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克哈Ⅳ

鎖定
克哈Ⅳ是即時戰略遊戲《星際爭霸》系列中的一顆行星,主要人口為人類,隸屬於泰倫帝國。
作為泰倫帝國的帝都行星,克哈Ⅳ是科普盧星區戰禍連綿的人類歷史中一個飽受輻射傷害的世界。作為克哈星系中的第四顆行星,克哈Ⅳ(經常會直接被簡稱為“克哈”)本來是一個植被茂盛,氣候温和的世界。在早期探索年代中,塔桑尼斯殖民者就已經在這裏定居下來。
中文名
克哈Ⅳ
外文名
KorhalⅣ
類    型
行星
主要人口
人類
從屬陣營
泰倫帝國

克哈Ⅳ行星曆史

克哈 克哈
克哈很快就成為了十三顆聯邦主星中至關重要的一顆,以擁有高度的科學水平和先進的研究機構而著稱,為人類在軍事和科技發展上的許多關鍵性突破做出了貢獻。但就像所有那些主星一樣,克哈Ⅳ成為了泰倫聯邦和腐敗的塔桑尼斯舊家族的附庸。隨着時間的推移,克哈Ⅳ上的政治局面逐漸趨於緊張。許多革命者都在呼籲克哈Ⅳ脱離聯邦的控制。
精力充沛,受人尊敬的克哈參議員安格斯·蒙斯克成為了這一運動的代言人。他取得的最高成就是推動參議院投票通過決議,如果聯邦不給予克哈更多的自治權利,克哈就將向聯邦宣戰。作為迴應,聯盟派出了幽靈——一種能操縱靈能的刺客。聯盟相信,除掉煽動叛逆的人,叛逆行動自然會結束。幽靈的行動具有可怕的效率。蒙斯克家族在克哈Ⅳ上的全部成員都死於非命。
參議員的兒子阿克圖爾斯此時並不在這顆行星上。家人的慘死讓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怒與悲傷,也讓他成為了抵抗聯邦的核心人物。他領導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大規模起義,讓塔桑尼斯舊家族損失了數以十億記的金錢。聯邦選擇了最為直接的反應:對克哈Ⅳ進行核轟炸,毀滅了千百萬生命,並將這顆生機勃勃的行星變成一片被黑色玻璃覆蓋的核塵廢土。
核轟炸發生時,阿克圖爾斯·蒙斯克正在行星尤摩揚,同他能夠聯繫上的分離主義者制定行動計劃。他通過尤摩揚護國軍的偵察艦見證了家鄉的毀滅。這一幕慘劇進一步激發了他的怒火和決心。從此,他將自己的抵抗組織命名為克哈之子。克哈Ⅳ的慘劇也讓更多的人成為阿克圖爾斯的支持者。大量物資和志願戰士源源不斷地在他的旗幟下彙集。而異蟲入侵更為他提供了絕好的機會。蒙斯克一舉推翻泰倫聯邦,成為新泰倫帝國的皇帝。他頒佈的第一款帝國法令就是重建克哈Ⅳ,並選擇這顆行星作為他的新生帝國政府的所在地。
大筆資金被投入到克哈Ⅳ的淨化和重建工作上。為了向殉難者致敬,一部分輻射荒漠被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帝國都城被命名為奧克斯特格勒,用以紀念阿克圖爾斯的祖父奧克斯圖斯。蒙斯克的帝國皇宮佔據了這裏的大部分空間。
當地球聯合理事會來襲時,克哈Ⅳ曾被他們短暫佔領過。但泰倫和星靈聯軍很快就在異蟲刀鋒女王的幫助下奪回了這顆行星。UED(地球聯合理事會)的莽撞行動招致了所有這些勢力的憎恨。阿克圖爾斯奪回他的王座以後,對克哈Ⅳ的防禦能力進行了大幅度提升,讓它成為科普盧星區最強大的軍事行星。 [1] 

克哈Ⅳ行星數據

  • 人口:六十三億人類
  • 從屬陣營:泰倫帝國
  • 直徑/重力:12,248千米/0.98標準重力
  • 軸傾角/氣候:6.2度/ +/-25攝氏度,低濕度
  • 地理特徵/主要定居點:6塊大陸,2片主海,72處光照區;8座主要都市,5,592個居住區,1,012個工業區
  • 衞星:2個,分別為烏薩(褐色,小型,直徑>1,100千米),坎尼斯(褐色,小型,直徑>900千米),位於一個狹窄的小行星環帶中
  • 主要地形類別:經過大規模人工改造的巨型都市/輻射荒漠/荒原
  • 主要生命形式:人類——泰倫帝國
  • 當地生命形式:螯蠍,滑翔鷹(引入品種),鞭尾豹(引入品種),巨犀(引入品種), 鬣蜥(引入品種),米洛特(引入品種),頁岩犬(引入品種)
  • 進口:晶體礦,高能瓦斯,食物,活動物,奢侈品
  • 出口:高科技產品,軍事產品,工程部件,媒體節目,娛樂節目
參考資料
  • 1.    克哈  .《星際爭霸Ⅱ》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