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敗俱傷

(漢語詞語)

鎖定
兩敗俱傷(拼音:liǎng bài jù shā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 [1] 
兩敗俱傷(俱:全部)指鬥爭的雙方皆受到損失。 [1]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4] 
中文名
兩敗俱傷
拼    音
liǎng bài jù shāng
近義詞
同歸於盡
反義詞
兩全其美
出    處
《戰國策·秦策二》
注音字母
ㄌㄧㄤˇ ㄅㄞˋ ㄐㄨˋ ㄕㄤ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兩敗俱傷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有兩虎爭人而鬥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也。今兩虎爭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 [1] 
衍生典故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宦者傳論》:“雖有聖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 [4]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兩敗俱傷”。 [1] 

兩敗俱傷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座山上忽然出現了兩隻老虎,嚇得當地百姓幾乎不敢出門,更不要説上山了。老虎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了當地百姓的生活,為此官府組織了幾次狩獵,可惜都沒能制服那兩隻老虎。過了一段時間,當地一位名叫卞莊子的青年,和自己旁邊旅店的一個夥計,兩人集結了一幫人,拿着刀劍棍棒,要上山打老虎,準備為民除害。 [2] 
一行人全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沒走多長時間就到了山頂。大家分散開來,四處尋找害人的老虎。突然,幾聲短促的虎嘯,將整個山林都震動了。大家集結到一起,在一個開闊的山坳裏,看到一大一小兩隻吊睛白額老虎正在怒目相視,一副將要決鬥的架勢。老虎的旁邊還橫卧着一頭牛,一動也不動,顯然已經被老虎咬死了。 [2] 
卞莊子從腰間拔下刀,握在手裏,悄悄地向前走,剛要衝上去,就被旅店夥計制止了。卞莊子不滿地説:“為什麼不讓我去抓那兩隻老虎?”旅店夥計不緊不慢地説:“不要着急,現在這兩隻老虎很顯然都想得到那頭牛,所以一會兒勢必會發生爭鬥。俗話説‘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照現在的情形來看,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小老虎被咬死,大老虎受傷。我們何不等到它們鬥到兩敗俱傷,可以輕而易舉地一次消滅兩隻老虎,這難道不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嗎?” [2] 
卞莊子聽完旅店夥計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不住地點頭,稱讚他聰明。一行人藏在一棵大樹後面靜靜地等待,果然,沒過多久,兩隻老虎就打了起來。你撲我剪、你踢我咬,只一袋煙的工夫,大老虎就咬死了小老虎,同時自己也受了重傷,有氣無力地躺在地上喘粗氣。 [2] 
卞莊子瞅準時機,帶人衝下山坳,三下兩下就打死了大老虎。卞莊子叫村裏人抬着兩隻死老虎,高高興興地回村子去了,從此全村人再也不用受到老虎的威脅了。 [2] 

兩敗俱傷成語寓意

兩隻老虎都想得到獵物,最後卻兩敗俱傷被人坐收漁翁之利。成語告訴人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很多時候,如果沒有意氣用事,就會皆大歡喜,避免更大的損失。凡事要講究求大同存小異,團結合作,不到最後時刻,不可輕易武力對抗,更不可自相殘殺,否則,只會被他人坐收漁翁之利。 [3]  [4] 

兩敗俱傷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兩敗俱傷”指鬥爭的雙方皆受到損失。 [1]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4] 
運用示例
明·沈德符《野獲編·靈巖山》:“一山之廢興不足論,二官之貞貪不必問,即二吳依之是非,亦不暇辨。獨宦遊此地者別無他隙。因山人爭構起見,兩敗俱傷。” [1] 
明·于慎行《谷山筆麈》:“近世有一士夫,得人私書,奏而詰之,兩敗俱傷,為公論所薄。” [4]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倘若大人再要回護他三人,將來一定兩敗俱傷,於大人反為無益。” [4] 
清·梁啓超《王荊公傳》:“而普通商業,又最忌以抵當而貸出其資本。今市易法乃兼此兩種矛盾之營業,有兩敗俱傷耳。” [4] 

兩敗俱傷同源成語

兩敗俱傷成語辨析

兩敗俱傷—玉石俱焚
“兩敗俱傷”與“玉石俱焚”意義相近,兩者皆有雙方皆受到損失的意思;區別在於“兩敗俱傷”主要側重於爭鬥的雙方都受到不小的傷害,沒有誰得到好處。而“玉石俱焚”主要側重於不管好的壞的都在一起同歸於盡,傷害程度更深。 [4]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657
  • 2.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991-992
  • 3.    高坊清編著. 《戰國策》七彩人生[M]. 北京:現代出版社, 2015.06:7
  • 4.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成敗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