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克呂尼修道院

鎖定
克呂尼修道院(又譯克盧尼修道院),公元910年由亞吉田(又稱亞奎丹)的公爵(Duke of Aquitaine)敬虔者威廉(William the Pious)在法國勃艮第索恩-盧瓦爾省克呂尼建立的天主教修道院。克呂尼修道院發起了天主教改革運動,並在其後的二百多年對天主教會有極大的影響。克呂尼修道院修道主義在本質裏認為:可以藉着逃離世界、禁慾修行的方式使人減滅罪惡本性,達臻聖潔。公元九世紀,經過幾百年修道院運動的蓬勃發展後,漸受當時社會腐敗風氣影響,成為虛有行儀,卻缺乏真正敬虔信仰的誠實心靈,反成為罪惡與黑暗交易的孕育之所。
中文名
克呂尼修道院
外文名
Cluny Abbey
別    名
克盧尼修道院
建立時間
公元910年
所在地
法國勃艮第索恩-盧瓦爾省克呂尼
建立者
亞吉田公爵敬虔者威廉

克呂尼修道院相關檔案

名稱:克呂尼修道院
建成時間:公元910年
建造者:威廉
所在地:法國
作用:天主教修道院
重要事件:克呂尼運動
首任院長:伯爾諾

克呂尼修道院道院簡介

克呂尼修道院 克呂尼修道院
克呂尼修道院是亞吉田公爵敬虔者威廉有感於此一教會現象並不榮耀上帝之名,於910年在法國東部離馬肯(Mâcon)不遠之地的克呂尼(Cluny)建立的新的修道院。克呂尼修道院嚴格執行禁慾院規,之後有許多同型態的修道運興起,並有許多已存在的修道院亦轉型效尤,蔚為克呂尼運動(Cluny movement)。其振衰起弊、革新教會腐敗風氣之舉,成為其後兩百年改善教會屬靈光景的助力。克呂尼為一自治修道院,不受任何政府或主教的制裁,僅受教宗塞爾吉烏斯三世保護。遵守本篤修會規條外,以嚴峻態度堅持禁慾修道應有的規範。
克呂尼修道院歷任院長皆為才能拔萃、品格高超之有賢之士。如第一任院長伯爾諾(Berno,910年-927年在任)、第二任院長俄多(Odo,927年-942年在任),敬神愛人、工作認真、勤奮勵行,足為後人典範。 修道主義的基礎方法、原則,雖與聖經真理有所偏差,但它的動機卻是真純的想回轉到上帝面前,堪稱當代屬靈覺醒先驅。興盛之期,統管二千多所修道院。 於克呂尼改革家遭逢黑暗期(1056-1073),為“反對平信徒授衣禮”而奮鬥不懈的希爾得布蘭(Hildebrand)--貴格利七世,即深受克呂尼運動的革新理想啓迪。
克呂尼修道院非常重視精緻的禮拜儀式,也極為支持贊助藝術,尤其對建築雕塑特別重視,這無論是在教堂能夠裝飾品獲是在教會宣傳媒材上均是如此。此外,克呂尼修道會(Cluniac Order)也促成了清教徒前往西班牙北部康玻斯特拉(Compostela)地區聖雅各(St. James)聖地朝聖的路線,併為該地帶來不少朝聖收入。

