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國吃貨節

鎖定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響應國家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戰略部署,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請做好2023年“吃貨節”優質食品促生產、助消費活動組織工作的函》(工消費函〔2023〕324號)工作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共同舉辦2023年“吃貨節”優質食品促生產、助消費活動。 [1] 
中文名
全國吃貨節 [1] 
別    名
吃貨節
主    題
品嚐美食樂享生活 [1-2] 

全國吃貨節背景

工業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關於關於請做好2023年“吃貨節”優質食品促生產、助消費活動組織工作的函
工消費函﹝2023﹞ 324號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和全社會食品消費潛力,特請你單位共同做好2023年“吃貨節”優質食品促生產、助消費活動(以下簡稱“吃貨節”)的組織工作,具體要求如下:
一、精心組織 制定方案
各單位要深刻認識到辦好“吃貨節”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鞏固拓展向好勢頭、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的重要措施,希望你們精心策劃、周密部署,認真制定活動方案,並擴大宣傳推廣,確保“吃貨節”順利開展。
二、落實責任 強化協作
各單位要按照工作分工,積極履行承辦單位職責,主動做好工作銜接和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指導食品生產和商貿流通企業積極參與“吃貨節”活動,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確保活動有序推進;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品促銷和推介,推出更多主題鮮明、有特點、有特色的主題活動;積極動員廣大新聞媒體加強宣傳推廣,提升消費熱度。
三、及時總結成效
密切追蹤食品生產和商貿流通企業在“吃貨節”期間開展催消費活動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加強調查研究和數據分析,活動結束後要及時進行效果分析,總結食品消費增長新亮點,提煉食品消費升級新特徵,挖掘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並按要求將活動總結報我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
2023年4月25日

