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鎖定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Inner Mongoli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位於呼和浩特市,是公辦全日制高等院校,為首批全國35所國家示範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之一、自治區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學校前身為內蒙古電子學校,始建於1980年。2003年,由於國家大力職業教育,學校獨立改建為高職院校,即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06年由於自治區政府機構調整,將原內蒙古林業職工中專整體併入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788畝,建築面積25.91萬平方米,有總資產11.65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04億元,藏書75.7萬冊,電子資源69T;設有9個教學單位,開設33個專業;有教職工541人。 [17] 
中文名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外文名
Inner Mongoli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簡    稱
內蒙古電子學院、內電子
所在地
呼和浩特市
創辦時間
1980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理工
學校特色
自治區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2013年)
主管部門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李向東
現任領導
院長:林民
高職專業
33個
院系設置
9個教學單位
校    訓
好學,力行,自強,創新
校    歌
《放飛希望》
地    址
呼和浩特市大學城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院校代碼
12673
主要獎項
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範校(2014年)
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就業“星級示範校”(2008年)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沿革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艱苦創業

1980年7月14日,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提出利用下馬的內蒙古紅原無線電廠的房產、設備,計劃創建內蒙古自治區電子學校。
1980年10月,內蒙古電子工業局成立籌備組,時任勞資處副處長王振清到包頭郊區哈業衚衕原內蒙古紅原無線電廠,負責籌建內蒙古電子學校。
1981年1月9日,學校校址由包頭市郊區哈業衚衕改為呼和浩特市郊區呼哈公路二公里處東側的內蒙古電子工業局新建倉庫院內;9月5日,內蒙古電子學校第一批40名學生入學;9月15日,舉行開學典禮。
1987年3月9日,學校正式遷入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東路69號新校區。 [1]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開拓進取

1988年5月,經國家民委批准,與中央民院聯合開辦“家用電子電器”大專班。
1991年9月,學校被內蒙古電子工業局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合格學校。”
1992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區招收自費中專生的2所試點學校之一,10月份招收了一個自費班。
1994年,學制改制,由原四年制改為三年制。 [1]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跨越發展

2003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學校獨立升格為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11月26日,教育部審核認定該校為首批全國35所高等學校試辦國家示範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之一。
2005年11月29日,學校校區規模擴大,啓動新校區建設,開始徵地。
2006年1月,內蒙古林業職工中專整體併入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007年8月20日,學校新校區在巴彥鎮舉行奠基儀式。
2008年9月10日,學校舉行新校區入駐儀式。
2009年3月30日,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5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批准設立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中等專業學校。
2012年11月,學校被評為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 [1]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品牌建設

2013年10月,學校被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確定為自治區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2015年12月,學校獲批中央電教館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
2017年11月,學校順利承接自治區高等職業院校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任務(項目),獲批國家優質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9年4月28日,學校被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認定為自治區優質高等職業院校。 [1] 
2022年9月,成為東北三省一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聯成員。 [16]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辦學條件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541人,其中在編在崗職工431人,校內聘用人員110人。正高級職稱22人(二級教授1人),副高級129人,碩士以上學位270人,博士研究生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各1人,黃炎培獎5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團隊1個。自治區級教學名師和教壇新秀19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13個。 [17] 
類別
名單
自治區級教學名師
鄭志麗、秦婷、馮尚、 蔣蒙安、馬俊鵬、米志英、馬豔秋、張青輝 [2] 
自治區級教壇新秀
郝俊壽、劉佔偉、張青輝、馬麗潔 、白文榮、丁豔會、崔娜、宋海燕、趙禎、張嵐 [3] 
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
王生鐵
自治區草原英才
王生鐵 [4] 
自治區級教學團隊 自治區級教學團隊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系設置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9個教學單位,開設33個專業。 [17] 
本科專業
專業名稱
招生科類
學制
備註
軟件技術
普通理科
5年
專科學習期滿,經內蒙古工業大學考核合格後,直接升入本科
計算機網絡技術
普通理科
高職專業設置
院系
專業
專業方向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媒與藝術設計學院
動漫製作技術
---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
廣播影視節目製作
---
錄音技術與藝術
---
虛擬現實應用技術
---
園林技術
---
環境藝術設計
---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軟件與大數據學院
軟件技術
---
雲計算技術與應用
---
移動應用開發
---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
人工智能技術服務
---
軟件與信息服務
---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與網絡安全學院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計算機信息管理
---
信息安全與管理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計算機系統與維護
---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與自動化學院
電氣自動化技術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汽車電子技術
汽車智能化
物聯網應用技術
---
移動通信技術
5G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無人機應用技術
---
新能源裝備技術
風力光伏發電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學院
電子商務
---
物流管理
---
市場營銷
---
連鎖經營管理
---
會計
---
人力資源管理
---
行政管理
---
資料來源: [5]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國家級骨幹專業3個,央財支持建設專業1個,自治區品牌專業10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2個。建成自治區級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課程教學資源庫1個,獲批自治區精品課程22門,建設自治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建有校內實驗實訓室147個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87個,央財支持實訓基地3個,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大數據專業)1個,自治區大數據教育實踐培訓基地1個,1個實訓基地成功獲批教育部“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訓項目”,有34個校企合作項目,共建2個產業學院,是21個1+X證書試點單位。 [17] 
2019年,學校成功獲批自治區級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立項9項,校級教改課題立項16項。 [6] 
類別
名稱
國家級骨幹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
國家級改革試點專業
應用電子技術 [7] 
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重點專業
應用電子技術
自治區品牌專業
軟件技術、通信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圖形圖像、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商務、計算機信息管理、物流管理 [8] 
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子商務 [9] 
示範校重點建設專業
嵌入式技術與應用(機器人方向)
《悉尼協議》範式專業建設試點建設專業
軟件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
《悉尼協議》範式專業建設輻射帶動專業
動漫製作技術 [6] 
校級實訓基地(室)
雲計算與智能實訓基地 [10]  、電機與電力拖動實訓室、樓宇智能化工程實訓室、綜合佈線實訓室、PLC原理實訓室、電梯實訓室、樓宇供配電照明實訓室、中央空調實訓室 [6]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
  • 教學成果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 [17] 
2019年度,學校與企業聯合出版教材3本。 [6] 
自治區級教學成果 自治區級教學成果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21年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醫務室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授予“全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14] 
2021年7月
該校“基於城市數據大腦的智慧交通車路協同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15]  ”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公示名單。
---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全國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
中國教育創新示範單位
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就業工作“星級示範校”
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範校
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
內蒙古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發展先進集體 [6]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術研究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自治區產學研科技創新平台1個,新工科ICT信息服務技術中心1個。 [17]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科研成果

