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鎖定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是內蒙古工業大學的二級學院,成立於2018年,前身是學校創建於1983年的管理工程系。 [1]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有5個系,開設7個本科專業;有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1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領域1個;有教職工122人,在校本科生1975人,本科雙學位學生400餘人,碩士研究生793人,留學生56人。 [1] 
中文名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創辦時間
1983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內蒙古工業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任慧
院長:長青
本科專業
7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3個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1個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領域1個
院系設置
工商管理系、經濟系、管理工程系、會計系、公共管理系等5個系
院    訓
無間改進,旨於至善
地    址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愛民街49號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歷史沿革

1983年,學校設立管理工程系。
1995年,學校將管理工程系分成國際商學院和管理工程系兩個教學單位。
2000年,管理工程系更名為管理學院。
2018年初,學校將商學院和管理學院合併為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辦學條件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有5個系,開設7個本科專業。 [1] 
系:工商管理系、經濟系、管理工程系、會計系、公共管理系
本科專業:工商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學、金融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物流管理、公共事業管理 [1]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科建設

  • 學位點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有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1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領域1個。 [1]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應用經濟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工商管理碩士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領域:物流工程與管理 [1] 
  • 重點學科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有自治區級重點學科1個。 [1] 
自治區級重點學科:企業管理 [1]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有教職工122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7人,博士46人,在讀博士16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自治區級傑出人才2人、自治區級草原英才8人、自治區級有突出貢獻專家4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3人、自治區級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2人、自治區級教壇新秀2人,自治區級新世紀“32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21人。 [1]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6張)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青、李長青
全國優秀教師:長青、李長青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長青
自治區級傑出人才:李長青
自治區級草原英才:王秀麗、長青、李長青
自治區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王秀麗、長青、李長青
自治區級教學名師:王秀麗、李長青
自治區級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長青
自治區級新世紀“321”人才:王秀麗、長青 [5] 
注:名單不全。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有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自治區級品牌專業1個,自治區級一流建設專業1個。 [1] 
國家級眾創空間:“內蒙古工業大學東邦科尼”眾創空間
自治區級品牌專業:工商管理
自治區級一流建設專業:工商管理 [1] 
  • 教學成果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近5年獲自治區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多項;有8篇案例入選“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其中4篇重點案例。 [1] 
自治區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情境式教學法》(一等獎)等 [4] 
  • 學生成績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學生獲“創青春”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全國金獎2項、銀獎2項、銅獎8項;獲“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獲第七屆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2個單項並列第一和總成績排名13的成績。 [1]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與美國AACSB認證學院、歐洲EQUIS認證學院建立了學生合作項目,學生在學期間可申請美國、歐洲合作學校攻讀“2+2”本科和“1+1+1”研究生項目,畢業時可獲得中國以外大學和內蒙古工業大學的本科與研究生學位。 [1]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術研究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有自治區級研究基地和平台、校級研究機構多個。 [1] 
自治區級研究基地和平台:內蒙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創新發展研究基地、內蒙古管理現代化研究中心、內蒙古製造資源應用研究中心、內蒙古創新方法研究中心、內蒙古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中心、內蒙古管理學會
校級研究機構:能源與低碳經濟研究中心、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績效評價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所、電子商務研究所、戰略管理研究所 [1]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0月,學院教師近5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自治區創新團隊項目4項;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自治區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能值理論的草原生態補償對牧民收入的影響機理及補償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的研究》 [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環保税地區定額税率的優化機制研究:基於環境自淨能力與經濟活動的一般均衡分析》 [6] 
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呼包鄂城市羣經濟效率制約因素識別與影響機制的研究》《基於創業者人力資本的內蒙古新創企業生成機理研究》《基於軟件工廠架構的三層敏捷模式研究》《內蒙古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關鍵問題研究》《基於產業化視域的民族地區精準扶貧工程績效評價研究》《物流配送問題快速求解算法及其在農畜產品全程可視化銷售過程中的應用》 [7] 
內蒙古社科聯研究項目:《內蒙古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風險防範研究》《供給側背景下內蒙古國有企業改革的難點和轉型升級創新戰略研究》《內蒙古創新創業孵化平台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7] 
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內蒙古沿邊口岸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基於系統動力學的內蒙古草原生態補償對牧民收入的影響研究》《內蒙古輿情會商預警機制研究》《 內蒙古產業部門關聯碳排放的統計核算和責任追究制度研究》 [7] 
注:項目名單不全。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文化傳統

  • 院訓
無間改進,旨於至善
“無間改進”是先進管理理念“持續改進”的道家表述;“旨於至善”源於《大學》中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無間改進,旨於至善”有5層基本含義:
(1)從個人到組織永遠存在改進和提高的餘地,因此要不斷地改進與提高。
(2)要作到不斷地改進與提高,必須能夠不斷地自省到自身的不足和外察到他人可以學習之處,因此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超越自我。
(3)學習的目的是做事,管理學院地處欠發達的西部,創新成本高,改進成本低且空間大,因此做事情應該從易到難,不求立竿見影,只求通過長期積累來獲得顯著效果。
(4)效果的獲得可以來自於創新和改進,創新可以是個人所為而改進和完善只能是集體所為,院訓強調改進,因此要有合作精神。
(5)學院地處蒙古高原,早期的辦學艱難培育了“管理人” 無間改進的“蒼狼”精神,“蒼狼”精神就是“集體自強不息”,院訓明訓學院學子們要永葆“蒼狼”精神。 [2] 

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錄
黨委書記
院長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冀強
副院長
喬洪濱、郝曉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