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蒙古詩詞學會

鎖定
內蒙古詩詞學會成立於1999年9月14日,是內蒙古自治區詩詞愛好者和創作研究者,自願結合的羣眾性文化學術團體,是中華詩詞學會的團體會員單位。學會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雙百方針,弘揚中華詩詞的優良傳統,繁榮詩詞的創作和研究,為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興盛貢獻力量。
中文名
內蒙古詩詞學會
性    質
羣眾性文化學術團體
個人會員
近300名
成立時間
1999年9月14日

內蒙古詩詞學會學會簡介

截至2006年5月止,學會有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發改委、興安盟、赤峯、鄂爾多斯、呼倫貝爾、通遼、包頭、烏蘭察布市九個團體會員。有個人會員近300名。
《內蒙古詩詞》刊物為季刊,每年出版四期,均按期郵寄給每位會員。

內蒙古詩詞學會學會負責人

2003年12月16日,內蒙古民政廳批准換屆成立第二屆理事會。
會 長:譚博文
秘書長:牛敏、陳光林、楊利民、周維德、陳瑞清、連輯、烏蘭、包俊臣、雲昭光
內蒙古詩詞學會第一屆會長:劉 哲,秘書長:趙寶峯。
現任會長:賈學義 [1] 

內蒙古詩詞學會舉辦活動

楹聯競賽
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內蒙古詩詞學會楹聯部舉辦“兩會楹聯”競賽,為兩會喝彩。
“兩會歌飛躍馬揚鞭共話新常態,九州雷動懲貪反腐重承好黨風”“凝心聚力推進四個全面,意氣風發實現百年夢想”……一幅幅楹聯緊扣兩會主題,直抒百姓胸臆,表達了草原人民對全國兩會的深切關注之情。
內蒙古詩詞學會楹聯部在全國兩會剛一召開,就利用互聯網和微信羣發出《兩會楹聯競賽通知》,號召學會會員和網民積極參與,採取自定選題的方式,撰寫楹聯。此次活動得到會員及網民的積極響應,不少參與者不僅自主創作兩會楹聯,還創意性地玩起了徵集下聯活動,創作出“同謀國策催春雨(船伕出),共繪藍圖獻諍言(劉宣對)”等妙聯。據悉,截至3月15日楹聯徵集活動結束,共收到符合要求的優質楹聯百餘幅。
內蒙古詩詞學會成立於1999年9月14日,是內蒙古自治區詩詞愛好者和創作研究者,自願結合的羣眾性文化學術團體,也是中華詩詞學會的團體會員單位。多年來,該學會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以弘揚中華詩詞文化,繁榮詩詞創作為己任,為民族文化強區建設貢獻着力量。(記者 劉春) [2] 
正藍旗中華詩詞之鄉創建工作
7月15至16日,內蒙古詩詞學會會長賈學義、副會長田學臣、詩教部部長張玉明、楹聯部兼組聯部副部長光榮、辦公室副主任石英,錫林郭勒詩詞家協會主席青格里一行到正藍旗指導中華詩詞之鄉創建工作。15日下午,指導組一行到元上都遺址參觀考察,並深入五一種畜場檢查指導詩詞教育工作。16日上午,召開正藍旗創建中華詩詞之鄉工作會議,並授予正藍旗自治區詩教先進單位牌匾。旗委常委、宣傳部長、旗上都詩詞學會名譽會長柒拾捌代表正藍旗作了工作彙報,賈學義、田學臣、青格里等上級詩詞學會領導分別作了講話。旗教育局、二校小作家工作站、財政局、五一種畜場等創建單位同志分別作了彙報發言,旗上都詩詞學會負責同志作了表態發言。
