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兒童消費品

鎖定
兒童消費品就是指能滿足兒童生活、學習、娛樂需要的商品。兒童消費品已經涵蓋了食品、服裝、玩具、家居、早教、服務等多種產業。
中文名
兒童消費品
分    類
便利品、選購品、特殊品等

兒童消費品背景介紹

兒童節已然成了極具商機的節日,引得無數商家競折腰。市民楊女士表示:“只要與孩子扯上關係,任何一種消費都便宜不了,尤其是趕上過節,最讓人煩惱的即使花了高價錢,誰也難保證能買來心安。”
的確,兒童消費品已經涵蓋了食品、服裝、玩具、家居、早教、服務等多種產業。然而,產品價格高昂、商家廣告玩足概念、商品質量良莠不齊等行業亂象,着實讓家長們無所適從,充滿了選擇的無奈。

兒童消費品發展現狀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絕對重心,投資兒童消費市場的商家正是抓住了父母“一切為了孩子”的消費心理,挖空心思發掘兒童消費需求,玩起了“概念”戰。
有網友表示:“現在不論是食品還是玩具等兒童商品,廣告都是説的天花亂墜,像什麼吃了喝了用了就能‘增智’、‘增高’、‘變聰明’、‘提高學習成績’等任意誇大功能,孩子總是盯着廣告選擇食品,建議加強廣告監管。”
在西黃村物美大賣場中,記者發現一款名不見經傳的有機兒童奶,除了包裝精美以外,還擺放着曾獲得某獎項的獎牌。一位正選購奶品的先生自語道:“從來沒聽過這個品牌的奶,還這麼貴!”該品牌售貨人員告訴記者:“兒童牛奶普遍要比普通奶貴出一截,何況這是有機奶,營養非常豐富,有助於消化。而在其他品牌的兒童奶上面,也都有”獨特配方,健腦益智“、”開發智力“、”補充鈣鐵鋅“、”強健骨骼“等格外顯眼的字樣。
專家指出,“一些所謂兒童產品,只是用多加點糖、多加點香精、包裝上畫點卡通人物,再放點小卡片、小玩具之類的手法來吸引孩子,對健康沒有任何額外益處。”
除此之外,一些教育機構也打起了家長錢包的主意,“就像現在的英語培訓機構,一個學期收費在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家長只要看別人的孩子在學,就想跟風,誰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哪個培訓單位孩子都不少,舞蹈、樂器等培訓班都一樣。但這些培訓機構真正正規的並不多,現在花3萬元註冊一個諮詢公司就可以搞培訓,現在不是都提倡學英語要有語境嗎?條件好的請幾個老外作英語老師就有語境啦。“一位知情人士如是説。
家住石景山的王女士表示,像英語培訓等這些學習班,交錢的時候都會保證達到何種效果,但到最後會把不理想的結果推到孩子身上。“我家兒子因為英語較差,也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去諮詢的時候挺好的,説會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情況設定課程,主要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主,我覺得挺不錯,就花1.8萬元報了一個學期的,但一個學期下來效果並不明顯,老師告訴我還是孩子缺少學習的興趣,與當初的承諾完全不符,如果孩子愛學、會學就不用報他們這個班了。”
王女士並告訴記者:“我們鄰居的孩子4歲也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培訓結束的時候孩子們都用英語演節目,他媽媽還覺得花得特值,但後來發現,孩子僅對演出的那一段對話很熟練,對其他的英語知識瞭解的並不多。”
就此,有專業人士指出,“根據我國的法律,外教在我國從事教學,必須持有外國專家局頒發的外國專家證才能上崗,具備聘請外教的幼兒培訓機構卻少之又少,一些沒有經過認證的‘黑外教’並不具有專業的英語發音,母語也並非英語,這樣下去對孩子今後的英語學習也起到了反作用。”
實際上,家長們看早教也同選購其他兒童商品一樣如霧裏看花。有專業人士表示,“目前早教尚未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監管機構缺失,准入門檻過低,導致辦學標準、師資准入、監督考核等制度處於無序狀態。業內還沒有建立針對早教質量的評價體系,建議提高早教行業門檻,實行市場準入制度。”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