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民週刊

鎖定
《全民週刊》1937年12月11日創刊於漢口,週刊,社長為沈鈞儒,編輯者李公僕、柳湜,由全民週刊社發行,生活書店總經售,發行所位於漢口交通路六十二號。沈鈞儒、李公樸、胡繩、葉劍英、陳逸園、葉溯中、馮玉祥、章乃器、毛澤東、張志讓等都曾於該刊發表文章。該刊出至1938年7月後,與《抗戰》三日刊合併,改名《全民抗戰》。館藏1937年至1938年間發行的30餘期。
中文名
全民週刊
語    種
中文
創刊時間
1937年
出版週期
週刊

全民週刊辦刊宗旨

該刊屬綜合性刊物,旨在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鼓舞全民族抗戰,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統一戰線的各個方面及戰時經濟政策的制定。設有社論、短評、論著、每週時事解説、信箱通訊等欄目。

全民週刊欄目方向

該社時常就重大問題發佈具有社論、通電性質的文章,如《擁護蔣委員長繼續抗戰宣言》,第一卷第7期後正式增加“社論”欄目。刊中還設有“短評”欄,主要是鼓舞抗戰,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評論文字。“戰局一週”欄,主要報告各地的戰事消息。此外刊中後來還增設“每週時事解説”欄,主要刊登國內外時事問題的評述。“論著”欄,主要刊登抗戰前途、戰法、民主政治、農村、教育、國際環境、經濟文化等問題的學術論著。“信箱”主要刊登讀者來信的答覆。“通訊”主要刊登各地有關抗戰的見聞。除固定欄目之外,刊中還載有一些與抗戰有關的文藝作品。
該刊之中還載有不少重要人物發表的政論文,涉及抗戰初期的國內外政局,抗戰工作的經驗、苦難,戰時生活的討論等方面,比較重要的文章有張志讓的《國際反侵略大會與中國抗戰》,潘梓年的《文化運動在現階段中的任務》,馬哲民的《抗戰中之農村問題》,李公樸的《從華北談到全國游擊戰的前途》,胡繩的《肅清悲觀建立自信》,吳敏的《九國公約會議的教訓》等等,這些文章對於研究相關人物的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該刊是當時國民黨統治區影響較廣,較受歡迎的刊物之一,許多重要的政治人物都曾於其上發表文章,具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該刊是研究抗戰時期思想和輿論動向的重要資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