自2014年正藍旗上都詩詞學會成立以來,學會編髮了三期《上都詩刊》,刊發會員詩詞作品及有關文章60餘篇,詩詞學會會員達到70餘人,組建了上都詩詞學會微信羣,印發了中華詩詞之鄉創建方案,並召開了動員會,上都新聞出版詩詞專刊7期,詩詞創作進一步繁榮了全旗文化事業。正藍旗先後被內蒙古詩詞學會授予“中華詩詞之鄉”創建示範基地、“內蒙古詩教先進單位”,力爭2017年4月份創建成為中華詩詞之鄉。 [3]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異彩紛呈的“納林湖杯”首屆內蒙古詩詞評獎活動已降下帷幕,其中,由我市詩詞學會選送的作品中,孟甫甬的七律《台灣屏東縣台灣海峽有思》最終脱穎而出,獲得律詩類一等獎。賈秀芬獲得絕句類二等獎,劉明泉獲得五律三等獎。
“納林湖杯”內蒙古首屆詩詞大獎賽
“納林湖杯”內蒙古首屆詩詞評獎活動,系由內蒙古詩詞學會主辦,納林湖風景旅遊區贊辦。活動共收到全區各地參賽作品445篇,分為絕句、律詩、詞曲、賦、古風、自由詩和論文7類。為確保評獎活動公平公正,規定內蒙詩詞學會的人員和評委的作品一律不參與評獎。這樣,由詩詞方面專家教授組成的評委會,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嚴格評審把關,最後評出一等獎10篇、二等獎16篇、三等獎18篇,其中,律絕19篇,詞曲9篇,古風5篇,賦4篇,自由詩4首,論文兩篇。 [4] 
一、絕句
一等獎:七絕·牧歸(作者——通遼市 閆寶林) 一等獎:七絕·新農村(作者——鄂爾多斯市新路) 二等獎:七絕·中秋月(作者——通遼市 李憲明) 二等獎:七絕·春意(作者——烏蘭察布市 賈秀芬) 二等獎:五絕·致老師(作者——鄂爾多斯市 王林濤) 三等獎:七絕·讀詩(作者——滿洲裏市 孟憲明) 三等獎:七絕 讀史(作者:鄂爾多斯市 蘇懷亮) 三等獎:七絕·山 行(作者——鄂爾多斯市 王永雄)
三等獎:七絕·斥日受縱於美修憲(作者——巴彥淖爾市 李樾) 入圍獎:七絕·裁棋趣錄二首(一) (作者——包頭市 張玉璽) 入圍獎:七絕·阿斯哈圖石林(作者——赤峯市 林國璽) 入圍獎:七絕·登黃山蓮花峯(作者——赤峯市 宋悦珠) 入圍獎:七絕·小雄雞(作者——通遼市 李景霜)
入圍獎:七絕·回孃家(二)(作者——赤峯市 隋子良) 入圍獎:七絕·玉蘭思(作者——呼和浩特市 樊美生) 入圍獎:五絕·蒼 松(作者——巴彥淖爾市 陳志傑)
入圍獎:七絕~正月初八降雪(作者——烏蘭察布市 肖志強)
二、律詩
一等獎:七律·台灣屏東縣台灣海峽有思(作者——烏蘭察布市 孟復甬) 一等獎:七律·喜“神九”昇天(作者——巴彥淖爾市 狄文亮) 二等獎:七律·遊納林湖(作者——包頭市老山)
二等獎:七律· 武安州遼塔懷古(作者——赤峯市 閆冰) 二等獎:七律·種麥謠(作者——烏蘭察布市賈來天) 三等獎:七律·崖松(作者——赤峯市周子雷) 三等獎:七律·車赴白雲鄂博(包頭市 王淑芳)
