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州縣

鎖定
全州縣,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介於東經110°37'~111°29',北緯25°29'~26°23'之間。 [52]  總面積4021平方千米。全州縣地處嶺南亞熱帶季風區。 [51]  [70]  截至2021年10月,全州縣轄15個鎮、3個鄉。 [2]  縣人民政府駐桂林市全州縣城北新區創業大廈7樓。 [66]  2022年末,全州縣户籍總人口83.46萬人,常住人口56.90萬人 [69] 
全州縣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古邑。自秦置零陵縣,漢置洮陽縣、並置零陵郡,隋改湘源縣,五代後晉置全州,元代升為路,明初改為府,旋降為州,直至清末,民國改為全縣,1959年10月更名全州縣至今。 [53]  全州縣有湘桂鐵路自東北向西南斜穿全縣8個鄉鎮。國道322線與之平行,構成了全州對個交通的主幹線。 [52]  全州縣先後榮獲“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第三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等榮譽稱號。 [5-7] 
2023年,全州縣生產總值(GDP)228.32億元。 [69]  [71] 
中文名
全州縣
外文名
Quanzhou County
別    名
全縣,湘源縣,桂北縣
行政區劃代碼
450324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地理位置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東北部
面    積
4021 km²
下轄地區
15個鎮、3個鄉
政府駐地
桂林市全州縣城北新區創業大廈7樓
電話區號
0773
郵政編碼
541500
氣候條件
嶺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6.9 萬(2022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
天湖旅遊度假區
湘山·湘源歷史文化旅遊區
炎井温泉
全州縣思源民俗博物館
火車站
全州站全州南站
車牌代碼
桂C
地區生產總值
228.32 億元(2023年) [69] 

全州縣歷史沿革

全州縣古代

全州新區(城北新區) 全州新區(城北新區)
戰國時,屬楚之長沙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置長沙郡。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析長沙國置零陵郡,郡治零陵(治所在今廣西全州縣西南39千米處),轄7縣4侯國。7縣是:零陵(今廣西全州、興安、灌陽一帶)治所在今全州鳳凰或鹹水、營道(今寧遠縣地)、泠道(今寧遠、新田縣地)、始安(今廣西桂林、臨桂、陽朔、靈川、永福、永寧縣地)、營浦(今道縣及江永部分地)、洮陽(今廣西全州、資源縣地)治所在今永歲鄉梅潭、鍾武(今衡陽縣地)。4侯國是:泉陵(今冷水灘、芝山、祁陽、祁東、東安及雙牌部分地)、都梁(今洞口、武岡、綏寧、城步一帶)、夫夷(今邵陽、新寧一帶)、舂陵(今寧遠、新田、祁陽部分地)。元封五年(前106年),郡上設州,零陵郡屬荊州。
新莽王朝時,零陵郡改名九疑郡,轄地未變。
東漢時,複名零陵郡,遷郡治於泉陵(治所在今永州市芝山區城北1千米),轄區除原來的7縣3侯國(舂陵侯國併入泠道縣)外,還增加了湘鄉縣(今湘鄉、雙峯等地)和昭陽(今邵東縣地)、烝陽(今衡陽縣地)2侯國,共計8縣5侯國。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於建安三年(198年)攻佔零陵,零陵郡屬劉表勢力範圍。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後,劉備代劉表領荊州牧,零陵郡屬劉備勢力範圍。
全州天湖 全州天湖
三國蜀昭烈帝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故,零陵郡地入東吳。孫吳時期,零陵郡地域開始減小。甘露元年(265年),分零陵郡西南部置始安郡,今廣西桂林、臨桂、陽朔、興安、靈川、永寧、永福等縣地從零陵郡分出。寶鼎元年(266年)分零陵郡南部置營陽郡,郡治營浦(今道縣);分北部都梁、夫夷、昭陽置昭陵郡;同時將湘鄉、重安(原鐘武)、烝陽3縣劃入衡陽郡。至此,零陵郡轄6縣:泉陵(今冷水灘、芝山、東安地及雙牌的一部分)、祁陽(今祁陽縣地)、永昌(今祁東縣地)、零陵(今廣西全州縣地)、洮陽(今廣西全州、資源縣地)、觀陽(今廣西灌陽縣地)。營陽郡轄營浦、營道、舂陵、泠道等4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廢營陽郡入零陵郡。永嘉元年(307年)置湘州,零陵郡屬湘州。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年),析零陵郡復置營陽郡。義熙十二年(417年),零陵、營陽二郡屬荊州。
南北朝時期,梁天監十四年(515年),改營陽郡為永陽郡;陳改永陽郡為營州永陽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撤零陵、營陽二郡,設永州總管府,區域較零陵、營陽2郡有所擴大,謝沐、馮乘2縣從臨賀郡劃入。大業五年(607年),改永州總管府為零陵郡。轄5縣:零陵(今冷水灘、芝山、祁陽、祁東、東安地及雙牌部分地)、湘源(今廣西全州、資源、灌陽地)、永陽(今道縣、江永縣地)、營道(今寧遠、新田地及祁陽部分地)、馮乘(今江華、廣西富川縣地)。隋末,蕭銑改營道縣為梁興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廢零陵郡,分置永州、營州。武德五年,改營州為南營州。貞觀八年(634年),改營州為道州。貞觀十七年,撤道州併入永州。上元二年(675年),復置道州。開寶元年(742年),改永州為永州零陵郡,改道州為道州江華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永州、道州。大曆二年(767年),永州轄4縣:零陵、祁陽、湘源、觀陽(析湘源縣置,今廣西灌陽縣地);道州轄5縣:宏道(原營浦縣地,今道縣地)、延唐(原營道縣地,今寧遠縣地)、江華(今江華縣地)、永明(原永陽縣地,今江永縣地)、大曆(析延唐縣置,今寧遠、新田及祁陽部分地)。
五代時期,後唐天成二年(927年)馬殷建立楚國,永、道二州屬馬氏楚國勢力範圍。楚王馬希範置全州,以潭州之湘川縣為清湘縣,又割灌陽縣為屬而治清湘。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南唐滅楚,永、道二州地入南唐。後周世宗時,授周仁逢為武平軍節度使兼侍中,“盡領湖南之地”,永州、道州屬周仁逢領地。
宋代,全州領縣二:清湘,灌陽,隸荊湖南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四月,改全州為全州路,仍領清湘、灌陽2縣,屬湖廣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全州路為全州府,轄縣如舊。明洪武九年(1376年),全州府降府為州,並撤清湘縣,其地屬全州所轄,改隸屬湖廣永州府。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八月,韓觀奏請將全州改隸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桂林府,下領灌陽縣,州、縣治所依舊。
清代,仍稱全州,隸桂林府,但不轄灌陽縣。 [8] 
全州新區體育中心 全州新區體育中心

