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克氏鸊鷉

(鸊鷉科北美鸊鷉屬鳥類)

鎖定
克氏鸊鷉(學名:Aechmophorus clarkii)是鸊鷉科、北美鸊鷉屬鳥類,是一種遊禽。體長約74釐米,體重550-1830克。全身羽毛黑白相間,兩性羽色相似,但雌性體型要小一些,喙更短更薄。頭冠、頸背和後頸為黑色,與下頦、喉部、頸部和臉頰(包括眼圈)的純白色形成鮮明對比。體側淺灰色,下體和胸部白色。腿呈黃綠色。繁殖期成鳥顏色較暗淡,深色部分和白色部分之間的對比度較小。眼圈和眼瞼呈灰色。虹膜紅色。喙橙黃色。
棲息於淡水湖泊、沼澤的植物叢中,幾乎終生在水中生活。常集羣棲住。不善飛翔。游泳時不用翅而以腳,極少行走在地上。能潛水覓食。食物主要魚,也吃水生昆蟲及幼蟲、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和小草等。雌雄共同建巢,每窩產2-7枚白色的卵,孵化期約25天。雛鳥早成性,親鳥常把雛鳥放置背上,受驚潛水則把它們挾在翅膀底下。
中文名
克氏鸊鷉
拉丁學名
Aechmophorus clarkii
別    名
克拉克氏鸊鷉
白臉鸊鷉
外文名
Clark's Grebe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 
動物界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鸊鷉目
鸊鷉科
北美鸊鷉屬
克氏鸊鷉
命名者及年代
(Lawrence, 1858)

克氏鸊鷉動物學史

克氏鸊鷉與北美鸊鷉極為相似:它們具有相同的行為,包括精心的求偶展示,在同一範圍內出現,具有相同的遷徙行為,形態上幾乎相似,最明顯的是這種鳥的顏色略淺。這兩個物種甚至可以成功雜交,從而產生中間體。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克氏鸊鷉是一種顏色較淺的變體(一種顏色較淺、白色較多的個體),就像許多鳥類一樣。 [5] 
1858年,喬治·紐博爾德·勞倫斯(George Newbold Lawrence)首次將淺色變體描述為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獨立物種,即克氏鸊鷉。勞倫斯引用了三個標本作為他的新物種的代表,但沒有引用具體的正模標本。在勞倫斯使用的三個標本中,兩個是來自加利福尼亞的較大的候鳥,而一個標本是來自奇瓦瓦州聖瑪麗亞瀉湖(Laguna Santa Maria)的一隻較小的鳥。1961年,迪格南(Deignan)將最後一個標本指定為正模標本。 [3]  [4] 
在發現該物種存在於北美鸊鷉的整個分佈範圍內,且行為相同後,這兩個物種被歸為同義,這種情況在整個20世紀上半葉都被鳥類學家所接受。 [3]  [4] 
根據羅伯特·W·斯托勒(Robert W. Storer)1965年的説法,除了顏色較淺之外,這兩個物種之間還有其他更細微的形態差異:北美鸊鷉的喙呈綠黃色,而克氏鸊鷉的喙為亮黃色,此外,克氏鸊鷉頭頂的黑色延伸得較短,北美鸊鷉的黑色延伸到眼睛下方,鼻溝和裸露皮膚的細線從眼睛延伸到喙角,而克氏鸊鷉的黑色延伸得較短,在眼睛上方留下一條顏色較淺的細線。後續研究還表明,較淺色變體在該範圍的南部比在北部更常見,根據迪克曼(Dickerman)1973年的研究,在墨西哥較常見,但根據尼祿(Nero 1962)和斯托勒(Storer 1965)的研究,在加拿大很少見。 [3] 
1963年,迪克曼首次對該物種的分類地位提出質疑,認為同義詞不正確,因此他將勞倫斯的"Podiceps clarkii"移至"Aechmophorus clarkii",並將該物種的分佈範圍限制在墨西哥,拒絕了勞倫斯將來自加利福尼亞和美國及加拿大其他地區的體型較大、顏色較淺的鳥類鑑定為該物種的説法。他的研究表明,墨西哥和北部種羣的體型測量幾乎沒有重疊——無論顏色如何;因此,迪克曼在1963年的觀點是,克氏鸊鷉是體型較小的一種鸊鷉,僅分佈於墨西哥,可能有淺色或深色變種,而北美鸊鷉是體型較大的一種遷徙鸊鷉,分佈於美國和加拿大,也有兩種顏色變種。 [4] 
1979年的一項研究基於1970年代後期對求偶或築巢的鳥類的觀察,但指出兩種不同顏色變種出現在一起或築巢在一起的頻率比人們預期的要低得多,如果配對是隨機的,某種生殖隔離機制將這兩個類羣分開。研究還發現,儘管這些鳥類棲息在同一片濕地和相同的棲息地,但種羣分佈並不是隨機的,類羣傾向於與自己的變種築巢,儘管一種變種的頻率比另一種要少得多,但羣落大部分屬於其中一種類型。研究區域的繁殖成功率也存在顯著差異,克氏鸊鷉最初出現的頻率相當低,約為12%,但在三年內增長到兩個分類羣種羣的三分之一。該研究使用冠的黑色來區分這兩個分類羣,但有人指出,加州冬季的一些鸊鷉似乎是深色變體,但冠的黑色延伸得較遠——鼻溝發白,混淆了這一區別性特徵。 [3] 
1986年,迪克曼接受了這兩個顏色變體之間存在分類學上的顯著差異,將A. occidentalis ssp. ephemeralis類羣描述為墨西哥南部較小的北美鸊鷉,將A. clarkii ssp. transitionalis類羣描述為較大的北美遷徙克氏鸊鷉亞種,與北美鸊鷉指名亞種同域。根據這一觀點,克氏鸊鷉的指名形式是來自墨西哥的體型較小、顏色較淺的鸊鷉。 [4] 
到1992年,斯托勒和加里·L·努希特萊因(Gary L. Nuechterlein)(兩人都在20世紀70年代研究過鸊鷉)在《北美鳥類》一書中將美國和加拿大顏色較淺的變體識別為克氏鸊鷉,因此顯然拒絕了迪克曼的物種概念和亞種分類,儘管他們沒有明確説明這一點,而且因為這項工作沒有將墨西哥列為北美的鸊鷉實際上並不在他們的管轄範圍內。因此,尚不清楚他們是否認為墨西哥的深色鸊鷉是克氏鸊鷉的變種,或者是北美鸊鷉的較小形式。 [6] 

