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岔河鄉

(四川省鹽亭縣已撤銷鄉)

鎖定
兩岔河鄉,四川省鹽亭縣已撤併鄉鎮,位於鹽亭縣城南12公里處。全鄉幅員總面積18平方公里,下轄6個行政村,59個村民小組,1876户,6517人;耕地面積6075畝,其中田2124畝,宜林坡地7815畝,主要是榿柏混交林,森林覆蓋率55%。
兩岔河鄉原名雙河鄉,民國3年興場,因場鎮處於兩條小河交匯處而得名,與射洪縣伏河鄉(也稱復河)一橋相隔,以橋中間為鄉界,兩鄉場鎮同一天逢場(逢每月一、四、七)。鹽亭縣1951始建雙河鄉,1982年因重名更名為兩岔河鄉,屬兩河區。1992年拆區並鄉與巨龍鄉合併設立巨龍鎮,1995年10月又劃出單設為獨立鄉。
2017年2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鹽亭縣撤銷兩岔河鄉,將原兩岔河鄉的裕興社區及青霞、雙河、普香、水集、豐收5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巨龍鎮管轄,將原兩岔河鄉的石橋社區劃歸麻秧街道管轄 [1] 
中文名
兩岔河鄉
外文名
Liang ChaHe Country
別    名
雙河
復河
伏河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
下轄地區
6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816
地理位置
鹽亭縣南部
面    積
18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6517人
方    言
鹽亭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火車站
綿陽站
車牌代碼
川B

兩岔河鄉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2] 
總人口
6288
3181
3107
家庭户户數
1927
家庭户總人口(總)
6280
家庭户男
3174
家庭户女
3106
0-14歲(總)
1444
0-14歲男
731
0-14歲女
713
15-64歲(總)
4313
15-64歲男
2227
15-64歲女
2086
65歲及以上(總)
531
65歲及以上男
223
65歲及以上女
30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128

兩岔河鄉農林蠶水牧

兩岔河屬純農業鄉,以種養殖業為骨幹產業,大春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花生等為主,小春作物以小麥、油菜等為主;養殖業以養畜禽、養蠶及養魚為主;林業以綠化荒山、調整林種結構,大力發展林果業為重點。
種植業:糧食作物,1986年全鄉糧食總產量 2858噸,1996年 3386噸,2007年4077噸,2007年比1986年總產量增加1219噸,人均增糧188公斤。
養蠶業:蠶桑是兩岔河多年的重要經濟產業之一,特別是石橋村,
1987年在當時村支部書記都正權的組織帶領下,全村發展一步定園 850多畝,開荒栽桑 256 畝,1993年全村發種達1878張,產繭900擔,產值 70萬餘元,這年温家保總理曾到石橋村視查蠶桑發展,並給予高度評價 。1995年石橋村發種高達2600張,產繭1300擔,產值110萬餘元。2000年,雙河村李國均(當時任鄉蠶桑站技術員)承包(20年)本村林場24畝發展蠶桑,2006年養蠶30張,產繭25擔,收入2萬元。
畜牧養殖:畜牧養殖是兩岔河的支柱產業。2007年全鄉生豬存
欄 7058 頭,出欄 10548頭,產值 1500 萬元。其中,石橋村李登高年養母豬 35 頭,出欄肥豬 50 頭,年產值 30 萬元。全鄉小家禽出欄12萬隻,產值 250萬元。其中,雙河村李永才辦養雞場,年養雞 2000只,產值 50萬元,石橋村顧素清年出欄白鵝2000只,產值7萬元。
勞務輸出:2007年全鄉勞務輸出2510人,其中轉移到省外的 1052人,年均勞務收入達 500至800萬元。
植樹造林:全鄉宜林面積7815畝,1987年經省驗收植樹率達 99﹪以上,覆蓋率達48.7﹪。

