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江師範學院

鎖定
內江師範學院(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文學、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歷史學、法學、工學、經濟學、藝術學、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四川省本級地方性本科師範院校,入選四川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是川南高校聯盟理事單位、絲路·內江職業教育集團成員單位。 [1]  [19-20] 
學校前身是內江師範專科學校和原內江教育學院。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於1956年,內江教育學院創建於1958年。2000年3月,在原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原內江教育學院的基礎上合併建立內江師範學院。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現佔地3115畝,校舍92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213萬餘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564億元;設有19個二級學院,開設66個本科專業(招生專業49個);有教職工1502人,其中專任教師1166人;全日制本專科學生、留學生、研究生18000餘人。 [2] 
中文名
內江師範學院
外文名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簡    稱
內江師院
創辦時間
1956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師範類
學校特色
四川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
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
主管部門
四川省
現任領導
張志遠(黨委書記)
陳曉春(校長)
本科專業
66個
院系設置
19個二級學院
校    訓
明德博學,篤行創新
校    歌
《桃李正芬芳》
校慶日
10月27日
地    址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西林街道東桐路705號
院校代碼
10640
主要獎項
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知名校友
傅恆
魏雪漫
韓雨
廖體忠
潘治宏等

內江師範學院歷史發展

內江師範學院學校前身

  • 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前身是1956年由教育部核准創辦的四川省初中師資訓練班。
1958年,更名為內江師範專科學校。
內江師範學院
1959年,與內江工專、簡陽農專合併建立內江專科學校。
1962年6月,因國民經濟調整,內江專科學校撤銷停辦,教職工被分流組建到實行內江專區教師進修學校和內江專區初級教育行政幹部學校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內江專區行政幹部學校。
1978年,內江師範專科學校恢復,內江專區行政幹部學校餘下部分更名為“內江地區教師進修學院”。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重建內江師專。
1979年,內江師專與內江地區教師進修學院(即內江教育學院)從一家分為兩家獨立建校辦學。
1993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內江教育學院
內江教育學院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內江地區教育行政幹部學校和地區教師進修學校。
1984年,經原國家教育部批准內江地區教師進修學院更名為內江教育學院。
  • 內江藝體師範學校
內江藝體師範學校前身系創建於1905年的川南簡易師範學堂,後幾經變遷。
1952年,更名為內江師範學校。
1984年,經省政府批准,更名為內江藝體師範學校。
1998年,內江藝體師範非實質性併入內江教育學院。 [3] 

內江師範學院合併建校

2000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原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原內江教育學院合併建立內江師範學院。
內江師範學院
2007年,學校在教育部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優異成績。
2011年,學校開始與四川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內江師範學院入選。 [4] 
2019年7月12日,學校成為川南高校聯盟理事單位。 [1] 
2020年7月2日,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5] 

內江師範學院辦學力量

內江師範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設有19個二級學院,開設66個本科專業(招生專業49個),其中師範專業16個,學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農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歷史學、經濟學、藝術學10個學科門類。 [2]  [23] 
內江師範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專業名稱
學科門類
漢語言文學
文學
秘書學
文學
廣播電視學
文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藝術學
網絡與新媒體
文學
新聞學
文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理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理學
金融數學
經濟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工學
物理學
理學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通信工程
工學
機械電子工程
工學
土木工程
工學
工程造價
管理學
化學
理學
應用化學
理學
環境科學
工學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工學
英語
文學
翻譯
文學
泰語
文學
商務英語
文學
法學
法學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學
歷史學
歷史學
城市管理
管理學
工商管理
管理學
市場營銷
管理學
經濟學
經濟學
行政管理
管理學
電子商務
管理學
經濟與金融
經濟學
內江師範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學
軟件工程
工學
物聯網工程
工學
教育技術學
教育學
網絡工程
工學
物流工程
管理學
智能科學與技術
工學
人工智能
工學
體育教育
教育學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教育學
美術學
藝術學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學
環境設計
藝術學
產品設計
藝術學
服裝與服飾設計
藝術學
動畫
藝術學
書法學
藝術學
中國畫
藝術學
音樂學
藝術學
音樂表演
藝術學
舞蹈表演
藝術學
教育學
教育學
學前教育
教育學
小學教育
教育學
應用心理學
理學
地理科學
理學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理學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理學
測繪工程
工學
生物科學
理學
生物技術
理學
水產養殖學
農學 [24] 

