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鎖定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俗語,意思是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鬥,必然有一方要遭到嚴重損害。
中文名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用    法
作賓語、定語
近義詞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出    處
《八義記·張維評話》

目錄

  1. 1 解釋
  2. 2 出處
  1. 3 典故
  2. 背景
  3. 原文
  1. 譯文
  2. 解讀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解釋

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鬥,必然有一方要遭到嚴重損害。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出處

明·郭勳《英烈傳》第29回: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陛下但默觀動靜。
明·徐元《八義記·張維評話》:“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為何,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我想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爭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1]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典故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背景

戰國時期,韓國和魏國打了一年多還不分勝負,秦惠王想出兵干涉,楚國使者陳軫給秦惠王講卞莊子利用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的道理,得到它們兩敗俱傷時一舉打死兩隻老虎,勸秦惠王採取坐山觀虎鬥的計策,等待時機再消滅這兩國。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原文

卞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鬥,鬥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傾,兩虎果鬥,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兩虎之功。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譯文

卞莊子發現兩隻老虎,立即拔劍在手,準備刺殺。身旁的小僮勸阻他説:“您看兩隻老虎,正在共食一牛,一定會因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鬥起來。兩虎相鬥,大者必傷,小者必死。到那時候,您刺殺傷虎,就能一舉兩得"
卞莊子覺得小僮説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過了一會兒,兩隻老虎為了爭肉,真的嘶咬起來,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傷。卞莊子突然跳出去,揮劍猛刺傷虎,果然不費大力,就刺死傷虎,一舉獲得兩虎。 [2]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解讀

人:要善於判斷局勢,面對大敵應設法使其內部瓦解,而非硬碰硬;他人的實力均衡往往對自己有利。
虎:面對外侮要團結一心,不能為小利而相爭導致最終誤大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