兩岔河鄉基礎建設

兩岔河鄉 兩岔河鄉
場鎮:兩岔河地處射洪、鹽亭交界處,與射洪縣伏河場一橋相連,且同一天逢場,場鎮商業興旺,市場繁榮。1986年,場鎮只有一條很狹窄的老街,1995年,恢復建鄉後,黨委政府對場鎮進行了擴建,場鎮新增居民53户,1998年開通場鎮天然氣用户120户,1998年開通場鎮有線電話 部,1997年場鎮自來水建站並投入使用,2003年場鎮街道全部建成水泥街面。
交通:經過全鄉人民多年的努力,兩岔河鄉、村、社基本通公路,2002年,全鄉人平集資150元將場鎮至縣城(石龍村)鄉道路改建為柏油路。
水利建設:全鄉現有山平塘 65口,已精修29口,小二型水庫一座,攔河堰 21處,總蓄水量可達 萬立方米,現有電力提灌站14處,可灌溉面積達4000畝。2002年,全鄉6個村建通武引渠系,武引水直接灌溉面積達2100多畝。

兩岔河鄉金融

1986年兩岔河信用社存款 30 萬元,貸款20萬元;2007年存款達到 1300萬元,貸款 800萬元。鄉郵電所 1984 年開始郵政儲蓄,2004 年全國郵政聯網,2007年存款總額達1500 萬元。

兩岔河鄉郵電通訊

1953年鄉郵電所只安了一部手搖電話總機,1998年安裝程控電話,已實現了村村通,全鄉安裝電話機達800 部。1996年,建移動、聯通信號站,開通移動、聯通手機信號。

兩岔河鄉廣播電視

1986年兩岔河鄉只有一台廣播放大機, 1991年建電視差轉站,2003年安裝“光纖電視 ”,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開通有線電視 1296户,極大程度豐富並提高了農村羣眾文化生活水平。

兩岔河鄉文教衞生

兩岔河鄉1986年有中心校一所(中心校設有小學1-6年級班、初中1-3年級班),村小學6所,均設1-6年級班。共有教職員工 52人,學生 920人。 2002 年,鄉中心校不再設初中班,村小學也只保留了石橋村小學,2007年,兩岔河小學共有教職員工 21人,學生 340 人。1986年全鄉共有7所幼兒園,其中中心校一所,村幼兒園6所,共有教師 6 人,學生135 人,2007年,全鄉共有幼兒園2所,其中石橋小學一所,鄉場鎮民辦一所,共有學生153人。

兩岔河鄉醫療衞生

1986年鄉衞生院只有住房、門診共 400 平方米,醫療設施簡陋,醫務人員 6 人。2007年,鄉衞生院有醫務人員4 人,病牀10 張。2000年,國家啓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2007年全鄉參保人員6300人,參保率達96%,參保藥費報銷人員 5000多人,報銷金額 40 萬餘元。

兩岔河鄉商貿

鄉糧站:1986年到1999年屬於計劃收儲糧油,1998年糧管所被分為“經營站”和“收儲站”,2003年職工全部斷奶,按工齡每人每年補助600元后自謀生路。
供銷社:1986年至2001年6月以前屬於分門市承包經營,2001年6月供銷社自行倒閉,職工按工齡每人每年補助600元后自謀生路。
食品站:1986年至1993年屬於集體經營,1994年1月由國營轉為民營,縣食品公司成立“興保公司”,職工全部加入“興保公司”。
集市貿易:兩岔河場鎮屬於兩縣交接地,與射洪縣伏河場鎮一橋相隔,周邊鄉鄰巨龍、麻秧、三星等地,由於興場歷史悠久,經營各種商業的座商户115 户,項目45 個,地攤 44個,商業品種齊全,每逢一、四、七流通人數達2000 人,流通金額在15萬元以上。
隨着各項基礎設施的建立和完善,截止2007年全鄉已建民用沼氣650口,農網改造 1760户,紅層打井218口。

兩岔河鄉地理位置

兩岔河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