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汪鄉

鎖定
兩汪鄉,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地處榕江縣北部,東及東南鄰朗洞鎮,南及西南鄰樂裏鎮,西及西北接平陽鄉,北和東北連劍河縣太擁鄉,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府駐地古州鎮93千米。 [1]  總面積120.6平方千米。 [2] 
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古州廳後,併入北路苗寨。1984年,恢復兩汪鄉,隸樂裏區。1992年2月,撤區並鄉建鎮,仍置兩汪鄉。 [1]  截至2019年末,兩汪鄉户籍人口8548人。 [2]  截至2020年6月,兩汪鄉轄7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兩汪村。 [1] 
2011年,兩汪鄉農民人均純收入2320元。 [1]  截至2019年末,兩汪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2] 
中文名
兩汪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
地理位置
榕江縣北部
面    積
120.6 km²
下轄地區
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兩汪村
電話區號
0855
郵政區碼
55720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貴H
人    口
8548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兩汪鄉歷史沿革

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古州廳後,併入北路苗寨。
民國三年(1914年),屬朗洞分縣,隸榕江縣。
民國六年(1917年),為北一區轄地,隸朗洞分縣。
民國二十年(1931年)6月,置兩汪鄉,屬五區,隸朗洞分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分屬樂裏、朗洞聯保,隸第三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分屬樂本保、朗洞聯保辦公處,隸五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為忠信鄉轄地,隸朗洞區署。
1950年11月,沿置忠信鄉,為忠信鄉轄地,隸三區。
1953年,復置兩汪鄉,隸第六區。
1954年,轄地烏計村劃歸保裏鄉。
1956年,撤保裏鄉,烏計村迴歸。
1957年,兩汪鄉改為兩汪基層片區。
1958年,廢基層片區,劃歸超美公社,屬樂裏區。
1959年,原公社建制廢,建兩汪管理區。保裏和上寨劃出置保裏管理區。
1961年8月,廢管理區,置兩汪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1年7月,恢復兩汪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恢復兩汪鄉,隸樂裏區。
1992年2月,撤區並鄉建鎮,仍置兩汪鄉。 [1] 

兩汪鄉行政區劃

兩汪鄉區劃沿革

1959年,轄7生產隊。
1984年,轄7行政村、40村民組。
2004年4月,試行撤併村組建中心行政村,撤銷原7行政村,建4中心行政村。
2008年,撤中心村建辦事處。
2010年,撤辦事處,恢復原7行政村。
2011年末,轄兩汪、岑熬、元帥、烏廈、空伸、空烈、怎吉7個行政村,下設40個村民小組。 [1] 

兩汪鄉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兩汪鄉轄7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兩汪村。 [1] 
兩汪鄉區劃詳情
元帥村
兩汪村
岑熬村
烏廈村
空申村
空烈村
長吉村
/

兩汪鄉地理環境

兩汪鄉位置境域

兩汪鄉地處榕江縣北部。東及東南鄰朗洞鎮,南及西南鄰樂裏鎮,西及西北接平陽鄉,北和東北連劍河縣太擁鄉。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府駐地古州鎮93千米。 [1]  總面積120.6平方千米。 [2] 
兩汪鄉

兩汪鄉地形地貌

兩汪鄉地處雷公山腹地,地勢東、南、西高,北低。地形分為中山、河谷兩類。主要山脈有雷公山。境內最高峯位於汪堖,海拔1237米;最低點位於岑熬,海拔623米。 [1] 
兩汪鄉衞星地圖 兩汪鄉衞星地圖

兩汪鄉氣候

兩汪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温16.4℃,極端最低氣温4℃;7月平均氣温31℃,極端最高氣温39℃。最低月均氣温8℃。 [1] 

兩汪鄉水文

兩汪鄉境內河道屬洞庭湖水系,河流總長64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兩汪河,支流有烏計溪、傍洞溪、烏翻溪、烏簡溪、上紐溪、歸收溪、境內烏廈溪,元帥溪,空申溪,空烈溪四條溪流入朗洞河。 [1] 

兩汪鄉自然災害

兩汪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泥石流、秋風冷霧、凌凍、山洪等。 [1] 

兩汪鄉自然資源

兩汪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 [1] 
2011年,兩汪鄉有耕地面積1.14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9000畝,林地面積14.64萬畝。 [1] 