內江師範學院師資隊伍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現有教職工1502人,其中專任教師1166人,正、副高級職稱443人,碩、博士1077人;有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優秀教師、四川省名輔導員等20人;內江市領軍人才、內江市學科帶頭、內江市拔尖人才人等9人,內江市創新人才團隊1個;聘請有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教授、專家學者200餘人擔任兼職教授。 [2] 
類別
名稱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四川省教學名師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史仕新等 [6] 

內江師範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院長謝峯為畢業生授予學士學位 院長謝峯為畢業生授予學士學位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10個專業被認定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省級應用型本科示範專業建設項目4個,省級“課程思政”示範專業1個。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級應用示範課、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70門,省級“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16門;省級“課程思政”示範教學團隊3個;省級課程思政研究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先後獲國家級、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項;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7個。 [2] 
類別
名稱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
數學與應用數學
國家級教師隊伍建設示範項目
基於職業勝任取向的整合式師範生教育實習模式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數學與應用數學
思想政治教育
應用心理學
廣播電視新聞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四川省特色專業
水產養殖學
美術學
體育教育
體育教育等
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示範專業
水產養殖學
小學教育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小學教育、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水產養殖學、美術學、軟件工程、化學、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學、物理學 [26] 
四川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
卓越軟件工程人才
卓越農林人才
卓越教師(中學語文、中學數學、小學全科教師)等
四川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數值仿真與數學實驗教學中心
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
四川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
文科實踐教育基地(內江廣播電視台)等
四川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中國現代文學史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
四川省級精品課程
網絡營銷
倫理學
中國地理
發展心理學
體育社會學
中西文學比較
中國現代文學史
中國古代文學
毛澤東思想概論
熱學
古代漢語
結構化學
大學化學
數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
電磁學
諮詢心理學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解析幾何
油畫
資料來源: [7]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獲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16項;省級教改項目94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387項。在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4000餘項。 [2] 
2021年四川省教學成果獎
項目名稱
獲獎級別
中學數學教師核心素養培養研究與實踐
省級一等獎
中小學體驗式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協同發展實踐研究
省級一等獎
高危中職生臨界預防策略體系構建與實踐
省級二等獎
師範生教育實踐的生態化模
省級一等獎
OBE 理念下基於產教融合的“三雙四體”經管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省級二等獎
地方本科院校“三三三”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省級二等獎
參考資料: [16] 

內江師範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四川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建設學科1個、四川省級優勢學科2個。 [2]  [19] 
類別
名稱
四川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建設學科
水產學
四川省級優勢學科
教育學原理
中國古代文學
資料來源: [8] 

內江師範學院學校榮譽

時間
稱號
---
“全國公共機構節能示範單位”
“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
“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四川省先進單位”
“四川省文明校園”
“四川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園” [2] 
2021年6月
內江師範學院黨委被授予“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15] 
注:表單不全

內江師範學院學術研究

內江師範學院科研機構

1-2-1中美雙學位計劃三方協議簽字儀式 1-2-1中美雙學位計劃三方協議簽字儀式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現建有首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峨眉武術”傳承基地;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數據恢復實驗室”;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張大千研究中心”“沱江流域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廉潔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峨眉武術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沱江流域特色農業資源共享服務平台”。擁有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省屬高校科研創新團隊、省社科聯高水平團隊、院士專家工作站10個。 [2] 
類別
名稱
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峨眉武術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四川廉潔文化社科普及基地
峨眉武術文化普及基地
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數值仿真重點實驗室
特色農業資源研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果類廢棄物資源化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
四川彩墨藝術傳承與創新研究團隊
四川省屬高校創新團隊
長江上游特有瀕危魚類資源保育與開發利用
多模態無方向性生物特徵識別系統研發與應用
川西珍稀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
植被對山體滑坡影響的數值模擬
量子態的傳輸協議設計和量子程序驗證
“小樣本”深度學習在醫學圖像識別中的應用研究與系統開發
院士(專家)工作站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院士工作站
內江市級重點實驗室
BIM工程研究中心
新型建築材料工程實驗中心
頁岩氣開採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環境污染防治工程實驗室
資料來源: [2]  [9-10] 

