植面積0.73萬畝,產量2.18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9.99萬頭,年末存欄4.3萬頭;家禽飼養量73.62萬羽。 [2] 

八塘街道工業

2011年,八塘街道初步形成了木業、化工、建材、電子、皮革、飼料、羽絨、物流等特色產業集羣。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5億元,比上年增長18%;工業總產值達到21.1億元,比上年增長3.5%。木業加工企業265家,年產值逾10億元。 [2] 

八塘街道商貿

2011年,八塘街道有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逾2000萬元。 [2] 

八塘街道金融業

2011年末,八塘街道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928億元。 [2] 

八塘街道郵電業

2011年,八塘街道郵政業務130萬元,其中純收入27萬元。電信業務收入200萬元。 [2] 

八塘街道社會事業

八塘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八塘街道有幼兒園39所,在園幼兒1630人,專任教師110人;小學23所,在校生7184人,專任教師3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304人,專任教師15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 

八塘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八塘街道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2處;各類圖書室23個,藏書57500冊。有醒獅隊等文化藝術團體7個。2011年末,有線電視和“村村通”衞星接收用户共6250户,入户率33.8%。
2011年末,八塘街道有籃球場42個,其中學校籃球場29個,足球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 [2] 

八塘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八塘街道有衞生院2所;病牀5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73張,固定資產總額352.8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09人,其中執業醫師22人,執業助理醫師34人,註冊護士4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43人、執業(助理)醫師0.73人、註冊護士0.6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萬人次,出院病人0.3萬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19例,發病率為22.93/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6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3030人,參合率94.69%。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5歲,其中男性74歲,女性78歲;孕產婦死亡率0/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均為0,新生兒死亡一例。主要醫院有八塘鎮中心衞生院、橫嶺衞生院。 [2] 

八塘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八塘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05户,人數877人,支出1671525元,比上年增長22.3%,月人均159元,比上年增長10.42%;城市醫療救助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7人次,比上年下降367.4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652户,人數4515人,支出2942670元,比上年增長7.4%,月人均54元,比上年增長5.5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0人,支出208800元,比上年減少2.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52人,支出368625元,比上年增長9.4%;農村醫療救助39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502人次,共支出526130元,比上年增長50.03%;農村臨時救濟82人次,支出23000元,比上年增長116.98%。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642114元,比上年增長14%。轄區內敬老院1家,牀位14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0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1586人,參保率70.8%。 [2] 

八塘街道郵政電信

2011年末,八塘街道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0千米,投遞點14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4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56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96%;移動電話用户0.28萬户;寬帶接入用户0.16萬户。 [2] 

八塘街道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八塘街道有自來水廠1座,設計供水量2400立方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80%。 [2] 
  • 供電
2011年末,八塘街道有主變壓器284台,總容量8.6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7條,總長度160千米,用電負荷70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7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4%,供電可靠率99.7%。 [2] 

八塘街道交通運輸

八塘街道有黎湛鐵路貫穿境內,設有火車站。2011年,火車站台年吞吐量44.73萬噸,其中到達貨物35.43噸,發送貨物9.3萬噸。324國道過境,境內長8千米,市南環路貫穿境內。全鎮22個村通硬化水泥路。轄區內有大小貨物運輸車輛560多輛。 [2] 

八塘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清光緒《貴縣誌•紀地•鄉村》沿襲康熙《貴縣誌》記載,郭南里一圖、二圖、三圖這三個“圖”中,約有80個村莊當時屬八塘鄉範圍之內,按清代“圖下分十莊”的制度,八塘鎮自清末民初始稱“八塘”。“八”是數字,“塘”(舊稱10裏為一“塘”)也是數字,“八塘”是代表當時80多個村莊,屬於中國古代地名中“以計量數字冠名”的類型地名。民國五年(1916年)後才正式命名,此後一直沿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