全州縣近代

民國二年(1913年),改全州為全縣,隸屬灕江道(道治今桂林市)。民國七年(1918年),全縣隸屬桂林道(道治仍在今桂林市)。民國十五年(1926年),桂林道改稱桂林民團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桂林民團區改稱桂林行政監督區,全縣隸屬不變。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析出西延分州同興安縣析出的一部分置資源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桂林行政監督區改稱桂林行政督察區(第八行政督察區),全縣隸屬不變。 [8] 

全州縣現代

全州地圖
全州地圖(2張)
1949年11月17日,全縣解放,新成立的全縣人民政府仍駐全州鎮。隸屬桂林專區。
1950年,將全縣所轄西南邊界的新田、百里、下界首3村(街)劃歸興安縣
1951年,把南部邊境的大龍、國豪、羅塘3村劃給灌陽縣管轄。同年,湖南省道縣所屬的白嶺鄉,零陵縣所屬的豹子嶺、遼衝、黃臘洞、上莊,灣夫鄉的皎鹽巖、早禾衝、下次橋,以及何家洞鄉所轄的林排山、耗草坪、長壘、長衝、老堂等地劃歸全縣。灌陽縣的古木、斜水、雷公巖劃歸全縣,屬東山瑤族自治區管轄。
1952年7月,資源縣撤銷,將延東、中峯、梅瓜3個區併入全縣。
1954年6月,恢復資源縣建置,延東、中峯、梅瓜3個區又劃歸資源縣。
1959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全縣為全州縣,仍隸屬桂林專區
1970年,桂林專區改稱桂林地區,全州縣隸屬不變。
1998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地區桂林市合併。同年11月,正式掛牌合署辦公,全州縣隸屬桂林市 [3]  [8] 

全州縣行政區劃

全州縣區劃沿革

城內夜景 城內夜景
1957年秋,鳳凰區宅福小鄉的神乎其神地、仰田、紫福田、屯川村;畔毗小鄉的龍井塘、鐵爐塘、水崗頭、月亮山、楓木山李家劃歸興安縣。還有畔毗小鄉的畔毗村、松山裏、老金塘、新金塘、劉家、秦家鴨婆殿、楓木山秦家、沙裏塘、老房子、炭盆嶺、學裏、灣裏、石子橋、塘邊亦劃歸興安縣,但這些村的羣眾不願歸屬興安縣,不久又劃歸鳳凰鄉。
1996年,全州縣面積4003平方千米,下轄9個鎮、11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全州鎮、石塘鎮、紹水鎮、廟頭鎮、才灣鎮、黃沙河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城郊鄉、梘塘鄉、永歲鄉、鹹水鄉、鳳凰鄉、安和鄉、朝南鄉、兩河鄉、白寶鄉、東山瑤族鄉、蕉江瑤族鄉。縣政府駐全州鎮。
2003年,全縣轄9個鎮、10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全州鎮、黃沙河鎮、廟頭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才灣鎮、紹水鎮、石塘鎮、永歲鄉、梘塘鄉、鹹水鄉、鳳凰鄉、蕉江瑤族鄉、安和鄉、朝南鄉、兩河鄉、白寶鄉、東山瑤族鄉。
2005年7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2005]190號)同意撤銷朝南鄉,整建制併入石塘鎮,石塘鎮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後,全州縣轄9個鎮、9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全州鎮、黃沙河鎮、廟頭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才灣鎮、紹水鎮、石塘鎮、永歲鄉、梘塘鄉、鹹水鄉、鳳凰鄉、蕉江瑤族鄉、安和鄉、兩河鄉、白寶鄉、東山瑤族鄉。
2014年,鳳凰鄉、安和鄉、兩河鄉撤鄉改鎮;同年6月,鹹水鄉撤鄉改鎮;同年12月,梘塘鄉撤鄉改鎮。 [9-11] 
2017年6月14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辦公廳正式批覆撤鄉改鎮,由永歲鄉改為永歲鎮。 [12] 
2018年末,全州縣轄全州鎮、黃沙河鎮、廟頭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才灣鎮、紹水鎮、石塘鎮、梘塘鎮、鹹水鎮、鳳凰鎮、安和鎮、兩河鎮、永歲鎮15個鎮和白寶1個鄉及東山、蕉江2個瑤族鄉。 [13] 
2019年末,全州縣下轄15個鎮、3個鄉:全州鎮、黃沙河鎮、廟頭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才灣鎮、紹水鎮、石塘鎮、梘塘鎮、鹹水鎮、鳳凰鎮、安和鎮、兩河鎮、永歲鎮、白寶鄉、東山瑤族鄉、蕉江瑤族鄉,272個行政村,14個社區居委會,共3448個自然村。 [1] 

