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免疫學實驗技術

(2006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免疫學實驗技術》是2006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免疫學實驗技術
作    者
鮑建芳,沈建根主編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年12月1日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8050371

免疫學實驗技術內容簡介

《免疫學實驗技術/面向21世紀高等醫藥院校精品課程教材》系統地介紹了免疫學實驗技術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全書共分16個實驗,內容包括:凝集反應、沉澱反應、補體參與的免疫反應、免疫標記技術、免疫印跡、免疫細胞的分離與純化、細胞免疫功能測定、流式細胞測定技術、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檢測、化學發光免疫分析、HLA分型技術、超敏反應、多克隆抗體的製備、單克隆抗體的製備、抗體的純化和非特異性免疫實驗等。書中詳細介紹了上述實驗的原理、材料、方法及實驗注意事項,內容豐富、知識性強。《免疫學實驗技術/面向21世紀高等醫藥院校精品課程教材》可作為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及生物學等專業的免疫學實驗教材,同時也可作為從事免疫學及相關研究人員的參考用書。

免疫學實驗技術圖書目錄

實驗室守則
實驗一 凝集反應
一、直接凝集反應
(一)玻片凝集試驗——ABO血型鑑定
(二)試管凝集試驗
二、間接凝集試驗
(一)間接血球凝集試驗——血清類風濕因子測定
(二)間接凝集抑制試驗——妊娠試驗
(三)協同凝集試驗
實驗二 沉澱反應
一、瓊脂擴散試驗
(一)單向瓊脂擴散試驗
(二)雙向瓊脂擴散試驗
二、免疫電泳試驗
(一)對流免疫電泳試驗
(二)免疫電泳試驗
(三)火箭免疫電泳試驗
(四)交叉免疫電泳試驗
三、環狀沉澱試驗
實驗三 補體參與的免疫反應
一、溶血反應
二、補體結合試驗
(一)溶血素單位滴定
(二)補體單位滴定
(三)正式試驗
三、血清總補體含量的測定(CH50測定)
四、溶血空斑試驗
五、補體介導的細胞毒試驗
實驗四 免疫標記技術
一、酶免疫技術
(一)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二)酶免疫組織化學技術—PAP法(可溶性酶抗酶法)
二、熒光免疫技術
(一)直接(或間接)熒光免疫法檢測標本中的抗原
(二)間接熒光免疫法檢測人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亞羣
三、金免疫技術
(一)膠體金的製備
(二)免疫金的製備
(三)斑點免疫滲濾試驗
(四)斑點免疫層析試驗
四、放射免疫技術
實驗五 免疫印跡
一、蛋白質的電泳分離
(一)樣本的製備
(二)蛋白質凝膠電泳
二、將蛋白質從凝膠中轉印至膜上
(一)以PVDF膜為固相載體的半乾轉印法
(二)轉印後切取印跡膜
(三)印跡膜蛋白染色
三、免疫檢測
(一)印跡膜上非特異性蛋白質結合位點的封閉
(二)直接與間接檢測方法
實驗六 免疫細胞的分離與純化
一、外周血液中白細胞的分離
(一)自然沉降法
(二)高分子聚合物沉降法
二、外周血液中單個核細胞的分離——密度梯度離心法
三、淋巴組織中淋巴細胞的分離
(一)脾細胞懸液的製備
(二)淋巴結細胞懸液的製備
(三)胸腺細胞懸液的製備
四、淋巴細胞的分離純化
(一)分離PMNC中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
(二)T細胞、B細胞及T細胞亞羣的分離純化
五、人外周血樹突狀細胞的分離與培養
實驗七 細胞免疫功能測定
一、E玫瑰花環試驗
二、淋巴細胞轉化試驗
(一)形態學檢查法
(二)3H-TdR摻入法
三、NK細胞活性的檢測
(一)乳酸脱氫酶(LDH)法檢測人外周血NK細胞活性
(二)同位素法檢測小鼠脾臟NK細胞活性
(三)MTT比色法檢測小鼠脾臟NK細胞活性
四、LAK細胞的製備及其細胞毒活性檢測
五、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製備
(一)TIL的分離
(二)TIL的體外培養
六、CTL細胞毒活性檢測
七、抗體介導的淋巴細胞毒試驗
八、混合淋巴細胞培養試驗
九、白細胞移動抑制試驗
實驗八 流式細胞測定技術
實驗九 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檢測
一、細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檢測法
(一)IL-1的生物活性檢測法
(二)IL-2的生物活性檢測法
(三)TNF的生物活性檢測法
二、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免疫學檢測法
(一)TNF的免疫學檢測法
(二)IL-2R的免疫學檢測法
(三)細胞內細胞因子的免疫學檢測法
三、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檢測法
(一)斑點雜交法測定培養細胞IL-2 mRNA的含量
(二)原位雜交法測定TNF的mRNA
實驗十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
實驗十一 HLA分型技術
一、微量淋巴細胞毒試驗
二、DNA分型技術
實驗十二 超敏反應
一、豚鼠過敏試驗
二、血清中總IgE水平測定(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三、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的測定(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四、肥大細胞脱顆粒試驗
五、循環免疫複合物(IC)的檢測
(一)PEG環狀沉澱試驗
(二)直接PEG沉澱試驗
六、遲髮型超敏反應(皮膚試驗)
(一)結核菌素(OT)試驗
(二)PHA皮膚試驗
實驗十三 多克隆抗體的製備及純化
一、傷寒桿菌(顆粒性抗原)抗血清的製備
二、溶血素(顆粒性抗原)的製備
三、抗人IgG(可溶性抗原)免疫血清的製備
實驗十四 單克隆抗體的製備
一、小鼠骨髓瘤細胞的準備
(一)小鼠骨髓瘤細胞株
(二)小鼠骨髓瘤細胞株的保存
(三)小鼠骨髓瘤細胞的培養
二、免疫B淋巴細胞的準備
(一)免疫動物
(二)免疫效果檢測
三、細胞融合
(一)收集骨髓瘤細胞
(二)收集B淋巴細胞
(三)細胞融合
四、融合細胞的接種與選擇性培養
(一)飼養細胞的準備
(二)接種
五、雜交瘤細胞的檢測
(一)固相酶聯免疫測定
(二)放射免疫測定
(三)熒光免疫測定法
(四)其它方法
六、陽性雜交瘤細胞的克隆化培養
(一)有限稀釋法
(二)半固體培養基法
七、雜交瘤細胞的擴增與凍存
八、單克隆抗體性質的鑑定
(一)特異性
(二)親和常數
(三)單克隆抗體的免疫球蛋白(Ig)類和亞類鑑定
(四)結合位點
九、單克隆抗體的生產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