克氏鸊鷉形態特徵

克氏鸊鷉體長約74釐米,體重550-1830克。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鸊鷉,全身羽毛黑白相間,與其他種類的鸊鷉一樣,克氏鸊鷉兩性在羽毛方面相似。然而,雌性體型要小一些,喙更短更薄。在繁殖羽毛中,頭冠、頸背和後頸為黑色,與下頦、喉部、頸部和臉頰(包括眼圈)的純白色形成鮮明對比。上側是板岩色的棕色,翅膀也是如此。翅膀的初級和次級飛羽上裝飾有白色翼條,僅在飛行中可見。側面淺灰色,下體和胸部白色。腿呈黃綠色。繁殖期成鳥顏色較暗淡,深色部分和白色部分之間的對比度較小。眼圈和眼瞼呈灰色。虹膜紅色。喙橙黃色。未成熟的幼鳥,羽毛與成鳥的雜交種羽毛相似,但深色部分呈淺灰色。 [2] 

克氏鸊鷉近種區別

克氏鸊鷉與北美鸊鷉非常相似。這兩個物種一直都被認為是同一物種,直到1985年才區分開來。此時,它們在遺傳標準、羽毛和叫聲方面被分開,但最重要的是它們喙的顏色不同:克氏鸊鷉的喙是美麗的橙黃色,北美鸊鷉呈黃綠色。克氏鸊鷉體型略小。背面和側面顏色較淺。繁殖羽毛中黑色的冠不延伸到眼睛,臉頰和外貌是白色的。在飛行中,白色翼條更加廣泛。雛鳥的絨毛顏色較淺,幾乎呈白色(頭部白色,背部和頸後部呈淺灰色)。在亞成鳥中,兩個物種的外貌和眼睛輪廓都變成灰色,最好依靠喙的顏色來區分它們。已經觀察到這兩個物種之間有活力且可育的雜交種。它們佔純種的1%到5%。 [2] 
克氏鸊鷉 克氏鸊鷉
克氏鸊鷉 克氏鸊鷉
北美鸊鷉 北美鸊鷉
北美鸊鷉 北美鸊鷉

克氏鸊鷉棲息環境

棲息於淡水湖泊、沼澤的植物叢中,幾乎終生在水中生活,在大型淡水湖中觀察到,湖邊有蘆葦和其他水生植物(這是它築巢所必需的)。冬天,人們也會在海邊避風的海灣裏發現它們。 [2] 

