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

鎖定
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於1949年7月18日,前身是哲里木盟人民法院。1953年3月,哲里木盟人民法院隨哲里木盟政府建制一併撤銷,5月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人民法院。1954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人民法院撤銷,4月20日恢復哲里木盟人民法院。成立後的全盟兩級法院是人民政府的一個部門,審判機關隸屬於人民政府。1955年5月,哲里木盟人民法院從哲里木盟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中分離出來,改稱哲里木盟中級人民法院。1999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哲里木盟建制,設立地級市通遼市,8月哲里木盟中級人民法院更名為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審判綜合大樓坐落於科爾沁區位於西拉木倫大街與建國路交匯處。有幹警157人。
中文名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
區    位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
地    址
科爾沁區西拉木倫大街與建國路交匯處
郵政編碼
028000
聯繫電話
0475-8211011
成立時間
1949年07月18日
院    長
宋建波 [1]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簡介

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於1949年7月18日,前身是哲里木盟人民法院。法院審判綜合大樓坐落於科爾沁區位於西拉木倫大街與建國路交匯處。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轄8個基層人民法院,派出人民法庭31個。全市法院現有幹警905人,年均辦理各類案件二萬二千件左右。其中市中級人民法院本級現有幹警157人,年均辦理各類案件二千四百件左右。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機構設置

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設有立案一庭、立案二庭、刑事審判一庭、刑事審判二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民事審判三庭、行政庭、執行局、辦公室、研究室、紀檢監察室、審判監督庭、審判管理辦公室、司法警察支隊、政治部、宣傳科、法醫室、行裝科、信息技術管理科、賠償委員會共計21個部門。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建設

近年來,全市兩級法院在市委領導,人大監督,上級法院指導,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堅持“三個至上”指導思想,“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從嚴治院、科技強院、公信立院”工作方針,一手抓審判、一抓抓隊伍,重點抓管理、突出抓質效,紮實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為實現通遼市委提出的“開放轉型、創業富民”目標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和司法保障。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所獲榮譽

近年來,市中級人民法院先後被評為全國法院紀檢監察工作先進集體,“全區維護婦女兒童權益貢獻獎”先進集體,全區涉訴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全區法院清理執行積案先進集體。科爾沁區人民法院被評為全國模範法院,科爾沁區人民法院原院長李偉義、現任院長吳雙喜被評為全國模範法官,開魯縣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蔣青春同志被評為全國優秀法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