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兔(拼音:tù、chā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兔子,本義即兔形目兔科動物兔子。古代車上勾連車廂底板和車軸的部件,形狀如蹲伏之兔,因名伏兔,簡稱兔。傳説月中有白兔搗藥,因此“兔”又可用作月亮的代稱。八大行星之一的水星古代又叫辰星,別名兔星,省稱兔。這一意義的“兔”讀為chān。 [2]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tù,chān
注音字母
ㄊㄨˋ,ㄔㄢ
平水韻部
去聲七遇 [5] 
部    首
總筆畫數
2+6
造字法
象形字
結    構
獨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兎
統一碼
基本區 U+5154
四角碼
2741₃
五    筆
QKQY
倉頡碼
NAHI
鄭    碼
RJRS
字    級
一級(1195) [1]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象形字。甲骨文作圖1、2,像一隻坐着的兔子,頭朝上(有的還突出豁裂的兔唇),長耳下垂,前後腿,還有一條彎曲的短尾巴,簡單而概括地表現了兔子的基本特徵。春秋文字(圖3)起字形逐漸線條化,帶有前後腿的腹部由朝左變為朝下,短尾巴逐漸脱離兔身成了一個點形,從字形上幾乎看不出兔子的形狀了。由於兔頭兔耳的線條變化不一,“兔”字楷書在寫法上共出現了三種形體,即“兔” “兎”和“圖A”。新中國成立後整理漢字時將“兎”和“圖A”作為“兔”的異體字淘汰。
“兔”的本義就是兔子。兔子的動作迅捷,在漢語中用到“兔”字就常常帶有迅捷的意思。“脱兔”比喻非常迅捷。“兔起鳧舉”,意謂像兔子那樣奔騰,像野鴨那樣飛起,行動非常迅速。神話中的嫦娥住在月中,身邊有玉兔,因此兔成為了月亮的代名詞,成為月之精靈。成語“烏飛兔走”,實際是説太陽和月亮的起落運行。“兔月”“兔魄”都指月亮。 [2]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哺乳動物,耳長,尾短,上唇中間裂開,後肢較長。
hare;rabbit
《詩經·王風·兔爰》:“有兔爰爰,雉離於羅。”
《韓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即伏兔。古代車上鈎連車廂底板與車軸的部件,用以承輿。

《周禮·考工記·輈人》:“十分其輈之長,以其一為之當兔之圍。”

指月亮(古代傳説月中有玉兔)。
moon
杜甫《月》詩:“兔應疑鶴髮,蟾亦戀貂裘。”
制筆的兔毫。借指毛筆。

韓愈《李員外寄紙筆》詩:“兔尖針莫並,繭淨雪難如。”
罵人的話。

許地山《歸途》:“那兔強盜一定走得不很遠,我一會就回來,你放心罷。”

動詞
捕捉兔(動物)。
rabbit
《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

chān
名詞
辰星(水星)的別名。

《史記·天官書》:“兔過太白,閒可椷劍,小戰,客勝。”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7]  《現代漢語詞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兔部】湯故切(tù)
獸名。象踞,後其尾形。兔頭與㲋頭同。凡兔之屬皆從兔。 [9] 

説文解字注

兔獸也。各本作“獸名”,今正,三字句。
象兔踞。兔字今補。“踞”俗字也,當作“居”。
後其尾形。其字象兔之蹲,後露其尾之形也。湯故切,五部。俗作菟。 [10] 

廣韻

湯故切,去暮透 ‖兔聲魚部(tù)
兔,獸名。崔豹《古今注》雲:“兔口有缺,尻有九孔。”《論衡》曰:“兔舐豪而孕,及其生子,從口而出。”《説文》雲:“象踞,後其尾形。兔頭與㲋頭同。”
【校釋】豪,《廣韻》各本作“毫”,《爾雅翼》、《初學記》、《太平御覽》均引《論衡》作“雄毫”。《論衡·奇怪篇》作“兔吮毫而懷子”。 [11]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兒部】兔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6
《唐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並吐去聲。《説文》:獸名。象踞後其尾。《禮·曲禮》:兔曰明視。《韻會》:歐陽氏曰:兔從免字加一點。俗作兎,非。陸佃雲: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咀嚼者九竅而胎生,獨兔八竅五月而吐子。王充《論衡》: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從口而出。
又《正韻》:亦作菟。《前漢·賈誼傳》:搏畜菟。《嚴延年傳》:韓盧取菟。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居上半格,㇇(橫撇)在豎中線部位。“口”扁,底部在橫中線下側;撇起筆於豎中線,撇尖伸向左下格;乚(豎彎鈎)的豎段在豎中線,鈎部超出上部;末筆點在扁“口”右側下方。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匯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o
王力系統
a
董同龢系統
ɑɡ
周法高系統
李方桂系統
th
agh
西漢



東漢





o


o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魚虞模

o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o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uo
擬音/王力系統

u
擬音/董同龢系統

uo
擬音/周法高系統

uo
擬音/李方桂系統

th
uo
擬音/陳新雄系統

u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十一暮

合口呼
一等
次清
湯故切
tʰuo
集韻
平聲
上平十一模

合口呼
一等
全濁
同都切
do
去聲
十一莫

合口呼
一等
次清
土故切
tʰo
韻略


去聲





土故切

增韻


去聲





土故切

中原音韻

去聲
魚模

合口呼

次清

tʼu
中州音韻


去聲
魚模





湯路切

洪武正韻

去聲
五暮


次清
土故切
t‘u
分韻撮要

陰去
第十二孤古故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1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871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49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10-02]
  • 5.    平水韻 七遇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6-12]
  • 6.    王元鹿著.漢字中的符號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5.03:141-145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273.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320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342.
  • 10.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説文解字 3 全注全譯版[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8.05:1312.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68.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52.
  • 13.    “兔”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1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