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面抗戰路線

鎖定

目錄

全面抗戰路線制定

毛澤東同志在抗戰之初就指出,“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因此,中國共產黨將動員民眾、組織民眾、依靠民眾視為爭取抗戰勝利最基本的條件,始終堅信“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洛川會議正式確定全面抗戰路線,指出:“今天爭取抗戰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這條路線的實質,就是使中國人民覺醒起來團結起來,實行人民戰爭的路線。
中國共產黨是全面抗戰路線的積極倡導者、堅決踐行者。洛川會議後,根據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各級黨組織配合八路軍、新四軍各部和華南抗日武裝,在敵後廣泛發動羣眾,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收復大片國土,建立抗日根據地。在國民黨統治區,各級黨組織及其領導的抗日羣眾團體,通過開展大後方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激發大後方人民的愛國民主意識,推動形成了“工農兵學商,一起來救亡”的全民總動員。

全面抗戰路線意義

中國共產黨倡導並踐行廣泛發動羣眾、實行人民戰爭的全面抗戰路線,最大限度地動員全國軍民團結一致、共禦外侮,從而匯聚起民族解放的洪流。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抗日戰爭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動員程度如此廣泛,戰鬥意志如此頑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軍隊與羣眾相結合,武裝鬥爭與非武裝鬥爭相結合,前方鬥爭與後方鬥爭相結合,公開鬥爭與隱蔽鬥爭相結合,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