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1年度十件大事

鎖定
2022年7月25日上午,“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1年度十件大事”在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上發佈。
中文名
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1年度十件大事
發佈時間
2022年7月25日
十件大事
1.建黨百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國家體育場盛大舉行
百年征程風雷動,繼往開來天地新。2021年6月28日,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在國家體育場演出,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帶領中國人民革命、建設、改革的壯美畫卷。黨和國家領導人同約2萬名觀眾共同觀看。央視直播總播放量超過1億次,觀眾觸達人次近7億,全網熱度排名第一,引發社會強烈共鳴。
2.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北大紅樓成為首都紅色新地標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2021年,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在京落成、北大紅樓重新亮相,成為首都紅色新地標。系統修繕提升李大釗故居、京報館舊址等31處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推出系列展覽,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紅色血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
3.琉璃河遺址考古新發現見證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琉璃河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2021年,作為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被譽為“北京城之源”的琉璃河遺址考古取得重大收穫,新出土的青銅卣等青銅器銘文,記載了召公建燕的歷史,是西周時期分封制、禮樂制的見證,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交出北京答卷,也為北京地區三千年建城史提供了最早的文物證
4.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駛入“快車道”
北京中軸線,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全長7.8公里,是世界現存最長的歷史中軸線,歷史文化遺產豐富。2021年,北京市啓動百餘項文物修繕工程,重振古都之脊。完成鐘鼓樓和正陽門箭樓修繕,太廟文物主體區域實現騰退,皇史宬北院重新亮相,一幅壯美的中軸線畫卷徐徐展開。
5.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京召開
2021年11月19日,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京舉辦。大會以“匯聚向上向善力量,攜手建設網絡文明”為主題,搭建網絡文明理念宣介平台、經驗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國際網絡文明互鑑平台,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引起廣大網民的強烈共鳴
6.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盛大開園
2021年9月,中國首家、全球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盛大開園。開園當日,門票1分鐘售罄,赴京機票預定量環比增長超200%。2021年累計接待遊客210萬人次,營收超過16億元。環球影城為北京注入更多國際化、現代化、時尚化元素,以中國特色創建國際文化旅遊新高地。
7.8K超高清電視頻道開播
2021年2月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枱8K超高清電視頻道試驗開播,標誌着全球首次實現8K超高清電視直播和5G網絡下8K電視播出。12月31日,全國首個提供8K服務的電視頻道——北京廣播電視台冬奧紀實8K超高清試驗頻道正式開播,這對構建“5G+8K”超高清產業體系和視聽消費新業態, 促進廣播電視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
8.《覺醒年代》《長津湖》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精彩呈現
百年前,革命先驅喚醒民眾;百年後,文藝工作者奏響愛國讚歌。2021年,一批慶祝建黨百年題材的文藝作品走紅“出圈”。《覺醒年代》《大決戰》《長津湖》《香山之夜》《李大釗》等精品力作詮釋黨史,激發人民愛國熱情。
9.北京文化產業新業態迸發新活力
2021年,數字經濟新業態釋放新活力,成為拉動文化產業發展核心力量。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實現收入1.76萬億元,同比增長17.5%。落户北京的獨角獸文化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郎園、首鋼園、隆福寺等城市文化地標悄然湧現,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和文化消費新熱點,北京文化產業迸發新活力。
10.“書香京城”建設推動全民閲讀深入人心
城市離不開書香的滋養。2021年,北京市大力加強“書香京城”建設,全市實體書店超過2000家,萬人擁有實體書店0.93家,居全國首位。居民綜合閲讀率領跑全國,舉辦各類閲讀活動3萬餘場,覆蓋人羣2000萬人次,閲讀成為首都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