三等獎:七律·陰山懷古之一(作者——呼和浩特市 閆克敏) 三等獎:七律·遊金界壕(二 ) (作者——興安盟 邱寶振) 三等獎:五律·題竹圖(作者——烏蘭察布市劉明泉) 入圍獎:七律·京華觀許淇畫展(作者——包頭市 李 植) 入圍獎:七律·古榆(作者——通遼市 欒鳳岐)
入圍獎:七律 歲末感賦(作者——鄂爾多斯市 蘇懷亮) 入圍獎:七律 酒(作者——通遼市 劉鳳平)
入圍獎:七律·題《紅樓夢》十二金釵之薛寶釵(作者——巴彥淖爾市 鄭建軍) 入圍獎:七律·北山公園(作者——烏蘭察布市 張喜榮)
三、詞、曲
一等獎:臨江仙·乾枝梅(作者——錫林郭勒 夏永旺) 一等獎:清平樂·山村春早(作者——赤峯市 李桂霞)
二等獎: 破陣子·湖邊醉飲(作者——通遼市 王守仁)
二等獎:沁園春·古玉無瑕篳路維難——中國第一代伐木工人(作者——呼倫貝爾市 景文桂)
二等獎:浪淘沙.老師(作者——通遼市孫德友) 二等獎:西江月-邊塞行(作者——包頭市 康硯瀾) 三等獎:鷓鴣天 醉菊(作者——赤峯市 李巨輝) 三等獎:一七令·秋(作者——阿拉善盟 劉培翠)
三等獎:清平樂·知青日子(作者—-錫林郭勒盟 宋雙柱) 三等獎:浪淘沙·牧場吟(作者——錫林郭勒盟 石玉寶) 入圍獎:鷓鴣天 再遊豐庫牧場濕地(作者——通遼市 季彥洲) 入圍獎:鷓鴣天(作者——通遼市 王 旭)
入圍獎:鷓鴣天·除夕(作者——通遼市 寶 延) 入圍獎:卜算子 題驚蟄(作者——通遼市 王春香) 入圍獎:一剪梅.重陽(作者——烏蘭察布市 孟)
入圍獎:沁園春 春日觀瞻古榆(作者——赤峯市 閆冰)
入圍獎:鷓鴣天(二首)盛夏,小院景緻(作者——包頭市 李植)
入圍獎:江城子·十年祭(夫君去世十週年祭)(作者——鄂爾多斯市 王 墨)
四、 古風
一等獎:五言古風 夏日伊敏河沿河公園(作者——呼倫貝爾市 李長江) 二等獎:樂府舊題春江花月夜(作者——呼和浩特市 李佳奇) 二等獎:護法歌(作者:鄂爾多斯市 張嘉貞)
三等獎:五言古詩·訪錫林郭勒草原作(作者——二連市 李愛國) 三等獎:勵志賦(作者——呼和浩特市 李中豪)
入圍獎:七古·報國(作者——呼和浩特市 劉夢昊)
五、賦
一等獎:阿拉善賦(作者——包頭市 康丕耀) 一等獎:興安寶鼎賦(作者——興安盟 王玉慶)
二等獎:詩詞聯賦載五華《巴彥淖爾詩詞》——創刊五週年獻辭(作者——巴彥淖爾市 李諍)
三等獎:滿洲里賦(作者——呼倫貝爾市 劉長義) 入圍獎:南海賦(作者——包頭市 張福勳)
入圍獎:河神賦(作者——巴彥淖爾市 楊介中)
六、自由詩
二等獎:夢裏胡楊(作者——阿拉善盟 王瑞珩) 二等獎:甘德爾山之春(烏海市 許培龍) 二等獎:戈壁行(作者——阿拉善盟李中亞)
三等獎:走不出的黃土地(作者—— 鄂爾多斯市 徐懷亮) 入圍獎:讀 夜(作者——鄂爾多斯市 付慧) 七、論文
二等獎:土地與詩人——賞析謝鶴仁詩歌的鄉土情結(作者——巴彥淖爾市 李炯) 三等獎:用現代漢語解析格律詩的語法關係(作者:包頭市 郭穎)
入圍獎:看看名家是怎麼評詩改詩的(作者——巴彥淖爾市 陳躍國) 入圍獎:好詩的幾點特徵(作者——巴彥淖爾市 何立亭)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