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海勃灣區,總面積890公頃,其中濕地面積635.8公頃,濕地率71%,有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3大類。
劃分為五大功能區,即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共有野生維管植物157種,動物152種。 [1-2] 
2018年12月29日,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8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1] 
中文名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
森林公園級別
國家級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海勃灣區
面    積
890 公頃
管理單位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 [1] 
批准時間
2018年12月29日
批准文號
林濕發〔2018〕138號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位置境域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海勃灣區西北角王元地,東靠110國道、包蘭鐵路和京藏高速,西臨黃河,與烏蘭布和大沙漠隔河相望。
整個濕地公園呈帶狀分佈,南北走向,長約6500米,規劃總面積890公頃。 [1]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地理環境

功能分區圖 功能分區圖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海勃灣區西北角,東臨桌子山,西靠黃河,因黃河水側滲形成。
另外,千里溝、摩爾溝等季節性溝谷水系由東向西匯入,也為龍游灣濕地提供了充沛水源。
濕地被形象地稱為“地球之腎”,尤其在西北乾旱區是極為稀有的資源。
龍游灣濕地不僅在阻擋烏蘭布和沙漠風沙侵襲、維護黃河流域中上游生態安全、淨化水質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全球候鳥遷徙東亞至澳大利亞線和我國候鳥遷徙青海湖至三江濕地線重要的“中轉站”。因此,對龍游灣濕地進行保護意義重大。 [3]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資源情況

濕地公園內共有野生維管植物47科112屬157種。公園內主要分佈有魚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5大動物類型總種數152種。
其中鳥類有16目38科108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白尾海雕、大鴇3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8種,白琵鷺、大天鵝、小天鵝、灰鶴、長耳鴞、紅隼等。 [1]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開發建設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品牌建設

2013年12月31日,國家林業局發佈《國家林業局關於同意天津武清永定河故道等131處濕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林濕發〔2013〕243號)文件,批准建設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4] 
2018年12月2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18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結果的通知》(林濕發〔2018〕138號)文件,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1]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基礎建設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規劃面積為890公頃,分五大功能區,即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
生態保育區將通過封育和科研監測等手段保護濕地生境;恢復重建區將通過實施濕地生境再造等工程,進一步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合理利用區將依託濕地資源,建設系列旅遊產品項目,打造生態公園;科普宣教區將建立濕地綜合展館,開展濕地生物多樣性展示和科普教育等活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