克氏鸊鷉生活習性

克氏鸊鷉行為

常集羣棲住。不善飛翔。游泳時不用翅而以腳,極少行走在地上。能潛水覓食,一般潛水僅1-4米深。克氏鸊鷉直線飛行,翅膀快速拍動;脖子向前伸,腿從身體後面伸出。除了在夜間進行遷徙外,它們很少飛行。克氏鸊鷉的叫聲是單音節的“kree-eek”或“kreeaa”類型的聲音,比北美鸊鷉的叫聲更高。 [2] 

克氏鸊鷉食性

克氏鸊鷉和它的表親北美鸊鷉一樣,由於其頸部的特殊結構,能夠像蒼鷺一樣用矛刺魚。在這兩個物種共存的地區,克氏鸊鷉似乎會潛入更深的地方,離海岸更遠的地方覓食。食物主要魚,也吃水生昆蟲及幼蟲、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和小草等。 [2] 

克氏鸊鷉分佈範圍

克氏鸊鷉季節性地出現在美國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分佈範圍南至墨西哥,北至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薩斯喀徹温省。它們怕冷,只在夏季繁殖季節在美國中部和加拿大發現。在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國家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都進行繁殖,從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到德克薩斯州,克氏鸊鷉往往喜歡較大的水域並聚集成大羣。 [7] 
該物種在墨西哥的分佈範圍向南分為兩條帶;一處從美國加利福尼亞邊境沿太平洋海岸穿過下加利福尼亞,穿過墨西哥灣沿海岸到達南索諾拉州;另一處是海拔較高的內陸分佈區,從得克薩斯州邊境後面的大彎地區一直延伸到墨西哥中部的山區,種羣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南部,從哈利斯科州到普埃布拉和瓦哈卡州北部,分佈在那裏突然中斷。這兩個分佈區是曾經見過克氏鸊鷉的地方,它們只在墨西哥最北部沿美國邊境的一條地帶相遇,在南部它們並不相遇,而且相隔很遠。大西洋沿岸完全沒有克氏鸊鷉的蹤影。 [1]  [8] 
克氏鸊鷉分佈圖 克氏鸊鷉分佈圖 [1]

克氏鸊鷉繁殖方式

克氏鸊鷉交配

克氏鸊鷉四季皆羣居。它經常與北美鸊鷉混居,但每個物種的比例因地點而異。2個物種之間的雜交佔2個物種累計數量的1%至5%。它們具有生存力和繁殖力,這證明這兩個物種之間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晰。雜交似乎是由某些雄性北美鸊鷉在季節末期表現出來的主動而發生的,通常是年輕的,並且在其物種中找不到可用的伴侶。然後,它們就會屈服於與雌性克氏鸊鷉的交配。 [2] 
克氏鸊鷉的求偶表演十分壯觀,尤其是當兩個夥伴並肩站在水面上,身體幾乎垂直,並肩前進,同步在水面上行走的那一刻。 [2] 

克氏鸊鷉育雛

分佈地區北部的產卵期為5-7月,南部地區的產卵期為5-10月。巢的建造和孵化與北美鸊鷉相似,由植物製成的漂浮巢,用蘆葦、雜草和一些粘土做成。由雌雄雙方建造,每窩產卵2-7枚,白色,多為污物所染。雌雄共同承擔輪流孵卵的任務。卵約孵25天而出雛。雛鳥早成性,全身密生白色的絨羽,能自由活動,一孵化就爬到父母之一的背上。後者輪流攜帶它們,而另一方則去釣魚餵它們。在雛鳥孵出2-3周的時間,親鳥常把雛鳥放置背上,受驚潛水則把它們挾在翅膀底下。 [2] 

克氏鸊鷉亞種分化

克氏鸊鷉(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克氏鸊鷉指名亞種
Aechmophorus clarkii clarkii
(Lawrence, 1858)
2
克氏鸊鷉北美西部亞種
Aechmophorus clarkii transitionalis
Dickerman, 1986 Dickerman, 1986

克氏鸊鷉保護現狀

克氏鸊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10月1日——無危(LC)。 [1] 

克氏鸊鷉種羣現狀

截至2016年,估計克氏鸊鷉的種羣數量為11,000-21,000只,大約相當於7,300-14,000只成熟個體。
趨勢解釋:過去40年來,該物種在北美的數量出現小幅下降或統計上不顯著的下降(Aechmophorus occidentalis和A. clarkii的數據綜合來自《繁殖鳥類調查》或《聖誕節鳥類計數》:Butcher和Niven 2007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