全國吃貨節主辦單位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

全國吃貨節活動內容

吃貨節 吃貨節
2023“吃貨節”優質食品促生產、助消費活動方案
(徵求意見稿)(討論稿)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推動食品工業轉型升級,促進優質食品進社區、進商超、進平台、進千家萬户,組織舉辦2023優質食品促生產、助消費活動。
—、活動時間
2023年5月10日-5月28日
二、活動主題
品嚐美味,樂享生活
三、工作機構
(一)主辦單位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
(二)參與單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關主管部門;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飲料工業協會、中國糖業協會、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添加劑與配料協會、中國保健協會、中國罐頭工業協會、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中國食用菌協會、中國澱粉工業協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國家級食品行業協會、中國植物油協會、中國肉類協會、中國調味品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中國糧食商業協會、中國果品流通協會、中國蔬菜流通協會、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等國家級食品商貿流通協會;
廣大食品生產企業和線上線下商貿流通企業、廣大新聞媒體及短視頻平台等。
四、時間安排
(一)廣泛動員(3月15日-3月31日,前期已開展)
召開工作協調會,聽取相關單位的意見,形成工作組織架構;下發預通知,動員各食品生產及商貿流通企業積極關注並主動參與,提前制定工作計劃及推廣方案,加大各類資源投入力度。
(二)產品推介(4月1日-4月15日,前期已開展)
各地方工業化信息化主管部門、各國家級食品行業協會指導廣大食品生產企業廣泛遴選推介優質食品產品參與活動,形成擬推廣食品產品名單,打造特色產品矩陣。
(三)產銷銜接(4月15日-5月10日)
各地方主管部門及相關國家級行業協會分別指導廣大食品生產企業、線上線下商貿流通企業加強聯繫對接,商定產品推廣意向,及時簽署合作協議,制定促銷方案,明確產品要求、推廣數量、價格等合作細節。同時推動廣大食品生產企業按促銷協議做好產品備貨上架等工作。
(四)活動預熱(5月1日-5月10日)
各地方主管部門和國家級商貿流通協會指導主要線上商貿流通企業設立活動專區,加大活動宣傳預告,強化消費者引流和推介;指導線下商貿流通企業製作海報、傳單、手冊等烘托活動氛圍,加大推廣力度。
(五)啓動儀式(5月17日)
選擇北京有影響力的商業綜合體或商業步行街等熱點地區,舉行主場啓動儀式,發佈食品產業發展及產品消費流行趨勢,啓動食品文化巡禮;各地相關主管部門指導本地區協會、商會、企業等因地制宜舉行形式多樣的分會場活動。
(六)產品推廣(5月10日-5月28日)
參與活動的廣大食品生產、商貿流通企業靈活採用榜單合作、短視頻推送、話題設置等多種方式,提升消費羣體關注度,加強優質食品產品集中展示推廣;創新活動形式,增強羣眾參度,提升活動的影響力。
(七)活動總結(6月1日-6月15日)
指導相關線上線下商貿流通企業會同第三方監測機構,對活動期間優質食品推廣銷售情況進行實時監測,總結推廣工作成效,挖掘工作亮點,彙總形成工作報告。
五、工作任務
(一)產品推介
1.廣大食品生產企業積極做好新品儲備,在活動期間集中組織多種形式的首發活動,提升消費者關注度;優化產品結構,嚴格選品標準,重點向地方特色食品、預製化食品、營養食品、健康食品以及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羣體的產品傾斜,推介更多優質食品參與活動,打造特色產品矩陣。
2.密切產銷銜接,強化渠道激勵,主動加強與商貿流通企業的聯繫對接,按照活動統一安排,及時做好產品推廣方案制定、合同簽訂、產品備貨、上線/上架等工作。
(二)線上推廣
1.廣大線上商貿流通企業在網站、APP等用户入口設立活動專區,充分利用戰略通欄、啓動圖等核心資源加大宣傳力度,設計活動專用標識,引導參加活動的產品統一打標,強化引流和推介,增加優質食品產品曝光。
2.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加強靶向人羣消費偏好分析,針對不同羣體差異化的消費需求,推廣獨具特色的食品產品,重點突出營養和健康食品、地方特色食品、中華老字號食品、老年和嬰幼兒羣體食品、預製化食品等。
(三)線下推廣
1.廣大線下商貿流通企業加強活動宣傳,圍繞食品消費主題設計門店裝飾,因地制宜製作海報、推介視頻、宣傳單張等,並通過開展文藝演出等形式,烘托活動氛圍。
2. 設立活動專櫃/區,集中展示乳製品、休閒食品、生鮮、酒水等強相關品類;結合開展直接折扣、足額返券等不同形式促銷活動,加大產品宣傳推廣力度,
3.結合消費扶貧、健康生活等多種主題開展多層次優質食品推廣;藉助夜間經濟、特色餐飲、親子樂園等聚人氣方式,提升雙休日期間的客流量,保持推廣活動熱度。
(四)地方特色食品推廣
依託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圍繞推進鄉村振興做好地方特色食品等“土特產”推廣,指導各地特別是脱貧地區、農村偏遠地區食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加強優質特色農產品展銷,推動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雙向流通,促進在線集中展示和市場推廣,增強各地區“土特產”的影響力和關注度,拓寬銷售渠道,促進農民羣眾持續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產業振興。
(五)食品文化巡禮
全年遴選“10個特色農產品原料基地,10個重點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集羣城市,10家技術工藝及裝備供給重點企業,50家地方特色食品龍頭企業,100個特色品牌文化優勢傳統食品、50場食品文化特色活動”,組織媒體單位尋訪探源,挖掘工農新型合作模式、數字化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優秀案例,徵集短視頻、支持地域特色美食活動,加大對城市和企業的宣傳。通過圖書出版、影視節目製作、開展設計大賽和交流展示活動,提升產品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展示新時代中國食品工業形象。
(六)各地推廣活動
1.結合本地區消費者偏好和消費習慣,加強優質食品產品推介和產銷對接,重點推介當地羣眾喜聞樂見的特色食品產品,加強產品推廣和曝光。
2.挖掘商旅融合等消費場景、舉辦優質食品進社區等獨具特色的推廣活動,鼓勵與相關地方性食品展覽會、交易會等活動深度融合,加強優質食品供給能力。
(七)加強新聞宣傳
1.廣大新聞媒體在活動啓動前,積極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強化活動曝光,提前通過多種渠道發佈關於活動安排等方面的宣傳報道,做好活動預熱。
2.活動期間,靈活採用現場報導、視頻聯線、消費者訪談、嘉賓互動、榜單合作、短視頻推送、話題設置等多種宣傳報導方式,打造立體化宣傳矩陣,提升優質食品產品的關注度,增強活動影響力。
3.講好中國食品故事,積極開展“直播帶貨”“網紅探店”等多種形式促銷活動,增加品牌的曝光度,提升社會關注度。積極將活動宣傳與飲食科普相結合,傳播健康中國、營養先行理念,推廣食育文化,加快營養健康知識普及。
六、有關要求
(一)確保食品安全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食品生產企業和商貿流通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按照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加強全流程食品安全管控,確保食品安全。
(二)杜絕鋪張浪費
落實《反食品浪費法》,培育良好的糧食節約意識和社會文明風尚,堅決防範和抵制“吃播”等食品浪費行為,維護糧食安全。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加大《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力度,杜絕過度包裝行為。
(三)優化消費環境
遵守《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嚴禁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杜絕“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不公平競爭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四)加強產銷協作
食品生產企業與商貿流通企業建立良性健康的合作機制,科學設置折扣比例和收益分配方式,合理收取進店、陳列、堆頭等相關費用,提升優質產品推廣活動效果。
(五)注重宣傳推廣
充分藉助各類媒體資源和渠道,積極採用當前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羣體樂於接受的溝通和傳播方式,加大活動曝光力度,提升宣傳效果。為調動各方參與熱情、提升活動號召力,本次活動統一名稱、統一標識(標識設計圖附後),鼓勵各參與單位積極使用。
(六)做好監測統計
生產流通企業及有關第三方監測機構加強統計調查和大數據研究分析,切實做好活動期間食品生產銷售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分析活動效果並強化與相關單位的信息共享。
七、報名及聯繫方式
歡迎各有關單位參與2023年“吃貨節”優質食品促生產、助消費活動。有正規食品生產和銷售資質的企業均可通過“全國吃貨節”微信小程序提交報名資料。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
馬 翔
史慶峯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李 洋
高 鵬
中國商業聯合會:
陳長江
何文欽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
曾 黔
李賀斌
附:2023“吃貨節”統一標識
2023“吃貨節”統一標識
標識説明:標識主體圖案由圖形、中文、英文三部分組成,分為豎版和橫版兩種模式。圖形採用年輕人喜愛的卡通頭像,黃色代表新鮮食品,頭像鼓起的雙腮和享受的眼神,表示食品美味、健康,消費者參與熱情高,充分享受“吃貨節”活動成果。 [1] 