兩汪鄉人口

2011年末,兩汪鄉轄區總人口814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20人,城鎮化率16.2%。另有流動人口500人。總人口中,男性4217人,佔51.8%;女性3923人,佔48.2%;14歲以下1468人,佔18%;15~64歲6196人,佔76.1%;65歲以上476人,佔5.9%。總人口中,以苗族為主,達4900人,佔60.2%;漢族1954人,佔24%;其他少數民族1286人,佔15.8%。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苗1個民族,達490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79.2%。2011年,兩汪鄉人口出生率11.07‰,人口死亡率4.42‰,人口自然增長率6.6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6人。 [1] 
截至2019年末,兩汪鄉户籍人口8548人。 [2] 

兩汪鄉經濟

兩汪鄉綜述

2011年,兩汪鄉農民人均純收入2320元。2011年,兩汪鄉財政總收入195.45萬元,比上年增長8.9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3.05萬元,比上年增長8.76%。個人所得税1.4萬元。 [1] 
截至2019年末,兩汪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2] 

兩汪鄉農業

2011年,兩汪鄉農業總產值2217萬元,比上年增長23.6%。 [1] 
兩汪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087.4噸。水稻966.6噸,小麥3.7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葛根、棉花、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2300畝,產量5.7噸,可向社會提供2噸商品棉;油料作物種植而積2000畝,產量120噸;蔬菜種植面積3000畝,產量750噸,主要品種有辣椒、白菜。 [1] 
兩汪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7200頭,年末存欄2300頭;羊飼養量140只,年末存欄60只;牛飼養量3200頭,年末存欄1600頭;家禽飼養量2.63萬羽,上市家禽1.04萬羽。2011年,肉類產量83.8噸,其中豬肉49噸,牛肉32噸;禽蛋20.8噸;畜牧業總產值68萬元。 [1] 
截至2011年末,兩汪鄉累計造林1.7萬畝,其中防護林8500畝,經濟林5000畝,竹林35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000株,林木覆蓋率78%,活立木蓄積量52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00畝,產量5噸,主要品種有梨子、桃子。 [1] 
兩汪鄉漁業以稻田養魚為主。2011年,養魚面積2350畝,產量4.5噸。 [1] 

兩汪鄉郵政業

2011年,兩汪鄉郵政業務收入1萬元,其中純收入1000元。 [1] 

兩汪鄉社會事業

兩汪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兩汪鄉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20人,專任教師65人;小學8所,在校生655人,專任教師40人, 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1所,在校生655人,專任教師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8%,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2011年,兩汪鄉教育經費達40.7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0.75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0.75萬元。 [1] 

兩汪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兩汪鄉有衞生院1所;病牀4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5張,固定資產總值4.2萬元。專業衞生人員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8萬人次,出院病人600人次。 [1] 
2011年,兩汪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500人,參合率95.6%。 [1] 

兩汪鄉社會保障

2011年,兩汪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户,人數5人,支出1.3萬元,比上年增長58%,月人均217.5元,比上年增長58%;城市醫療救助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人次,共支出250元,比上年增長4%;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5人次,支出13.05萬元,比上年增長0.58%。 [1] 
2011年,兩汪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90户,人數2611人,支出210萬元,比上年增長0.67%,月人均67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人,支出7000元,比上年增長0.6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人,支出0.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47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72人次,共支出10.82萬元,比上年增長0.5%;農村臨時救濟793人次,支出10.95萬元,比上年增長0.4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436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250畝。 [1] 
2011年,兩汪鄉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24萬元。 [1] 

兩汪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兩汪鄉有代辦所1個。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2000户,移動電話用户2600户,寬帶接入用户50户。 [1] 

兩汪鄉交通

兩汪鄉境內有縣道1條。 [1] 
兩汪鄉電子地圖 兩汪鄉電子地圖

兩汪鄉歷史文化

兩汪鄉地名由來

兩汪鄉因地處小丹江河與烏計溪匯流之處,雨季兩河(溪)波濤滾滾,河水汪汪,故名兩汪,鄉以駐地得名。 [1] 

兩汪鄉民間藝術

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超短裙苗族歌舞等。 [1] 

兩汪鄉民俗文化

兩汪鄉超短裙苗族服飾相當奇特,故被外界稱為“世界超短裙之鄉”。苗族婦女頭戴青色頂尖型帽子,身穿6尺長、5寸寬的裙子,層層疊疊纏在腰間,腳穿半截草鞋,身圍各種獸皮花鳥紋的刺繡圍腰,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詩”。
兩汪超短裙苗族也有許多別具特色的習俗,最為有特色的就是他們的婚戀習俗茅人節,又稱“爬茅人坡”或“插茅人”,苗族稱為“勞莎麗”。是具有廣泛的羣眾性和民間傳承性,保留了古時羣婚習俗的殘餘,成為兩汪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風俗節日。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丁治學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 貴州省卷 上[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1876-1877.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556.
  • 3.    兩汪鄉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