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共生假説

鎖定
內共生假説是指線粒體來源於細菌,即細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後,在長期的共生過程中,通過演變,形成了線粒體。該學説認為:線粒體祖先原線粒體(一種可進行三羧酸循環和電子傳遞的革蘭氏陰性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後與宿主間形成共生關係。在共生關係中,對共生體和宿主都有好處。 [1] 
中文名
內共生假説
定    義
線粒體來源於細菌,即細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後,在長期的共生過程中,通過演變,形成了線粒體
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例如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的共生關係,藍藻或綠藻與真菌共生形成地衣等。有一種草履蟲,其體內有小的藻類與之共生,並能進行光合作用;過去説澳洲白蟻消化道內生活着一種所謂混毛蟲,實際由兩種螺旋體、兩種真細菌和一種纖毛蟲組成,它們能分泌有關的酶,消化纖維素。特別是近年發現的灰孢藻,它本身並無葉綠素,但有許多葉藍小體生活在體內,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食物。
參考資料
  • 1.    楊榮武.分子生物學(第二版):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