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徑千分尺

鎖定
內徑千分尺(INSIDE MICROMETER),機械用具,用於內尺寸精密測量(分單體式和接杆)。
中文名
內徑千分尺
外文名
INSIDE MICROMETER
領    域
機械
用    途
內尺寸精密測量

內徑千分尺測量方法

內徑千分尺(INSIDE MICROMETER)用於內尺寸精密測量(分單體式和接杆)
1 正確測量方法
1)內徑千分尺在測量及其使用時,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與其測微頭連接,依次順接到測量觸頭,以減少連接後的軸線彎曲。
2)測量時應看測微頭固定和鬆開時的變化量。
3)在日常生產中,用內徑尺測量孔時,將其測量觸頭測量面支撐在被測表面上,調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側的測量面在孔的徑向截面內擺動,找出最小尺寸。然後擰緊固定螺釘取出並讀數,也有不擰緊螺釘直接讀數的。這樣就存在着姿態測量問題。姿態測量:即測量時與使用時的一致性。例如:測量 75~600/0.01mm的內徑尺時,接長杆與測微頭連接後尺寸大於 125 mm 時。其擰緊與不擰緊固定螺釘時讀數值相差 0.008 mm 既為姿態測量誤差。
4)內徑千分尺測量時支承位置要正確。接長後的大尺寸內徑尺重力變形,涉及到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誤差。其剛度的大小,具體可反映在“自然撓度”上。理論和實驗結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狀所決定的剛度對支承後的重力變形影響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狀的內徑尺其長度 L 雖相同,當支承在(2/9)L 處時,都能使內徑尺的實測值誤差符合要求。但支承點稍有不同,其直線度變化值就較大。所以在國家標準中將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離位置時的直線度變化值稱為“自然撓度”。為保證剛性,在我國國家標準中規定了內徑尺的支承點要在(2/9)L 處和在離端面 200 mm 處,即測量時變化量最小。並將內徑尺每轉 90°檢測一次,其示值誤差均不應超過要求。

內徑千分尺原理

螺旋測微器是依據螺旋放大的原理製成的,即螺桿在螺母中旋轉一週,螺桿便沿着旋轉軸線方向前進或後退一個螺距的距離。因此,沿軸線方向移動的微小距離,就能用圓周上的讀數表示出來。螺旋測微器的精密螺紋的螺距是0.5mm,可動刻度有50個等分刻度,可動刻度旋轉一週,測微螺桿可前或後退0.5mm,因此旋轉每個小分度,相當於測微螺桿前進或推後0.5/50=0.01mm。可見,可動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螺旋測微器可準確到0.01mm。由於還能再估讀一位,可讀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測量時,當測砧和測微螺桿併攏時,可動刻度的零點若恰好與固定刻度的零點重合,旋出測微螺桿,並使測砧和測微螺桿的面正好接觸待測長度的兩端,注意不可用力旋轉否則測量不準確,馬上接觸到測量面時慢慢旋轉左右面的棘輪轉柄直至傳聲咔咔的響聲,那麼測微螺桿向右移動的距離就是所測的長度。這個距離的整毫米數由固定刻度上讀出,小數部分則由可動刻度讀出。螺旋測微器的結構。

內徑千分尺誤差分析

內徑尺直接測量誤差包括受力變形誤差、温度誤差和一般測量所具有的示值誤差,讀數瞄準誤差、接觸誤差和測長機的對零誤差。影響內徑尺測量誤差,主要因素為受力變形誤差、温度誤差。

內徑千分尺使用保養

1. 檢查零位線是否準確;
2. 測量時需把工件被測量面擦乾淨;
3. 工件較大時應放在V型鐵或平板上測量;
4. 測量前將測量桿和砧座擦乾淨;
5. 擰活動套筒時需用棘輪裝置;
6. 不要擰鬆後蓋,以免造成零位線改變;
7. 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動套筒間加入普通機油;
8. 用後擦淨上油,放入專用盒內,置於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