全州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全州縣轄15個鎮、3個鄉:全州鎮黃沙河鎮廟頭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才灣鎮紹水鎮石塘鎮鹹水鎮鳳凰鎮安和鎮兩河鎮梘塘鎮永歲鎮蕉江瑤族鄉白寶鄉東山瑤族鄉 [2]  縣人民政府駐桂林市全州縣城北新區創業大廈7樓。 [66] 
各鄉鎮所轄社區、建制村一覽表
民主、建設、和平、光明、北門、集才6個社區;前進、七一、龍巖、大新、竹溪田、福坪、柘橋、水南、繞山、鄧家埠、大貴、青龍、田偉13個建制村
天湖街社區、才灣、小塘、金堂、南一、鄧吉、田心、巖泉、秦家塘、白石、七星、驛馬、紫嶺、永佳洞、五福、新村、南洞16個建制村
紹水市場社區、紹蘭、霖源、秀石、沿河、下柳、洛口、柳甲、二美、福壁、塘口、高田、松川、三友、廟山、大惠、桐油、大渭洞17個建制村
白竹塘、蕉川、洛江、古留、魯塘、龍田、西嶺、鐵源、人和、南宅、黃沙、車田12個建制村
安德、江東、高峯、視頭、珠塘、土橋、金山、芳塘、昌鄭、棠蔭、金屏、塘福12個建制村
石塘街社區、鐵爐、樂中、廣竹、樂南、料塘、扒子嶺、川溪、下樂、茅坪、仁金、興坪、壽福、青山、塘背、賢宅、青田、儒輝、蔣家嶺、朝南、賢山、西頭、沛田、沙田、白竹田、祥大、白露、雙坪、東板田、楓木、水澄、馬安嶺31個建制村
兩河、上劉、下劉、新福、上宅、白水、魯水、桂家、五桂嶺、源東、黃泥衝、百板洞、厚桂、田乾、美田、大田16個建制村
和平、七里、灣裏、畔毗、水西、望高、大畢頭、山頭、三里、棕樹、大坪、石沙、麻市、三塘、塘底、萃東、萃西、萃英、立崗、新民20個建制村
安和、青龍山、六合、太平、大塘、大廣塘、江明、聚賢、白巖、文塘、四所、平崗、水架、廣塘14個建制村
安陂、百福、橋渡、同安、辛田、光田、長井、山陂、龍水、塘前、金田、芳傑、亭子江、大聯、大仙、朝陽、坦口、全佳、全福19個建制村
炎井、五星、月塘、錦塘、滿稼、香花、東江、西美、大西江、峽口、良田、文家、沙子坪、魯屏、廣福15個建制村
黃沙河街社區、黃崗、秀峯、右江、石城、竹下、竹塘、新甫裏、麻川、大路底9個建制村
廟頭街社區、李家、建新、深福、兆村、白果、黃土井、仁街、宜湘河、歌陂、石洞、灣山11個建制村
文橋、新塘、定美、百仁、紫崗、江頭、圳頭、蛟潭、幹六、錦福、易福、鄧家、楊福、洋田、長坪、慄水、白毛、仁溪18個建制村
滕家灣、沙子灣、永歲、湘山、石崗、梅潭、慕霞、左江、雙橋、大崗、港底、大源屋、羅家灣、南陽、魯塘底、繞龍水、長春塘17個建制村
桐福、梅蓮、茅蘭、霞頭、白寶、磨頭、文甲莊、北山、水晶坪9個建制村
大拱橋、太白地、吐紫塘、蕉江、萬板橋、繞灣、界頂、大源8個建制村
清水、竹塢、上塘、小禾坪、黃臘洞、石梘坪、白嶺、六字界、三江、黃龍、古木、斜水、雷公巖、白竹、錦榮、大坪16個建制村

全州縣地理環境

全州縣位置境域

全州縣位於廣西東北部,介於東經110°37'~111°29',北緯25°29'~26°23'之間,東北依次與湖南省道縣雙牌縣永州市東安縣新寧縣交界,南、東南與興安灌陽二縣接壤,西與資源毗鄰。南北最長99.23千米,東西最寬85.77千米。 [52]  總面積4021平方千米。 [53] 

全州縣地形地貌

全州縣境內東、南、西、北部為都龐嶺、海洋山、越城嶺環繞,西北、東南、西南高山環繞,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中部為寬闊的湘江谷地,著名的湘桂走廊,西部為越城嶺山脈,主峯真寶頂海拔2123米,為縣境最高峯,華南第二高峯,東南是都龐嶺,南面為海洋山。各類地貌類型中,中低山地約佔54.64%,丘陵佔11.70%,平原佔29.30%,其餘為岩溶峯叢窪地。 [3] 

全州縣地質

全州縣境內地質構造上位於江南地軸南東側,屬於湘桂褶皺帶的一部分。境內地層,自下而上,依次發育有中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元古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第四系),從老到新出露較完整。地質發展可分為前泥盆紀地槽發展階段、晚古生代地台發展階段和中生代的上疊盆地發展階段。從元古代板溪羣至古生代二疊紀,縣境內均為海洋環境,先後沉積各類地層。在中生代三疊紀(距今約2億年),經強烈的印支褶皺運動,海水全部退出,縣境內的地質構造格局、地貌特徵和形態基本形成。白堊紀早世(距今約1.4億年)縣內為大陸環境,氣候炎熱、乾燥。經燕山運動後,縣內為平靜的地質時期。山區主要為侵蝕作用,河流下切,平地多為沖積物沉積形成的階地和相應的溶洞。 [59] 

全州縣氣候

全州縣地處嶺南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70]  其主要特點是太陽輻射強,大部分月份陽光充足,雨量充沛,但季節分佈不均勻,一年四季基本氣候狀況為:春寒時間長,陰雨多,氣温回升遲;夏季多暴雨,盛吹西南風;秋季多晴少雨,乾旱明顯;冬季乾燥,多東北風,冷空氣南侵頻繁,常有寒潮過程。多年平均(1991~2020年,下同)氣温為18.5℃,各月平均氣温中,7月最高,為28.5℃,1月最低,為6.5℃,歷史極端最高氣温為40.4℃(1963年9月2日、3日),歷史極端最低氣温為-6.6℃(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565.9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為2337.7毫米(2019年),極端年最小降水量為1026.5毫米(1969年),各月平均降水中,5月最多,為275.7毫米,12月最少,為47.8毫米。全年降水以4~6月最為集中,平均為703.1毫米,佔全年總降水量的45%。多年平均雨日為155.4天,最多為189天(2012年);平均大雨日為12.7天,最多為24天(2013年);平均暴雨日為4.7天,最多為13天(2019年)。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04.0小時,歷史年日照時數最多為1773.6小時(1971年),最少為1030.4小時(1984年),各月平均日照時數中,7月最多,為219.9小時,2月最少,為44.5小時。
2020年,全州縣城年平均氣温為19.2℃,較歷年平均氣温偏高1.1℃,比2019年年平均氣温偏高0.2℃。年最高氣温為37.5℃(8月28日),年最低氣温為0.5℃(12月31日),全年日最高氣温≥35℃的天數為28天,日最高氣温≥37℃的天數為1天。年總降雨量為1720.2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多154.3毫米,比2019年年降雨量偏少617.5毫米。全年雨日(日雨量≥0.1毫米)共計162天,其中大雨(日雨量≥25.0毫米)20場,暴雨(日雨量≥50.0毫米)5場,日最大降雨量出現在3月27日,為84.7毫米。連續降水最長時間11天,出現在9月20日~30日,總雨量55.9毫米。連續累計降雨量最多在5月29日至6月4日,總雨量166毫米。連續無降水最長時間18天,從10月30日開始,至11月16日結束。年日照總數1199.7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少204.3小時,比2019年年日照總數偏少221.4小時,其中上半年日照時數為478.7小時,比2019年同期偏多90.8小時,與常年同期持平;下半年日照時數為721小時,比2019年同期偏少312.2小時,比常年同期偏少204.3時。 [51] 