2019年度,自治區科技廳項目立項1項,項目經費6萬元。自治區教育廳項目立項9項,項目經費總計13萬元。內蒙古社科院項目立項2項,項目經費2萬元。院級科研項目立項17項。 [6] 
校園環境
2019年度,學校與企業聯合獲得軟件著作權4項,實用專利1項,聯合發表論文2篇。 [6]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館藏紙質文獻64萬餘冊,電子圖書資源10萬餘冊,年訂閲中文報刊700餘種;電子資源有CNKI中國期刊數據庫、百度文庫、萬方數據、超星電子圖書、暢想之星電子圖書試用的電子資源有維普期刊、維普考試平台、51CTO學院、博看期刊、網上報告廳、起點考試網等。 [11]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2019年度,學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15份,回訪企業168家,新開發合作企業32家。由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牽頭組織北京、江蘇、鄂爾多斯、和林新區等地所屬產業園區、裝備製造基地的22家企業與呼市、包頭、赤峯、巴彥淖爾等地的5所中高職院校開展企業進校園、院校企業行等校企互訪活動,建立了穩定的頂崗實習和就業基地。 [6]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近年來,學校積極承辦伊利集團、國家電網等大型企業各類培訓;與美國、匈牙利、德國等多個國家的高校廣泛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引進優質資源,積極選派教師、學生出國研修訪學,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經驗;與蒙古、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高校廣泛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青年教師和學生提供短期研修和交流機會。 [17]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化傳統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形象標識

形狀採用圓形,喻意天之圓,顏色亦採用天之藍。內加一圓環,如俯視中的蒙古包,取“天似穹廬”之意,“長生天”是蒙古族最高神靈,象徵着我們寧靜、沉穩、志向高遠的辦學理念。主體圖案是英文字母D和Z的合體,兩顆十字星是字母X的變體,合起來為“電子信息”的拼音縮寫。左側由寬及窄的豎線給人以靈動的感覺,象徵着我們學院充滿活力。閃爍的十字星常用來表達信息技術的象徵符號,使用深藍色表現“信息”這兩顆十字星,其後還有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許峯雄博士開發的深藍計算機(Blue Gene),1997年戰敗世界棋王卡西帕羅夫的故事,“深藍十字星”暗喻頂尖級的信息處理技術,整體表達的文化意境是“雙星宿穹廬,蒙信傳四野”。 [12] 
校徽 校徽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好學、力行、自強、創新
釋義:古今學者大多強調知行統一,知而能行。行在學習中之所以顯得十分重要,首先是人們通過學習獲得的知識,只是前人或他人的認識成果,還沒有轉化為學習者個人的認識和體驗。
“自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知識經濟,在一定意義上來講,就是知識和技術的不斷創新。 [12] 
  • 學院精神
同心勠力 奮勇爭先
  • 三風
校風:團結互助 誠信友善 開拓進取
教風:敬業愛生 嚴謹求實 博學精技
學風:誠實守信 勤學好問 崇尚技能 [12]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李春燕
院長
林民
黨委副書記
劉建英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王學民
黨委委員、副院長
鄭志麗、恩和門德、秦婷
資料來源: [13]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