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現代人類學簡論

鎖定
《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現代人類學簡論》是2017年09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丹丹。
中文名
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現代人類學簡論
作    者
馬丹丹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7年09月
頁    數
326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6186190

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現代人類學簡論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在兩次世界大戰背景下呈現歐美人類學的理論和思想面貌。戰爭對於現代人類學的影響是英美以自由主義傳統對抗德國納粹的種族主義和極權主義,法國人類學依照涂爾幹和莫斯的理路,社會分工與職業倫理是社羣構成的基礎,文化與文明的關係終將隨着技術的普遍進步而趨近世界大同。作為整體的人類學者的開拓異文化的卓越品質,對於私有制、資本主義,以及中產階級統治的虛榮文明的厭惡和批判流露筆端。人類學即使無法擺脱與殖民統治的聯繫,但其獨立的學術品格、民主的意願以及逐漸轉向社會變遷的開放性,給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1] 

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現代人類學簡論作者簡介

馬丹丹,女,1979年生,河南安陽人,中央民族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講師。2012年秋赴懷俄明大學訪學半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人類學史、中產階級文化等。在核心學術期刊公開發表論文15餘篇,有多篇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承擔2項科研課題,其中1項是上海市教委創新項目——“全球化視野的邊緣中產階級的湧現——以上海的生產、消費和居住空間為例”,1項是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學科重建以來的中國民族誌實踐與書寫研究”。

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現代人類學簡論圖書目錄

導論(1)
一 人類學史的分期多樣化(3)
二 人類學史的分期問題(29)
三 選題説明(33)
四 國別人類學的介紹(36)
五 同時期人類學家對戰爭的迴應(42)
六 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現代人類學的特點與影響(50)
七 參考書説明(53)
第一章 原始社會的哲學起點(55)
一 盧梭(56)
二 孟德斯鳩(62)
三  《有閒階級論》:制度學派對原始掠奪的討論(71)
第二章 英國人類學(84)
一 馬林諾夫斯基(88)
1庫拉圈的流動與儀式(89)
2馬林諾夫斯基的文化理論(96)
3馬林諾夫斯基與弗洛伊德的對話(100)
二 拉德克利夫 -布朗(117)
1學術背景與基本主張(117)
2宗教與社會(123)
3比較社會學的學科定位(130)
三 格列高裏·貝特森(136)
四 埃文斯 -普理查德(145)
1《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150)
2《努爾人》的豹皮酋長與貴族(156)
3《論社會人類學》與神聖王權(163)
第三章 法國人類學(175)
一 涂爾幹(179)
二 莫斯(189)
1莫斯論身體技術(189)
2原始分類(192)
3論饋贈(194)
三 列維 -斯特勞斯(196)
1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列維 -斯特勞斯的
早期思想脈絡梳理(199)
2利奇的反叛 《緬甸高地諸政治制度》(238)
3象徵人類學與列維 -斯特勞斯的對話(247)
4從結構到意義,從轉喻到隱喻——— 《嫉妒的製陶女》(267)
第四章 美國人類學(272)
一 博厄斯(275)
1博厄斯的學科貢獻與學術影響(276)
2從 《原始人的心智》重温文化的概念(282)
二 露絲·本尼迪克特(290)
三 瑪格麗特·米德(297)
1為選擇而教育——— 《薩摩亞的成年》(297)
2文化與承諾———一項關於代溝問題的研究(304)
結語: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現代人類學的影響(310)
參考文獻(316)
後記(325)
2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現代人類學簡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