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入出息念

鎖定
入出息念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四十種禪定修行方法之一,是一種通過保持正念專注於呼吸的修行方法,是四念處當中身念處的修行方法,在經典中排在第一位。
中文名
入出息念
性    質
禪定修行方法之一
目    的
專注於呼吸的修行方法
地    位
在經典中排在第一位

入出息念定義

入出息念能達到的最高禪定境界為四禪。入出息念是佛陀曾經修習的,佛陀就是通過入出息念達到禪定,並在此基礎上修觀而證悟涅槃的,因此歷代禪修大師均推薦入出息唸作為禪修者的修行業處。

入出息念殊勝之處

1、下手容易,所緣簡單。
與其他的禪修業處對比,修習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準備遍相。比如修習不淨先要取不淨相,對於沒有禪那的禪修者來説,取不淨相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業處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這些準備工作。為什麼呢?
因為,修習入出息唸的所緣只是呼吸。呼吸對於人類來説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從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這期生命的終結,在這期間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須直接去覺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覺知呼吸就是在禪修。這種禪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準備工作,直截了當。除了睡眠之外,其他的時間隨時、隨地都可以修習入出息念。此是殊勝處之一。
2、修習入出息念非常寂靜。
入出息的相很微細,並不像不淨相等那麼粗。不淨相是很粗、很厭惡的,有時候心會排斥、抗拒。三十二身分的相也同樣是很粗的,容易厭惡。地遍的相在剛開始修的階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唸的相是很細的。當我們把心念專注在呼吸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呼吸的輕柔。當然,我們不用注意其輕柔的特性,只是説跟其他所緣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讓人感受到輕柔性。此是殊勝處之二。
3、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
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亞經》(Meghiyasuttaü)中説:
“要斷除貪愛,應修習不淨;要斷除瞋恚,應修習慈心;要斷除尋(雜念),應修習入出息念;要斷絕我慢,應修習無常想。”(A.9.1.3)
在經律中,佛陀也指出修習入出息唸的殊勝之處:
“諸比庫,修習、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靜、殊勝、不雜、樂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惡、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
諸比庫,猶如在熱季的最後一個月,非時大雨能立刻使飛揚的塵土由此消失、停止。”(S.54.9; V.1.165)
修習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飛揚的塵土一般,能夠使許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
4、修習入出息念能夠證得禪那。
在四十種業處當中,佛隨念、四界差別等十種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不能證得禪那;十不淨、身至念這十一種業處只能達到初禪;慈、悲、喜三種業處只能證得第三禪,但通過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證得色界的第四禪。緬甸帕奧禪林的教學實踐也證明,在擁有禪那的禪修者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過修習入出息念證得禪那的。
所以,修習入出息念有諸多的功德、利益。
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經典裏都教導這種業處;也正因如此,歷代上座部佛教的許多長老、禪師們都喜歡教導和修習入出息念。當我們見到入出息唸的這些功德與利益,就應當修習入出息念。