內江師範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近五年來,學校獲資助的各級各類科研課題2000餘項,其中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90餘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作品)2600餘篇(件);出版專(編、譯)著150餘部;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5餘項。 [2] 
內江師範學院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獲獎一覽表
時間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負責人
2017
針對國密SM4密碼算法的側信道分析共計技術研究
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7
中華沙鰍馴養繁殖研究與資源保護利用
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內江師範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2年,內江師範學院圖書館有館藏紙質圖書209萬餘冊,古籍線裝書和民國文獻2萬餘冊,中外文報刊1702種,電子文獻數據庫50餘個,數據資源約500萬冊。圖書館收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中國大百科全書》等大型古今叢書及部分專科性和綜合性工具書;購有CNKI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讀秀學術搜索、百鏈雲圖書館、超星電子圖書、PQDT、SCI等中外文電子文獻數據庫;自建有《沱江流域數據庫》《獅山學館(古籍資源庫)》《張大千研究數據資源庫》《長江上游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數據庫》《中小學教育教革數據庫》《本校優秀畢業生論文庫》等特色數據庫;建立了四川省方誌館內江師範學院分館,與內江市東興區人民政府共建《全國革命老區發展史》收藏館暨史志館。 [17] 
  • 學術期刊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分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單月出刊,自然科學版雙月出刊。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3張)
社會科學主要欄目:明清小説研究、張大千研究、金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文學、語言學、歷史與文化、法律、教育、哲學、政治和藝術等。
自然科學主要欄目:峨眉武術文化研究、應用心理學研究、數學教學研究、數學、物理、建築科學、化學、生物、環境、計算機技術、經濟、地理、體育、教育教學和圖書情報等。
1997年,期刊被列為《全國報刊索引》來源的核心期刊。2002年被列為CNKI期刊全文數據收錄期刊。
《內江師範學院學報》定為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並在“萬方數字化期刊羣”全文上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數據庫)收錄。 [12] 

內江師範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對外交流廣泛。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大力實施國際化辦學工程。累計招收培養來自20餘個國家的各級各類國際學生300餘名;聘請外籍高層次人才累計150餘名。積極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台,先後與20餘個國(境)外高校及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開展師生互訪、合作辦學和合作研究等系列項目40餘個;設立“學生國(境)外研修獎學金”,每年遴選1%品學兼優的學生赴國(境)外高水平大學研修;近年來,累計派出600餘名師生赴外交流。 [2] 

內江師範學院文化傳統

內江師範學院學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外環內容為學校中英文對照規範名稱,內核由篆書的“內”字變形而成一個倒扣的鈴,體現學校的地方性和教師教育淵源。鈴中的“人”字,喻示“以人為本”理念。鈴下的數字表明學校創辦於1956年。 [13] 
  • 校旗
旗面為白色長方形,旗面正中綴學校標準中英文校名和校徽,校名文字顏色為藍色。 [13] 

內江師範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明德博學,篤行創新
“明德”取自於《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校訓中的“明德”就是要求廣大師生修身養性,彰顯完美的道德品行,併為此日日省察於己,敦品勵行,自新其德;“明德”是為人之根本、為師之根本,符合學校作為師範院校的特色。
“博學”、“篤行”取自於《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還意味着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幷包,在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的今天,使師生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
校園活動
“篤行”就是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的內涵是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創新”最早見於《魏書》卷六十二:“革弊創新者,先皇之志也。”主要是指制度方面的改革、變革、革新和改造,並不包括科學技術的創新。《辭海》裏講“創”是“始造之也”,是首創、創始之義;“新”,初次出現,與舊相對,“才”、“剛”之義。“創新”有三層涵義,一是拋開舊的,創造新的;二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改進更新;三是指創造性、新意。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校訓中的“創新”,主要體現了學校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要求,彰顯“以創新為動力,着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辦學理念。
校訓“明德博學,篤行創新”既汲取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教育和文化積澱,又富含時代精神和人文關懷,必將在學院發展中激勵廣大師生在傳承古代傳統和文明的基礎上,博學現代科學文化和技術,“厚積而薄發”,求真務實、革故鼎新,奮發向上、報效祖國 [14] 

內江師範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史仕新 [21]  、趙明、吳開騰郭雲東
副校長
黨委常委、組織部長
張浩
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
張紅揚 [18]  [22]  [2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