全州縣水文

全州縣境內河流屬長江流域湘江水系,6千米以上的河流123條,其中一級支流20條,二級支流55條,三級支流47條,流程曲長2182千米,總流域面積4003.46平方千米。各類河流呈現樹枝狀分佈,河網較密,水量豐富,地表徑流量66.16億立方米,落差較大,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藴藏量25萬千瓦。
湘江為境內主要河流,發源於靈川縣海洋山近峯嶺,自興安縣界首鎮福田村入境,境內流長110.1千米,湘、桂交界以上流域面積6750平方千米,河面平均寬度108米,於廟頭鎮的鬥牛嶺(岔崗)流入湖南省東安縣境。
灌陽河,發源於灌陽縣海洋山系的豬婆嶺,自灌陽縣上馬頭入境,境內流長32.4千米,流域面積412.7平方千米,於全州鎮水南入湘江。
縣域內主要支流有宜湘河萬鄉河漠川河長亭江建江白沙河鹹水河等,建有水晶崗、五福、磨盤、石梘等電站及水庫,對區域洪水具有調節作用。 [51] 

全州縣土壤

全州縣土壤類型分紅壤、黃壤、黃棕壤、石灰(巖)土、紫色土、山地草甸土、沖積土、水稻土等8類。下分17個亞類,54個土屬,137個土種。 [60] 

全州縣生態環境

2022年,全州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8.1%,可吸入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32μg/m3,與上年相同。全縣森林覆蓋率67.38%。造林面積766.6公頃,更新造林面積533.3公頃,森林撫育面積0.1441萬公頃。 [69] 

全州縣自然資源

全州縣水資源

全州縣境內各類河流呈現樹枝狀分佈,河網較密,水量豐富,地表徑流量66.16億立方米,理論藴藏量25萬千瓦。 [3] 

全州縣土地資源

全州縣土地面積600.52萬畝,內有耕地72.98萬畝(其中水田55.44萬畝),林業用地360.1萬畝,水域面積10.55萬畝,人均耕地1.2畝(其中水田0.91畝),人均山地6.91畝。 [14] 

全州縣礦產資源

全州縣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煤、銀、銅、鐵、錫、鎢、汞、鉛、鋅、水晶、大理石、花崗岩等20多個品種,其中花崗岩儲量26億立方米,大理石儲量1億立方米。 [3] 
全州縣有煤、錳、鉛鋅、鎢錫等礦產品20多種。其中,錳礦儲量700萬噸以上,居廣西第二。 [57] 

全州縣風能資源

全州縣可開發風能儲量達120萬千瓦。 [57] 

全州縣森林資源

全州縣有林地面積27.8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8.19%,是中國造林綠化百佳縣。 [57] 

全州縣生物資源

全州縣植物資源豐富,竹木類野生植物的主要有:杉樹(包括長苞鐵杉、南方紅豆杉)、馬尾松、柏樹、桂花樹、樟、槐、女貞等近1000種。另有果木類、藥材類、花卉類等植物。動物資源,全州縣動物類資源主要有哺乳綱、鳥綱、魚綱、兩棲綱、蛛形綱、蛛形綱、多足綱、昆蟲綱等;另有部分其他類動物分佈。境內西北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鯢魚(娃娃魚)。 [61] 

全州縣人口

全州街景 全州街景
2020年,全州縣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滿族、瑤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基諾族等,散居在全縣各地。少數民族中瑤族居多,有3.80萬人,佔全縣户籍總人口的4.5%。 [51] 
2021年末,全州縣户籍總人口83.90萬人,户籍人口出生率7.77‰,死亡率7.10‰,自然增長率0.67‰,人口機械增長率-5.36%。常住人口56.7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39.31%。 [46] 
2022年末,全州縣户籍總人口83.46萬人,户籍人口出生率6.81‰,死亡率7.21‰,自然增長率-0.40‰,人口機械增長率-5.06%。常住人口56.9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4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39.53% [69] 

全州縣經濟

全州縣綜述

2016-2022年全縣生產總值增長速度
年份
增長速度
(%)
2016
6.7
2017
6.0
2018
7.3
2019
6.7
2020
3.5
2021
8
2022
3
  • 2018
2018年,全州縣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7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0%;其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9%。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2.5%、23.3%和44.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3.3%、19.4%和57.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4%。 [54] 
  • 2019
2019年,全州縣地區生產總值173.3158億元,比2018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4.7%,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0%。 [55] 
  • 2020
2020年,全州縣生產總值(GDP)178.1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2.7%;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9.9%、12.7%和47.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5.2%、11.0%和13.8%。 [56] 
  • 2021
2021年,全州縣地區生產總值193.0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8.0%。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1%。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9.4%、12.5%和48.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0.6%、11.8%和47.6%。 [46] 
  • 2022
2022年,全州縣生產總值(GDP)216.8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3.0%;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0.7%。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4.3%、11.7%和44.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8.0%、12.0%和10.0%。 [68-69] 
2022年,全州縣組織財政收入13.12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1億元;税收收入5.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3.88億元。全年新登記內資企業849户,新增內資企業註冊資本40.95億元。
2022年,全州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106.28億元,比上年增長3.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1.78億元,增長34.4%;第二產業投資21.08億元,下降10.7%,其中工業投資21.08億元,下降10.7%;第三產業投資73.42億元,增長3.6%。分領域看,製造業投資7.48億元,下降34.4%,房地產開發投資12.51億元,下降29.7% [69] 
2022年,全州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9元,比上年增長5.0%(名義增長,下同)。按地域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89元,比上年增長3.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14元,比上年增長6.7%。 [69] 