全國吃貨節2022年第一屆

主題:品健康美食,享優質生活
為積極落實國家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戰略部署,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以“品健康美食,享優質生活”為主題的2022首屆全國吃貨節(以下簡稱“吃貨節”)大型食品促消費活動將於5月11日開啓。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聯合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共同舉辦,將延續至5月29日。
活動將以食品生產、商貿流通、產業供應鏈、品牌傳播、行業創新、文化展示等方面為抓手,通過統一組織與協調,在吃貨節期間形成一次鏈接產、供、銷、品牌、服務、傳播、文化等多項價值環節的一體化、立體化、整體化的社會協同。活動將集聚全國各地眾多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高品質產品,集聚全國範圍線下商超、賣場與線上互聯網營銷平台,集聚各地方政府、各地方食品相關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全國與地方知名媒體等社會資源,舉辦精彩紛呈的活動。
活動期間,參與各方將圍繞共同打造吃貨節品牌的凝聚力與影響力,為終端消費者提供全覆蓋、全天候的需求支持,在全國範圍內促進行業品牌傳播、新品發佈、銷售促進,並將結合中華老字號、地方特色食品、創新產品,以及展會、論壇、互聯網直播帶貨等多種形式,打造線上線下協同合作的“節慶嘉年華”。
據組委會方面介紹,此屆吃貨節是由國家層面首次發起、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一次消費與飲食文化促進活動。儘管此前在民間也有吃貨節等類似活動,但與這次活動的性質、宗旨與目的、作用範圍、預期效果均有很大區別。此次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聯合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共同發起,3家機構分別是行業標準與產業統籌管理、產業流通標準與管理、產業生產加工標準與管理的主管機構。此次活動的舉辦,旨在貫徹中央經濟會議精神“以人民為本,順應社會經濟社會生活新常態、發揮‘政策組合拳’,在增活力、增動力、增效益、增均衡、增信心”的各項要求,以食品產業為抓手,以供需消費有效鏈接為手段,在後疫情時代新的社會生活中切實觸摸美好生活脈搏的一次實踐設計。
作為主辦單位之一,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已發起多輪次由全國各地食品協會、食品專業委員會、第三方機構、龍頭食品企業參加的吃貨節活動解讀答疑視頻會議。吃貨節期間網絡直播帶貨主播資格標準與審定、培訓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