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袖清風

(漢語成語)

鎖定
兩袖清風(拼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 [1] 
兩袖清風原指兩袖迎風而起,飄飄揚揚的姿態。後多用於比喻做官的時候非常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風之外,別無所有。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3] 
中文名
兩袖清風
拼    音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近義詞
潔身自好廉潔奉公
反義詞
貪得無厭貪贓枉法
出    處
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
注音字母
ㄌㄧㄤˇ ㄒㄧㄨˋ ㄑㄧㄥ ㄈㄥ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兩袖清風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 [1] 
衍生典故
明·于謙《入京詩》:“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兩袖清風”。 [1] 

兩袖清風成語故事

郵票-兩袖清風 郵票-兩袖清風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於少保 ,浙江錢塘人,二十四歲中進士,不久做了監察御史。他同情百姓疾苦,在任期間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明宣宗很賞識他。于謙被破格提升為河南、山西巡撫後,衣食住行仍很儉樸。 [2] 
明英宗九歲即位,宦官王振專權。他以權謀私,是一個貪得無厭的貪官。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于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説:“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 [2] 
于謙笑着舉起兩袖風趣地説:“帶有清風!”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貪官的嘲弄。並作詩一首:“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2] 
絹帕、蘑菇、線香都是他任職之地的特產。于謙在詩中説,這類東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徵調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禍殃了。他在詩中表明自己的態度:我進京什麼也不帶,只有兩袖清風朝見天子。詩中的閭閻是里弄、衚衕的意思,引申為民間、老百姓。 [2] 

兩袖清風成語寓意

于謙每次進京,不屑於行賄而是兩袖清風,光名正大地去奏事,堪稱清廉為官的楷模。那些送奇珍異寶給王振的官吏,只會“肥”了自己,“瘦”了百姓。“吃、拿、卡、要,打官腔”是官僚主義和消極腐敗的具體表現,不可不除。成語告訴人們,為官者只有像于謙一樣兩袖清風,思人民之所想,給人民之所需,才能當好人民的公僕,要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 [2] 

兩袖清風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兩袖清風”原指兩袖迎風而起,飄飄揚揚的姿態。後多用於比喻做官的時候非常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風之外,別無所有。 [3] 
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3] 
  • 運用示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只是那賠修的官項,計須五千餘金,後任工員催逼得又緊,老爺兩袖清風,一時那裏交得上。 [4]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十二回:他自己做了幾十年的官,依然是兩袖清風。 [4] 

兩袖清風成語辨析

兩袖清風—廉潔奉公
“兩袖清風”與“廉潔奉公”意義相近,兩者皆有清廉做官的意思;區別在於“兩袖清風”側重於沒有財產,一無所有;“廉潔奉公”則是側重於廉潔不貪污,忠誠的奉行公事。 [5]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744
  • 2.    水中魚,袁鈺編著. 中華成語故事大全集 超值金版[M]. 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 2010.09:229
  • 3.    田衝,趙羽等主編. 中華成語全功能詞典[M]. 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 1998.08:601
  • 4.    曲守約編著. 近代辭釋[M]. 千華出版公司, 1986.09:209
  • 5.    周宏溟編著. 九用學生成語大詞典[M]. 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9.0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