入出息念修習方法

第一點:身體坐正,保持自然,全身放鬆
你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坐姿。如果盤腿有困難的話就不需要盤腿;你可以將兩腿並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將一腿壓在另一腿上。使用適當高度的坐墊可以讓你坐得更舒服而且更容易保持上身正直。
接着從頭到腳一部份一部份地放鬆全身,不要讓身體有繃緊的現象。如果發現任何部位繃緊,就藉着放鬆與保持自然來將它舒解。若沒有充分放鬆,在你坐久之後繃緊的部位會造成疼痛或不適,因此在每一次開始靜坐時務必先將全身放鬆。
第二點:放下萬緣,保持平靜安詳的心
你應當思惟一切緣起的事物都是無常的,它們不會順從你的意願,而只會依照它們自己的過程進行,因此執着它們是沒有用的。理智的作法是在禪修時暫時把它們放下。
每當雜念生起時,你可以提醒自己現在是拋開一切憂慮的時刻,而保持心只專注於禪修的目標──呼吸。如果突然想起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認為必須仔細地思考一番,你也不應在禪修時那麼做。你可以將它記錄在隨身攜帶的記事本里,然後將它拋在一邊,繼續專心禪修。
如果真心想成就安般念,就必須將一切雜務放下。有些禪修者想要培育定力,但卻又不能放下對世俗事的執着,結果他們的心變得非常散亂,時常在呼吸與世俗事之間來回奔走。即使他們努力要使心平靜下來,卻都無法辦到,原因就只是他們不能放下對其他目標的執着。這種執着是禪修進展的一大障礙,所以你應當立下堅定的決心,在禪修期間暫時拋開世間的萬緣,以平靜安詳的心來修行。
第三點:藉着不斷的練習來熟悉呼吸
在你確定全身已經放鬆,內心無憂無慮之後,就將你的心安置在呼吸與鼻孔外面皮膚接觸的地方,亦即在鼻孔與上唇之間的區域。試着了知這個區域裏的呼吸。當你能在此區域裏的任何地方發現呼吸時,就讓心一直知道那裏的呼吸。應當像旁觀者一樣,以客觀的態度來覺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去控制或改變它,因為那樣會導致呼吸辛苦、胸口發悶。
讓你的心覺知正在通過上述部位的呼吸,而不隨着呼吸進入體內或出去體外。《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講述一則守門人的譬喻:守門人不會去注意已經走入城裏或走出城外的人,而只檢查正在通過城門的人。同樣地,接觸部位好比是城門,禪修者不應注意已經進入體內或出去體外的呼吸,而應注意正在經過接觸部位的呼吸(氣息)。
另一件應當注意的事情是:應當專注於呼吸的本身,而不要注意呼吸裏四界(四大)的特相。意思是不要去注意呼吸(氣息)的硬、粗、重、軟、滑、輕(地界的特相)、流動、黏結(水界的特相)、熱、冷(火界的特相)、支持、推動(風界的特相)。如果去注意其中的任何一種,其餘的特相也會變得愈來愈明顯,因而會干擾你的定力。你應當做的只是以整體的概念單純地覺知呼吸本身。
有些禪修者不能覺察自己的呼吸,因為他們的呼吸很微細,而他們還不習慣於覺知微細的呼吸。他們應當以冷靜與警覺的心,將心保持在上述呼吸出現的部位,並且瞭解自己還在呼吸。只是保持知道自己還在呼吸就夠了,不要故意使呼吸變得明顯。在這個時候,保持清明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只要保持警覺心與耐心,漸漸地他們就能覺察微細的呼吸。若能習慣於覺知微細的呼吸,這對培育深厚的定力有很大的幫助。
你應當依循中道,也就是以適度的精進來修行。精進力不要用得過度,因為那會造成很多困擾,如繃緊、頭痛、眼睛疲勞等等;精進力也不要用得不足,因為那會使你落入白日夢或打瞌睡。因此應當付出適度的精進力,讓自己能夠持續地知道呼吸就夠了。
當你內心生起妄想時,不要去理會妄想,而要將心引導回來注意呼吸。對妄想或對你自己生氣都是無濟於事的,只會使你的心更加掉舉。然而藉着不理會妄想,你就能使自己漸漸疏遠妄想;藉着經常覺知呼吸,就能使自己漸漸熟悉呼吸。這就是處理妄想的正確方法。
如果你的心經常妄想紛飛,你可以在覺知呼吸的同時在心中默唸:「吸,呼;吸,呼……」,藉此幫助心安住於呼吸。或者用數息的方法:在五到十之間選擇一個數目,然後固定地從一數到那個數目。例如你選擇數到八的話,則可以在吸氣時心中默唸「吸」;呼氣時心中默唸「呼」;呼氣的末端心中默數「一」。同樣地,在第二次呼氣的末端心中默數「二」……如此從一數到八,然後再從一數到八,一再地重複。如此數息時,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數字,因為數字只是幫助你將心安住於呼吸的工具而已。應當持續地數息,直到你的心平靜穩定為止,然後可以停止數息,而單純地只覺知呼吸。
第四點:專注於呼吸
當你能持續不斷地覺知呼吸十五到二十分鐘時,那表示你已經相當熟悉呼吸了,就可以將注意力的焦點集中於呼吸。在上一個要點裏,在覺知呼吸的同時你也知道接觸部位;而在這一個要點裏,你試着將心的注意範圍縮小到只集中於呼吸本身而已,如此做能使你的心愈來愈專注。
第五點:專注於每一刻的呼吸(全息)
當你能持續不斷地專注於呼吸,時間達到三十分鐘以上時,那樣的定力已經相當好,你可以專注於呼吸的全息。意思就是當每一次呼吸從頭到尾(開始、中間、結尾)的氣息經過時,你都在接觸部位毫無遺漏地專注到它們。如此專注於每一刻的呼吸,你的定力將會愈來愈強、愈來愈深,因為沒有空隙讓你的心去想其它的事情。
你會知道有時呼吸長,有時呼吸短。這裏的長短是指時間的長度,而不是指距離。當呼吸慢時,呼吸的時間就長;當呼吸快時,呼吸的時間就短。然而不應故意使呼吸變長或變短,應當保持自然的呼吸。無論呼吸長或短,你都應當專注於全息。
若能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如此修行,定力就會愈來愈穩定。如果能在每一次靜坐時都持續地專注於呼吸一小時以上,每天至少五次靜坐,如此持續至少三天,不久你會發現呼吸轉變成禪相[1](nimitta),那時就能進到更上一層的境界。
[1] 禪相:修行禪定時內心專注的目標。

