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入庫洪水

鎖定
水庫建成後進入水庫周邊的洪水。一般由入庫斷面洪水和入庫區間洪水兩部分組成。入庫斷面洪水為水庫回水末端附近干支流水文站,或某個計算斷面以上的洪水。入庫區間洪水又可分為區間陸面洪水和庫區洪水兩部分。其中區間陸面洪水為入庫斷面以下至水庫周邊以上區間陸面產生的洪水;庫區洪水為庫面降水直接產生的入流。 [1] 
中文名
入庫洪水
外文名
reservoir inflow flood
定    義
水庫建成後進入水庫周邊的洪水

入庫洪水洪水組成

入庫洪水由4部分組成(見右圖):
①幹流入庫站(A站)的洪水過程;
②支流入庫站(B站及C站)洪水過程;
③區間(A,B,C站至壩址區間)入流過程;
④庫面降雨過程。 [2] 

入庫洪水入庫洪水與壩址洪水

建庫後,進入水庫的洪水與天然壩址處的洪水,由於形成條件的變化及洪水的地點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別,表現為:
①壩址天然洪水是經過庫區河槽調蓄,匯流到壩址斷面;建庫後,入庫洪水是由水庫周邊匯入水庫的洪水,不經過庫區河槽調蓄。
②建庫後,水庫淹沒區由原來的陸面變為水面,陸面降雨和蒸發變為水面降雨和蒸發,改變了庫區降雨的產流、匯流條件。
③由於洪水波在庫區傳播速度加快,區間洪水與幹流洪水的遭遇有可能改變。這些變化造成建庫後的入庫洪水比壩址天然洪水洪峯增高,漲水段洪量增大,洪峯出現時間提前,見圖2。 [2] 
參考資料
  • 1.    編委會.中國土木建築百科辭典.水利工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 2.    編委會.中國電力百科全書·水力發電卷.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