全州縣第一產業

2022年,全州縣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平穩增長。初步統計,2022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9.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其中,農業產值112.54億元,增長4.0%;林業產值4.75億元,增長6.0%;牧業產值27.13億元,增長19.3%;漁業產值3.12億元,增長2.9%;農林牧漁服務業2.41億元,增長4.1%。
截至2022年末,全州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67.54萬千瓦,增長1.74%。農用化肥使用量(按實物量計)11.57萬噸,增長1.3%;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498.09噸,增長13.72%;農藥使用量(按實物量計)772.26噸,下降2.45%。
2022年,全州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39萬公頃,與上年持平;經濟作物播種面積7.56萬公頃,增長31.03%。全年糧食總產量38.58萬噸,下降0.46%。水果總產量97.30萬噸,增長12.68%;蔬菜產量81.86萬噸,增長4.43%。
2022年,全州縣肉類總產量8.02萬噸,比上年增長3.98%;生豬出欄80.01萬頭,增長7.45%;家禽出欄981.77萬羽,下降2.28%;水產品產量2.31噸,增長3.10%。 [69] 

全州縣第二產業

2022年,全州縣全部工業總產值56.73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全部工業增加值14.86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億元,比上年增長2.2%。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增加值0.24億元,比上年增長5.2%;製造業增加值6.51億元,比上年增長4.9%;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3.55億元,比上年下降2.9%。
2022年,全州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9%,非金屬礦採選業增長5.2%,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3.5%,食品製造業增長32.9,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長8.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下降185.3%,造紙和紙製品業下降8.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19.1%,醫藥製造業下降2.4%,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0.5%,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6.5%,汽車製造業下降5.6%,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0.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下降9.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4.9%。
2022年,全州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比上年增長5.5%,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長39.5%,非公企業下降39.7%,民營企業下降31.9%。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增長1.9%;規模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0.85%。
2022年,全州縣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0.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2%。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3.41億元,增長36.1%。 [69] 

全州縣第三產業

  • 房地產
2022年,全州縣房地產開發房屋施工面積143.82萬平方米,增長4.3%。其中,年內新開工面積21.68萬平方米,下降46.6%。商品房銷售面積32.11萬平方米,下降39.3%;其中住宅28.52萬平方米,下降37.4%。商品房銷售額13.37億元,下降46.0%;其中住宅11.79億元,下降45.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9407平方米,同比增長33.6%;其中住宅8997平方米,同比增長35.6%。 [69] 
  • 國內貿易
2022年,全州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29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30.66億元,增長0.5%;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12.63億元,增長4.4%。
2022年,全州縣批發業銷售額9.68億元,增長3.2%;零售業銷售額41.9億元,增長6.7%;住宿業營業額0.55億元,增長2.2%;餐飲業營業額4.17億元,增長6.4%。其中,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3.08億元,下降17.0%;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1.58億元,增長25.8%;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0.51億元,增長5.9%;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0.34億元,增長18.7%。 [69] 
  • 交通郵電
2022年,全州縣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1%。全年郵電業務總量48921萬元,比上年增長22.9%。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612萬元,下降10.3%;電信業務總量42309萬元,增長25.1%。 [69] 
  • 旅遊業
2022年,全州縣接待國內外遊客626.26萬人次,下降13.78%。其中,國內遊客626.26萬人次,下降13.78%;入境過夜遊客0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64.11億元,下降16.31%。其中,國內旅遊總消費64.11億元,下降16.31%;國際旅遊消費0萬美元。 [69] 
  •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全州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03.61億元,增長10.5%,其中城鄉居民儲蓄餘額258.96億元,增長11.9%;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07.45億元,增長7.9%。 [69] 

全州縣交通運輸

全州縣綜述

全州縣地處湘桂走廊,自古是桂北湘南的區域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交通路網四通八達,湘桂鐵路、湘桂高鐵和衡昆高速、廈蓉高速、322國道穿境而過,全州與南寧、廣州、長沙、貴陽等四個省會城市形成“3小時經濟圈”。 [57]  全州縣縣城,距桂林市125千米、湖南省的永州市79千米,交通便利,湘桂鐵路自東北向西南斜穿全縣8個鄉鎮。國道322 線與之平行,構成了全州的交通的主幹線。 [58] 
城內夜景 城內夜景

全州縣公路

2020年,全州縣公路總里程2600.5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93.33千米,縣公路養護中心管養的國道、省道、縣道288.76千米,縣交通運輸局管養農村公路2218.48千米(縣道228.86千米,鄉道746.49千米,村道1243.13千米)。縣境重保路線好路率88.7%,一般縣道良等路好路率77.2%,公路綠化率79%,縣、鄉道路晴雨通車率100%。18個鄉鎮100%通油路,272個建制村公路全部硬化,通暢率100%。形成高速便捷的運輸體系,泉南高速(G72)、廈蓉高速(G76)在全州交匯,國道322線貫穿縣境南北。 [51] 
截至2021年末,全州縣公路總里程3008.953千米(不含高速公路)。民用汽車保有量113000輛,其中私人89000輛。 [46] 
2022年末,全州縣公路總里程3411.971千米(不含高速公路) [69] 

全州縣鐵路

全州縣境內湘桂鐵路、衡柳高鐵平行貫穿縣境南北。 [51] 