入出息念判斷方法

對於入出息念,業處是人中部位經過的呼吸。
1、遍作相的初始階段:修行到一定階段,最先可能會出現光,出現物品、山川、樓閣、人物,甚至佛像等景象,有些禪修者會感覺眼前好像有一片像雲、像煙一樣的淡白色光;有些禪修者會感覺好像有一層白霧籠罩着自己;有些禪修者感覺在額頭、眼前或者臉前有光。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階段。
2、遍作相的遍作定階段:當定力提升時,出現在接觸點(人中)附近的如煙、如霧狀的灰白色光,也稱為“遍作相”;而此時的定力則稱為“遍作定”
3、取相階段:當心專注在遍作相時,定力將能得到提升。此時,出現在接觸點一帶的灰白光慢慢地會變白、變亮。有些可能會白得像棉花、像月亮一樣,有些會亮得像汽車燈、像手電筒的光一樣。在形狀上,每個人的也都不盡相同。有些感覺好像雲彩,有些感覺像花環,有些感覺像蓮花,有些感覺像車輪……這種禪相稱為“取相”(uggaha nimitta)。取相的光比遍作相要亮。
4、似相階段:當禪修者能夠平靜地專注取相維持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或者更久,他會發現禪相越來越明亮,越來越晃耀,有些像太陽光,有些像月圓日夜空的月亮,有些像聚光燈,有些像珍珠,有些像晨星,也有一些晶瑩剔透得像塊水晶,這就是“似相”。
如果禪修者能夠持續地專注似相,心與似相完全融為一體,如此維持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乃至更長的時間,他就很可能證得初禪。
為什麼説很可能呢?因為還沒有經過檢查的緣故。
如果禪修者能夠持續地專注禪相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之後,他應當練習查有分,有分在心臟這個地方。在他出定之後,藉着很強的禪定之光去看心臟裏面這個地方。剛剛開始學習查有分的時候,不應當查太久,大概一到兩秒鐘就行。當他可以查到有分之後,再學習在有分這個地方逐一地辨識五禪支。
這五禪支是五種心所,它們個別分開來叫禪支,整體總合起來則叫初禪。
這五禪支分別是:
1.尋(vitakka)——將心投入並安置於似相。
2.伺(vicàra)——心持續地省察似相。
3.喜(pãti)——喜歡似相。
4.樂(sukha)——體驗似相的那一份樂受。
5.一境性(ekaggatà)——心持續地專注似相。
查禪支並不是依靠感覺去揣摩自己是不是有這五種心理作用,而必須用禪那之光在心所依處這個地方辨識。為什麼呢?因為心所依處是作為禪那心的依靠處,所以要在有分這裏辨識禪支。
可以辨識到五禪支後,還必須練習初禪的五自在。什麼是五自在呢?它們分別是:
[1].轉向自在:能在出定後轉向於禪支。
2.入定自在:隨意何時入定就能入定。
3.住定自在:能隨自己的意願入定多久。
4.出定自在:隨意何時出定就能出定。
5.省察自在:能在出定後省察禪支。
五自在練習成功後,就可以説確認已經完全到達初禪了。

