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聚力學説

鎖定
相同水分子間,具有相互吸引的力量,稱為內聚力。(據測定,植物細胞中水分子的內聚力竟達20M以上)葉片蒸騰失水後,便從下部吸水,所以水柱一端總是受到拉力,與此同時,水柱本身的重量又使水柱下降,這樣上拉下墮使水柱產生張力。眾所周知,水分子與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很大,同時水分子與導管或管胞內纖維素分子之間還有強的附着力,它們遠遠大於水柱的張力,故可使水柱不斷,這種以水分具有較大的內聚力足以抵抗張力,保證由葉至根水柱不斷來解釋水分上升原因的學説,稱為內聚力學説(cohesion theory),亦稱蒸騰-內聚力-張力學説(transpiration-cohesion-tension theory),是愛爾蘭人迪克松(H.H·Dixon)提出的。
中文名
內聚力學説
外文名
cohesion theory
內聚力
相同水分子間具有相互吸引的力量
量    級
達20M以上
又    稱
蒸騰-內聚力-張力學説
提出者
愛爾蘭人迪克松

目錄

內聚力學説定義

相同水分子間,具有相互吸引的力量,稱為內聚力。(據測定,植物細胞中水分子的內聚力竟達20M以上)葉片蒸騰失水後,便從下部吸水,所以水柱一端總是受到壓力,與此同時,水柱本身的重量又使水柱下降,這樣上拉下墮使水柱產生張力。眾所周知,水分子與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很大,可達-300×105Pa,同時水分子與導管或管胞內纖維素分子之間還有強的附着力,它們遠遠大於水柱的張力(-5~-30×105Pa),故可使水柱不斷,這種以水分具有較大的內聚力足以抵抗張力,保證由葉至根水柱不斷來解釋水分上升原因的學説,稱為內聚力學説(cohesion theory),亦稱蒸騰-內聚力-張力學説(transpiration-cohesion-tension theory),是愛爾蘭人迪克松(H.H·Dixon)提出的。 [1] 

內聚力學説現狀

內聚力學説是由Dixon和Joly(1894)提出的。雖然歷經100多年的時間,但是這個理論從提出到一直是質疑不斷,自從Scholander等(1965)用改良的壓力室測到了內聚力學説預測的各種負壓後,才被植物生理學界廣泛接受。在國際上維護派和質疑派之間的爭論也一直在持續進行,但是迄今為止,爭論的雙方誰也沒有完全説服對方。爭論的的焦點主要是木質部內的巨大負壓和連續水柱的問題,雖然用壓力室技術測到了內聚力學説預測範圍內的水勢值,但這只是間接得到的證據,而不是在木質部內直接檢測到的真實負壓值。長期以來,國內外的許多學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利用各種技術方法試圖證實木質部巨大負壓的存在,但是,木質部內的巨大負壓仍然沒有得到直接的實驗證據。如果不能證實木質部內有很大的負壓,內聚力學説就難以成立,空穴化的普通發生證明了導管或管胞內連續水柱的不可能性,水柱不連續,蒸騰產生的拉力就無法靠內聚力傳遞到根部。葉片蒸騰和根系吸水在時間上的不一致現象,用內聚力學説也無法作出解釋,,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據對內聚力學説的支撐理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繼續用內聚力學説解釋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機制已很難延續下去。 [1] 

內聚力學説新證據

雖然內聚力-張力學説已經建立了一個多世紀,但要完全接受它仍有一些問題,因為它的一個推論是很難證實的,即木質部導管中存在大的負壓,特別是木質部壓力探針和Z型管試驗的結果表明,引起空穴的木質部壓力僅在-0.5MPa以上。有人根據這一結果認為必須對木質部水分運輸的內聚力-張力學説加以修正。但是,又有兩個研究小組應用相似改良的Z型管方法測定了產生空穴的木質部壓力。他們的結果顯示,不同樹種木質部導管保持水分傳導的壓力範圍在-1.2MPa到-3.5MPa以下。這表明樹木木質部導管中存在較大負壓,從而有力支持了內聚力-張力學説。 [1] 
參考資料
  • 1.    尚念科. 內聚力學説不可能成立的依據[J]. 山東林業科技, 2011, 41(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