全州縣航運

2017年末,全州縣境內水運通航河流主要有湘江、灌江、萬鄉河,鄉鎮渡口21道,渡船24艘,其中車渡船10艘,客渡船14艘,持證渡工43人,主要分佈在全州鎮、廟頭、黃沙河、鳳凰、兩河、梘塘、才灣、永歲等8個鄉鎮,郵路總長671千米。 [18] 
2018年末,全州縣境內水運通航河流主要有湘江、灌江、萬鄉河,鄉鎮渡口16道,渡船20艘,其中車渡船10艘,客渡船10艘,持證渡工36人,主要分佈在全州鎮、廟頭、黃沙河、鳳凰、兩河、梘塘、才灣、永歲等8個鄉鎮,水路運輸基本形成以橫水渡為主,客貨運為輔的網絡格局。 [17] 
2019年末,全州縣境內水運通航河流主要有湘江、灌江、萬鄉河,有鄉鎮渡口16道,渡船20艘,其中車渡船10艘,客渡船10艘,持證渡工36人,主要分佈在全州鎮、廟頭鎮、黃沙河鎮、鳳凰鎮、兩河鎮、梘塘鎮、才灣鎮、永歲鎮等8個鎮,水路運輸基本形成以橫水渡為主,客貨運為輔的網絡格局。 [4] 
2020年,全州縣境內水運通航河流主要有湘江、灌江、萬鄉河,鄉鎮渡口16道,渡船20艘(車渡船10艘、客渡船10艘),持證渡工36人,主要分佈在全州鎮、黃沙河鎮、廟頭鎮、才灣鎮、兩河鎮、鳳凰鎮、梘塘鎮、永歲鎮8個鎮,水路運輸基本形成以橫水渡為主,客貨運為輔的網絡格局。 [51] 

全州縣公共交通

2019年,全州縣有城區公交線路10條,城鄉(縣城至各鄉鎮)公交線路9條,鄉鎮通公交率100%。投放燃油空調公交車90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359輛(含城鄉、鎮、村公交)。 [19] 

全州縣政治

縣委書記:朱鵑屏
縣長:鄧世文
截至2022年6月 [15-16] 

全州縣社會事業

全州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全州縣有普通中學26所,專任教師3147人,當年招生15327人,在校生43933人,畢業生13760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專任教師1071人,當年招生5646人,在校生16196人,畢業生3976人。有普通小學45所,專任教師2876人,當年招生6493人,在校生47078人,畢業生9577人。全縣小學入學率99.9%,全縣小學畢業升初中比例100%,初中畢業升普高比例59.4%。有幼兒園132所,專任教師994人,當年入園8923人,在園幼兒22215人。有特殊教育學校2所,在校學生387人,畢業生45人,專任教師35人。 [69] 
高中名錄
全州二中
全州三中
石塘中學
廟頭中學

全州縣科學技術

截至2022年末,全州縣登記科技成果1項,下降50%。年內簽訂技術登記合同1件,合同成交額183.2萬元,其中技術交易額14萬元。專利申請授權量182項,其中發明2項。 [69] 

全州縣文體事業

截至2022年末,全州縣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23.24萬冊。文化館及藝術館1個,劇場及影劇院1個。全縣體育場館3個。 [69] 

全州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末,全州縣共有各類衞生醫療機構595所。其中,醫院27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衞生監督所1所,鄉鎮衞生院20所,村衞生室484所。衞生機構牀位2672張,其中,醫院1678張。全縣醫療衞生技術人員3603人,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1208人,註冊護士(師)1806人。 [69] 

全州縣社會保障

2022年,全州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37.19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8.18萬人,其中,參保離退休人員3.11萬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656545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47736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5萬人;領取失業保險人數3610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3.84萬人。年底全縣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31617人,其中,城鎮居民2933人,農村居民31684人。全縣有養老服務機構4個,牀位數538張。 [69] 

全州縣歷史文化

全州縣地名由來

因泉水或紀念和尚得名。“全州”含義有兩説,一説以泉陵諧音得名;一説為紀念湘山寺僧全真而得名。 [62] 

全州縣地方藝術

全州漁鼓亦稱全州道情,分南北兩腔,曲調大同小異,南腔清亮激昂,北腔婉轉悠揚,北腔主要流傳於文橋、廟頭、黃沙河三個鄉鎮,南腔流傳於其他鄉鎮。銅鼓吹打樂(亦稱鼓手牌子)是全州羣眾喜聞樂見的音樂演奏形式,適用於民俗生活中的婚、喪、喜、慶。2000年以後,一般用於喪事。樂器除原有的傳統鼓吹樂器外,加入西洋樂器。民間小調是全州勞動人民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歌唱形式,如哭嫁歌、柳柳歌等。小調貼近生活抒發人們內心情感,曲調短小,節奏平穩,旋律流暢。歌詞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善用比喻、比興、對比、誇張、排比等手法。 [63] 

全州縣文物古蹟

截至2019年末,全州縣有虹飲橋、燕窩樓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6處。 [1] 

全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9年,全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中心完成打社火、土陶製作技藝、全州縣金槐茶製作技藝3個項目的縣級認定工作,申報全州剪紙項目傳承人唐美蘭成為自治區級傳承人。在全州縣桂劇傳承基地舉辦第五屆桂劇培訓班,培訓50餘人。 [20] 
廣西第一批至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表
級別
項目類別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項目保護單位
公佈時間
自治區級
曲藝
全州漁鼓
全州縣
全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傳統美術
全州民間剪紙技藝
全州縣
全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2010年
(第三批)
自治區級
傳統技藝
湘山酒傳統釀造技藝
全州縣
全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2010年
(第三批)
自治區級
傳統技藝
全州醋血鴨製作技藝
全州縣
全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2010年
(第三批)
自治區級
傳統技藝
全州紅油米粉製作技藝
全州縣
全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
2012年
(第四批)
自治區級
傳統技藝
全州金槐茶製作技藝
桂林市全州縣
全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
2020年
(第八批)
參考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 [64] 

全州縣方言

全州縣方言情況較為複雜,極富地方色彩,以縣城為中心的全州話,屬湘語方言系統中老湘語類。文橋、廟頭、東山等鄉鎮對外使用全州話,對內有自己的土話或民族語言。 [65] 

