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部交易成本

鎖定
內部交易成本就是通過企業內部管理的方式協調供需雙方的矛盾而發生的成本。這一概念是相對“市場交易成本”而言的。
中文名
內部交易成本
含    義
調供需雙方的矛盾而發生的成本
性    質
交易成本
相    對
市場交易成本

目錄

內部交易成本定義

企業生產需要與有工業聯繫的其他企業打交道,還需要與地方服務行業(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產組織、職工培訓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企業的這些投入,統稱為內部交易成本。
比如一家服裝廠收購了向它供貨的紡織廠。這時服裝廠與紡織廠之間的交易由市場交易變成內部交易。考察對方、談判價格等市場交易成本轉變成管理、協調等內部交易成本。

內部交易成本概念

交易成本是價格機制運行所必然產生的成本,它“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擬定和實施契約的成本,界定和控制產權的成本,監督管理的成本和實施契約的成本。簡言之,包括一切不直接發生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具體而言,交易成本包括運輸成本、庫存成本、談判成本、風險成本和信息成本五個部分。

內部交易成本成本構成

運輸成本
許多經濟學家反對將運輸成本看作交易成本的組成部分,但這種觀點值得商榷。將運輸成本看作交易成本的組成部分,起碼有兩個理由:第一,只要存在供需分離,運輸就是解決供需空間矛盾的必須功能,運輸成本是協調供需矛盾的成本支出,也就是交易成本的組成部分;第二,不同的供需協調模式下,運輸成本的支出是不同的,必然會對供需協調模式的選擇產生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説,也應該將其看作是交易成本的組成部分。
庫存成本
庫存成本也是被歷來的交易成本研究所忽視的一個項目。庫存是有效協調供需矛盾的一個重要措施。首先,庫存可以協調供需的時間差異。供需雙方在供給和需求時間上的不一致性和不確定性,需要通過庫存來均衡銷售和生產的需要。其次,庫存可以協調供需的數量差異。供需雙方在供需數量上的差異,同樣需要通過庫存進行協調,以確保銷售和生產的呼利進行。再次,庫存對於供需雙方在空間上的矛盾也有一定的協調作用。
談判成本/計劃調度成本
如果供需雙方是相互獨立的經濟實體,由於雙方存在着對產品估價和產品品質方面的矛盾,需要雙方通過談判就產品的價格、產品的品質達成共識,否則交易無法完成。另外,還需要通過談判就交易的時間、數量、貨款支付等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因此需要支付談判成本。在企業內部交易中,也存在着類似的費用支出。在企業內部管理協調中,不存在一般人們所理解的談判,因為上述供需差異的協調,不是以供需單位之間談判的方式進行的,而是由供需單位之外的第三方——上層管理人員——完成。這種企業內協調,是一種計劃性很強的調度工作,將相關的費用叫做計劃調度成本為佳。
風險成本
供需協調中的風險,源於供需條件的不確定性。供需條件變化之後,供需雙方需要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做出一些調整,而這種調整是需要支付代價的,這種代價我們就可稱之為供需協調的風險成本
風險成本根據其發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分為機會主義風險成本和非機會主義風險成本兩種。交易成本的機會主義風險成本,是指供需雙方中的某一方利用供需條件的變化,採取機會主義行為而給另外一方造成的成本增加。非機會主義風險成本,則是指在供需雙方不採取機會主義行為的情況下產生的風險成本。當然,這種區分只有在理論上是比較清楚的,在實際經濟生活中,人們往往很難判斷一方的行為是不是出於機會主義目的。但這種理論上的區分,在企業選擇是採用市場協調還是企業內部協調時是很有意義的。
信息成本
無論是何種供需協調方式,在供需協調過程中都要支付相當數量的信息成本。信息成本在交易成本中起着一種特殊作用。無論是供需雙方空間位置、生產數量、供需時間差異的協調,還是對商品估價和商品品質要求方面的差異的協調,都離不開信息的支持。如果我們將運輸成本、庫存成本、談判成本和風險成本統稱為基本的協調成本,那麼信息成本與基本的協調成本之間就是一個此消彼漲的關係。
如果我們將基本的協調成本記做CB,信息成本記做C1,總交易成本記做CT,那麼,三者的關係是:CT=CB+CI,而CB和CI之間是一種反向關係,就是説,信息技術一定的情況下,CB隨着CI的增加而降低。這種關係是顯而易見的,隨着企業信息成本支出的增加,供需雙方之間可以獲取更多的供需信息,供需信息越多企業會選擇更佳運輸方式和最短的運輸線路,運輸成本因而趨於降低;供需信息越完善,企業也就只需要保留越少的庫存量;供需信息越豐富,雙方在談判或者計劃調度中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就越少;同樣,供需信息越完善,因環境的不確定性而導致的風險成本也會降低。企業在交易成本上的一個很重要的決策就是在信息技術一定的情況下,選擇一個使總交易成本最低的基本協調成本和信息成本的組合。
當通過一個組織,讓某個權威(企業家)來支配生產要素,並能夠以比市場外購更低的成本來實現同樣的交易時,企業就產生了。即企業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可以節省部分市場交易費用。企業是通過實現外部交易的內部化,以減少交易的次數,從而降低了部分的市場交易成本。簡言之,企業是為了節省交易費用而產生的市場機制的替代物。另一方面,企業也不可能只為了減少交易數量,而把規模無限地擴大。在企業內部,也同樣存在着技術上以及內部協調管理的成本,也就是內部交易成本。
內部交易成本,就是通過企業內部管理的方式協調供需雙方的矛盾而發生的成本。市場交易成本,就是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來協調供需雙方的矛盾而發生的成本。企業內部協調具有與市場協調恰好相反的三個特徵。首先,在企業內部協調中的供需雙方不是相互獨立的。他們隸屬於同一個組織,要接受作為第三方的上層主管人員的統一管理與協調,而作為協調者的高層主管人員,更多的是要考慮到企業的整體利益,而不是單純考慮供給單位或者需求單位的利益。企業內部供給單位和需求單位也存在着本位主義,但這種本位主義與市場協調中供需雙方的本位主義相比,程度要弱得多。其次,企業內部協調是一種有計劃的直接協調。這是企業內部協調的一個突出的特點。作為需求方的生產單位,其生產是按計劃進行的,而作為供給方的生產單位則是根據需求方的計劃安排來安排自己的生產計劃。儘管這種協調要通過更高一層的主管人員來完成,但協調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一種直接協調。再次,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不確定性較少。儘管企業內部的生產計劃也是不斷變化的,但由於協調的直接性和供需雙方基本上是一對一的關係,企業內部協調中供需雙方所面對的不確定性要小於市場協調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