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兔纖維瘤病毒

鎖定
兔纖維瘤病毒可以引起某些品種家兔和野兔的纖維瘤病,呈地方流行性。病原該病毒屬於兔痘病毒屬(粘液瘤病毒屬),病毒粒子為磚形,大約300nmX250nmX200nm。(nm:納米=100萬分之一毫米)尤其可引起新生的歐洲家兔和白尾灰兔患嚴重的全身性疾病,造成大批死亡。
中文名
兔纖維瘤病毒
對    象
家兔和野兔
類    型
纖維瘤
性    質
病毒

兔纖維瘤病毒生物習性

兔纖維瘤病毒在家兔和白尾灰兔的細胞培養內生長繁殖,並形成細胞堆積的病理變化,也可在大白鼠、豚鼠的細胞中繁殖。人工接種於家兔的皮下、肌肉或睾丸內部都可引發腫瘤。腫瘤生長快,但約10天后即不再生長,而開始縮小。病毒含量最高的時間在7~9天。人工接種新生的歐洲家兔和白尾灰兔能引起全身性腫瘤,並引起死亡。人工接種豚鼠頰部可引起該部位的腫瘤。兔纖維瘤病毒對乙醚敏感。在患病組織以及雞胚、細胞培養中可發現包涵體。試驗證明,病毒在發病白尾灰兔的表皮中可保持5~10個月之久。患兔康復後具有堅強的免疫力。
自從Shope氏於1932年在新澤西州從一種白尾灰兔第一次分離到兔纖維瘤病毒以來,在美國幾個州以及加拿大均已經發現本病。

兔纖維瘤病毒傳播途徑

兔纖維瘤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東方白尾灰兔、歐洲家兔和美洲野兔對本病也有易感性,成年兔易感性較低。本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是直接與病兔以及排泄物接觸或與污染有病毒的飼料、飲水和用具等接觸。在自然界,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是通過節肢動物媒介,最常見是伊蚊、庫蚊、跳蚤和臭蟲等吸血昆蟲的叮咬,本病一般呈良性經過。

兔纖維瘤病毒預防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主要依靠消滅吸血昆蟲加以預防。病兔和可疑兔應隔離飼養,待完全康復後再解除隔離。兔籠、用具及場所必須徹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