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立

鎖定
兩立
liǎnglì
[two parties exist at the same time] 並存;同時存在。 [1] 
中文名
兩立
外文名
two parties exist at the same time
拼    音
liǎnglì
釋    義
並存;同時存在

兩立相關文獻

《戰國策·燕策》:“﹝ 太子丹 ﹞謂其太傅 鞠武 曰:‘ 燕 秦 不兩立,願太傅幸而圖之。’”
兩立 兩立
三國 蜀 諸葛亮後出師表》:“先帝慮 漢 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金 王若虛 《孟子辨惑》:“至於仁富不能兩立,則理勢之固然者。”
聶紺弩 《談》:“反對方巾氣一定會愛好性靈,因為性靈與方巾氣是不能兩立的對頭。”

兩立相關詞語

兩立勢不兩立

解釋:敵對雙方矛盾尖鋭,其勢不能並存。也比喻矛盾不可調和
出處: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兩立漢賊不兩立

解釋:比喻有我無你。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示例:惟有杜氏一個,直如添上敵國一般,心中竟安排下“~”的主意。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六十七回

兩立誓不兩立

解釋立誓不與仇敵共生存於人世間。形容雙方仇恨很深。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四回:“ 瑜 曰:‘吾與老賊勢不兩立!’”《三俠五義》第四五回:“小弟既來尋找 南俠 ,便與他勢不兩立。” 蕭乾 《未帶地圖的旅人》:“它(社會主義)同民主自由、同個人幸福並不互相排斥、勢不兩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