全州縣風景名勝

  • 綜述
全州縣風景名勝有漢洮陽城遺址、炎井河谷、二十里一線江天、炎井温泉、天湖水庫、虹飲橋、燕窠樓、湘山古寺等。
全州縣有130個自然景點和人文景觀,營業景區6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3個,國家AAA級旅遊景區3個)。 [51] 
  •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
紀念碑 紀念碑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位於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境內,是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之一——覺山鋪阻擊戰遺址所在地。距離全州縣城15千米,距離高鐵全州南站12千米,距離全南高速全州西路口8.3千米。湘江戰役紀念園項目設計規劃佔地面積約為64.67公頃,主要包括湘江戰役紅軍烈士紀念林和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及相關配套設施。 [21]  2019年被評為AAAA級景區。 [47]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佔地面積222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479平方米,展陳面積5278平方米。擬採用現代聲光電技術、3D數碼技術、場景復原,結合歷史文物、藝術品、工藝品等動靜結合,以湘江戰役為主線,以弘揚長征精神為主旨,突出湘江戰役悲壯的特點,全景式展現中央紅軍在湘江戰役中最為慘烈的戰鬥歷程,揭示紅軍指戰員崇高理想信念和聽黨指揮、顧全大局的組織紀律性,激勵廣大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 [21] 
  • 燕窩樓
燕窩樓,位於全州縣永歲鎮石崗頭村,距全州城十五千米,原是蔣氏祠堂,明代弘治乙卯八年(1495年),蔣建德始籌建逝卒未成,其子蔣淦迨明正德辛末六年(1511年)中進士後擢任工部侍郎,皇帝賜封他親自設計主持將祠樓修建而成,因牌樓上的如意斗拱形似燕窩,故名燕窩樓。燕窩樓坐北朝南,由牌坊和門樓兩部分組成,寬11.13米,進深12.8米,通高8米,面積為142.4平方米,面闊三間,進深四間,第一進深間為牌坊,後三間為門樓。2006年05月,燕窩樓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2-23] 
燕窩樓正面 燕窩樓正面
  • 天湖
天湖,坐落在全州縣才灣鎮的西北部,華南第二高峯真寶鼎東側,距桂林市158千米,距全州縣城52千米,距322國道42千米,距資源縣城55千米;天湖有100平方千米的保護面積,43平方千米的集雨面積;天湖海拔1650米;天湖年平均温度15~20攝氏度;天湖有13個水庫湖泊,有4萬畝原始森林,8萬畝高山草地。 [24] 
天湖一側 天湖一側 [24]
  • 大碧頭度假區
大碧頭國際旅遊度假區位於桂林市全州縣廟頭鎮大碧頭村,2019年被評為AAAA級景區, [47]  距離黃沙河高速出口6千米,距離全州縣城28千米,距離桂林市區138千米,距離永州54千米。地跨廟頭鎮、黃沙河鎮,規劃面積12415畝。 [25] 
大碧頭半山居度假別墅 大碧頭半山居度假別墅 [25]
  • 湘山·湘源歷史文化旅遊區
湘山·湘源歷史文化旅遊區,2019年6月被評為AAAA級景區,其為兩部分組成:湘山景區、湘源景區。 [26] 
湘山寺 湘山寺 [27]
湘山景區坐落在全州縣城西隅的湘山腳下,景區內湘山寺為楚南第一名剎,有“興唐顯宋”之譽, [26]  寺內有摩崖石刻、妙明塔、洗缽巖泉、放生池浮雕羣、天台院、壽佛殿、大雄寶殿、天王殿等,鼎盛時期全寺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僧眾3000多人。 [27-28] 
湘源景區位於全州縣城北新區東南面,緊臨湘江,規劃用地面積20公頃,從景區門樓到楚南偉觀樓沿江長2.7千米。景區以全州湘源文化為內涵,通過雕刻(人物雕塑、景石刻字、浮雕、壁畫)和建築(清湘書院、皆山閣、偉觀樓、二妃廟、亭榭)的方式呈現。景區內花崗岩名人雕像72座,石質浮雕、壁畫、景牆10餘組,銘刻楹聯詩詞歌賦的牌匾與景石100餘處,全州名人石欄雕刻介紹100餘幅,大型牌樓1座,亭台樓閣13座,書院一處。 [26] 
  • 炎井温泉
炎井温泉位於全州縣大西江鎮炎井村,距離桂林市153千米,距離全州縣城58千米。日流量558噸,恆温42℃,含有氟、鋰、鍶、鋅、鍺、銅、氡等多種元素,該泉屬低鈉低礦化度含氟偏硅酸純天然温泉。景區內設有温泉賓館、温泉休閒保健、水上樂園、藥浴、花浴泡澡等休閒養生項目。 [29]  2016年12月被評為AAA級景區。 [47] 
炎井温泉 炎井温泉 [29]
  • 桂林國際茶花谷景區
桂林國際茶花谷景區位於湘桂交界的全州縣廟頭鎮,有近萬畝連片茶花種植示範區,600餘種茶花品種,成為茶花品種收集與培育、觀賞、科普、養生與農耕體驗為一體的鄉村休閒旅遊綜合體。2018年被評為AAA級景區。 [30] 
  • 全州縣思源民俗博物館
全州縣思源民俗博物館位於全州縣梘塘鎮珠塘村白地頭屯,規劃用地面積4公頃,規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包括古民居、文物陳列館、古街、牌坊、古水車等五大部分。2014年8月,博物館孔子學堂建成,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基地。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館是廣西師範大學文化保護與傳承調查研究實習基地和南寧學院桂北傳統民居教學研究實訓基地。截至2018年末已完成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共42座房屋建設(修復明清古民居14座,民國古民居及碉樓3座,新建民俗文物陳列展示館10座,樓台糧廠11座,古戲台1座,孔子學堂1座,旅遊公廁2座)。 [26] 
  • 語錄山
全州縣梘塘鄉珠塘村有一個小石山,人稱“語錄山”,山上刻語錄和名人浮雕。作者是蔣濟渭。 [31] 
  • 虹飲橋
虹飲橋位於龍水鎮龍水村西,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長70米,寬4.2米,高7米,"虹橋秋柳"為龍水"八景"之一。