入出息念禪修的危險

危險一:走火入魔
需要注意的是,在遍作相這個階段,有些禪修者可能會見到一些影像,諸如看到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日月虛空、人物鳥獸等,或聽到唱歌聲、講話聲、誦經聲、唸佛聲等等。這是因為定力提升之後,心會變得強有力而且敏感,只要他一轉念頭,心就可以造作出很多東西、變現出很多聲色光影出來。心念快得連自己都來不及察覺到,但相已經出現在他面前了。須知這些相都是由心想而生的,是幻覺!
有些人喜歡盲修瞎練,當他的定力到達某一個階段的時候,通常會見到光、見到花,乃至見到所謂的佛菩薩。假如此時他執着這些光相,追求這些境界,甚至以為自己很厲害,那就很容易出問題。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具備了某種程度的定力,但是他的心沒有很好的導向,所謂“走火入魔”的問題就出在這裏。因此,無論見到什麼景象,出現什麼境界,一概不要去理它,不要去看它,更不要執着它!只需記得持續關注業處!
危險二:自以為證悟涅槃
在近行定的階段,禪修者體驗到落入有分就好像所有一切在剎那間都停止了,所緣沒有了,連時間、空間的概念也沒有。當他清醒過來後會想:“嗯,剛才怎麼會這樣?”這種體驗稱為“落入有分”。
然而,落入有分是禪修的陷阱。有些人可能會因為落入有分時“能所雙泯”,就誤認為已經開悟或證悟涅槃了。

入出息念經典依據

佛陀在《諦相應》(Sacca Samyutta)裏説道:‘Samadhim bhikkhave bhavetha, sama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abhutam pajanati.’──「諸比丘,你們應當培育定力。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了知諸法。」
佛陀在《相應部》(Samyutta Nikaya)裏建議弟子們修行安般念,他説:「諸比丘,透過培育與數數修行安般念所產生的定力是寧靜且殊勝的,它是精純不雜的安樂住處,能在邪惡不善念頭一生起時就立刻將它們消滅與平息。」《清淨道論》則説:「在一切諸佛、某些辟支佛及聲聞弟子藉以獲得成就與當下樂住的基本業處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
佛陀在《大念處經》裏面説到入出息唸的修行方法:
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觀身為身呢?
在此,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樹下或空地,盤腿而坐,保持身體正直,安立正念在自己面前(的呼吸)。他正念地吸氣,正念地呼氣。吸氣長的時候,他了知:『我吸氣長。』呼氣長的時候,他了知:『我呼氣長。』吸氣短的時候,他了知:『我吸氣短。』呼氣短的時候,他了知:『我呼氣短。』他如此訓練:『我應當覺知(氣息的)全身而吸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覺知(氣息的)全身而呼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平靜(氣息的)身行而吸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平靜(氣息的)身行而呼氣。』
就像善巧的車牀師或他的學徒,當他做長彎的時候,他了知:『我做長彎。』當他做短彎的時候,他了知:『我做短彎。』同樣地,當比丘吸氣長的時候,他了知:『我吸氣長。』呼氣長的時候,他了知:『我呼氣長。』吸氣短的時候,他了知:『我吸氣短。』呼氣短的時候,他了知:『我呼氣短。』他如此訓練:『我應當覺知(氣息的)全身而吸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覺知(氣息的)全身而呼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平靜(氣息的)身行而吸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平靜(氣息的)身行而呼氣。』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着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