全州縣地方特產

  • 綜述
全州“三辣”:紅辣椒、大蒜、生薑,是全州三種著名的土特產品,形狀各異,食法不一,但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香辣開胃。全州有句民諺:薑辣口來蒜辣心,朝天海椒辣全身。
全州縣盛產水稻,是廣西主要糧食生產基地之一,也是優質水稻生產基地之一。糧油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紅薯、花生、油菜、芝麻等;蔬菜主要有辣椒、大蒜、生薑、食用菌、檳榔芋、淮山、豆角、香芹、蓮藕、馬鈴薯、蘆筍、西紅柿等;水果主要有柑橘、葡萄、西瓜、香瓜、獼猴桃、百香果、酥脆棗、優質李、梨、桃等;畜禽主要有牛、羊、麻花雞、東山豬、文橋鴨等;水產主要禾花魚、小龍蝦、黃鱔、泥鰍、青蛙、田螺等;其他經濟作物主要有金槐、木薯、紅瓜子、果蔗、藥材、羅漢果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有禾花魚、東山豬、文橋鴨、石塘生薑等,是“中國金槐之鄉”。 [51] 
  • 全州禾花魚
全州禾花魚,為長時期稻田放養馴化選育品種,因食水稻落花而得名。最遠可追溯至漢代,唐昭寧年間,劉恂在《嶺表錄異》中有詳細文字記載。乾隆時成朝廷貢品,譽滿京城。禾花魚年產兩次,總產量1000噸左右,以重約1兩至2兩,長約2至3寸為宜。有青蒸、水煮、紅燜、油炸、煎、火烤、煙燻等十餘種吃法。 [32] 
禾花魚 禾花魚 [32]
  • 紅油米粉
紅油米粉是全州縣的傳統風味小吃之一,是本地人的早點,主要以:米粉、肉湯打底,紅油浮面,綠葱點綴。 [33] 
紅油米粉 紅油米粉
  • 醋血鴨
醋血鴨是全州特色風味小吃代表之一。主要在夏季食用。醋血鴨形成與該地飲食傳統及氣候有關,因全州夏天濕熱,人們喜歡吃醋血鴨以降温祛火,清熱開胃,主要採用盛夏上市的子鴨為原料,殺鴨留血、注入酸醋,以嫩姜或苦瓜為配料,將鴨肉先武、再文火燜熟,在出鍋前倒入醋血。 [34] 
醋血鴨 醋血鴨 [34]

全州縣著名人物

蔣冕(1462~1532年)明代縣城北隅人(今全州鎮北門一帶)。15歲中解元。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與其兄蔣弄聯袂同登進士及第,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禮部、户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加封太子太傅(從一品)。 [35] 
曹學程(1563~1608年)今才灣鎮田心鋪人,16歲中舉,20歲中進士。在湖北石首和浙江海寧任知縣期間,因興修水利,政績卓著而擢為御史。 [35] 
舒宏志(1566~1594年),全州北隅人(今全州鎮北門一帶),明朝尚書舒應龍之子,十八歲中舉。 [35] 
石濤(1641~1718年)姓朱名若極,字石濤,明靖江王贊儀十世孫,全州湘山寺僧,釋號元濟、道濟,號苦瓜和尚、大滌子、小乘客、零丁老人、清湘老人、瞎尊者等。 [35] 
謝賜履(1661~1726年)龍水鎮橋渡村人。20歲與父同時中舉,任感恩縣令(今海南省東方縣)。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謝賜履歷任水平知府,山東巡撫、右僉都御史。 [35] 
謝濟世(1689~1756年)龍水鎮橋渡村人。12歲代父作《觀風制藝》一文,學官驚歎為神童,19歲中解元,23歲中進士後任翰林院庶吉士、檢討。 [35] 
蔣良騏(1723~1788年)永歲鄉石崗人,後遷居才灣。28歲中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編纂、鴻臚寺、太什寺少卿、通政史司、通政使等職。
蔣啓歇(1795~1856年)今龍水鎮龍水村人。21歲中舉,27歲中進士及第。歷任江西省德興、會昌知縣、永豐知州、南昌同知、江西鹽法道,後擢升河南彰德、衞輝、懷慶兵備道,其轄區正臨黃河北岸。
蔣琦齡(1816~1875年)字申甫,號石月,今全州縣龍水鎮龍水村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禮闈二甲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九江、漢中、西安知府,四川鹽茶道,翰林,順天府尹等職。
趙炳麟(1876~1927年)清末官員。名竺垣,號清空居士。
伍純道,男,當代書法家(1932.12.13~1993.5.10),廣西全州縣文橋人,廣西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中文系,藝術系主任,民盟中央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廣西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35] 
蔣淑玉,女,廣西全州縣人。中國作家協會廣西分會會員。廣西散文家。 [35] 
盤文波(生於1964年10月)筆名:光盤,全州東山瑤族鄉人,研究生文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桂林市文聯副主席,廣西第四、第六、第七屆簽約作家。 [35] 
蔣欽揮(生於1952年10月),男,廣西全州人。1996年被評為廣西優秀專家,1998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35] 
蔣濟渭(1931~2009年),男,全州縣梘塘鄉珠塘村人。從1973年開始,蔣濟渭開始在自己的小屋後面雕刻,共刻有31座“語錄山”。 [35] 

全州縣榮譽稱號

2003年12月,全州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列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6] 
2007年,全州縣獲得“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稱號。 [5] 
2007年,全州縣被國家列為“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試點縣。 [36] 
2015年11月,全州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37] 
2016年6月,全州縣被國土資源部評選為“第三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 [7]  同年榮獲2016年度“廣西科學發展進步縣”農產品主產區, [38]  同年7月,全州縣經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通過競爭性擇優方式進入“2016年度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2017年,全州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列為“第三批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地區”。 [39]  同年12月,全州縣入選第一批“自治區級生態縣”。 [40] 
2019年,全州縣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舉辦的“2019廣西十大最美縣域”評選活動中榮獲“2019年度廣西十大最美縣域”第五名。 [41] 
2020年2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縣全州禾花魚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42] 
2020年6月30日,全州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43] 
2021年1月14日,全州縣入選“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名單”。 [44] 
2021年,全州縣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45] 
2021年6月29日,全州縣被確定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48] 
2021年11月,全州縣被水利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擇優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的“2022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 [49] 
2021年12月22日,全州縣被認定為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50] 
2022年12月23日,桂林市全州縣入選全國紅色旅遊融合發展試點單位名單。 [6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