克呂尼修道院道院組織

克呂尼修道院在以下3個方面不同於其他的本篤會和同盟會,組織結構、禁止世俗勢力侵蝕土地、以禮拜儀式的執行作為工作的主要形式。當大多數本篤會修道院保持自治和相互之間非正式的聯繫時,克呂尼市創建了一個大的組織,由附屬的修道院的管理員擔任克呂尼修道院院長的代理人並且聽命於他。克呂尼房子在克呂尼修道院的院長直接管理下,小隱修院的會長或者小修道院的管理者在克呂尼一年會面一次,集中去解決行政問題和做報告。
當時,許多其他的本篤會,甚至是一些早期的,都將克呂尼當作他們的指導。在1016年教皇本尼迪克八世下命令後,克呂尼的特權延伸到下屬的修道院,又進一步刺激了本篤會進入克呂尼的統治中去。
但是當時克呂尼的女修道院並沒有被看作特別地有成本效益,所以沒有興趣去為婦女建立許多新房子。
克呂尼與早期本篤會修道院作為一個農業上自給自足單位的理想發生鉅變。這類似於歐洲當代別墅和封建地區的莊園的建設,每個成員都要體力勞動和祈禱。在817年“第二本篤”聖本尼迪克阿尼亞中,提出發展憲法推進查理大帝去管理所有的分界線修道院,他表明本篤會會士不再為他們提供體力勞動。可能是西方世界最富有的修道院,克呂尼僱傭經理和工人為修道士勞動。修道士投身於幾乎固定的禱告,從而使他們的地位有所提升。
儘管修道院理想是一個過節儉的生活,克呂尼修道院在大教堂擺放固體銀的大燭台和用珍貴的寶石裝飾的黃金酒杯供羣眾使用。不限於傳統的湯、粥,修道士們的食物非常豐富,他們享有烤雞和自己葡萄園的葡萄酒,還有他們的員工製作的奶酪。

克呂尼修道院道院信仰

克呂尼修道院 克呂尼修道院
克呂尼修道院第一、二任院長伯爾諾(910~927在任)和聖奧多(927~942在任)之時,他們提出僧侶必須遵守西歐修道院原有的本篤法規,強調守貧(不置私產)、守貞(獨身)、服從(服從修道院領導);主張嚴格隱修生活,整肅宗教禮儀;反對世俗勢力控制修道院及侵蝕其地產。克呂尼修道院取得特恩權,除接受教皇領導外,不受主教和世俗領主的管轄。克呂尼修道院的主張贏得不少教俗人士的支持。許多舊的修道院陸續按照克呂尼的模式進行改造,新的克呂尼派修道院不斷興建,形成克呂尼派。11世紀前半期,當聖奧迪洛任克呂尼院長時,克呂尼派運動已形成有組織有領導的修會。在修會中,克呂尼修道院院長成為名副其實的領袖;其他修道院稱下屬修道院,其負責人稱分院長。所有下屬修道院除隸屬於克呂尼外,不受任何主教與世俗諸侯控制;各分院長由克呂尼院長任命,並聽命於他。

克呂尼修道院道院藝術

在克呂尼,中心活動是禮拜儀式,它是展現美麗地精神環境,在11世紀掀起了新的個人虔誠浪潮。修道院的調解被認為不可缺少的。統治者被銘記在克呂尼的禱告,這激發了土地的捐助和公益事業。
當時克呂尼的快速發展需要大規模的建築。從10世紀到12世紀,在西方歐洲,克呂尼這個例子深深地影響建築實踐。這三個接替的教堂傳統的稱為克呂尼一世、二世和三世。在克呂尼三世是16世紀最大的建築,當羅馬的聖彼特還沒有修建好。克呂尼的建設,大約在955-981年,在953年匈牙利破壞性的襲擊之後開始,引領勃墾地教堂是拱形頂的建築趨勢。
建築運動由年度人口普查提供資金的,這項舉措是萊昂卡斯提爾的統治者費迪南德一世在1053-1065之間建立的。費迪南德固定金額在1000金子,數量在1090年阿爾索六世增加了一倍。這是從國王或門外漢中收到的最大年金,而且從未被超越。英格蘭亨利一世每年撥款1131的100分的銀子而不是金子,似乎相比之下比較少。The Alfosine啓用修道院院長Hugh去肩負巨大的第三修道院教堂的建設。但是當支付的伊斯蘭金幣失效後,克呂尼遭受金融危機,使工程在Pons Of Melgneil(1109-1125)和Peter of Venerable(1122-1156)的任期過程中癱瘓。西班牙富豪捐贈財富給克呂尼宣傳西班牙基督教的崛起,第一次將西班牙拉進歐洲的大軌道。

克呂尼修道院克呂尼圖書館

在歐洲法國克呂尼圖書館是一個收藏最豐富和最重要的圖書館。它收藏着眾多非常有價值的手稿。在1562年的宗教衝突期間,胡格諾派解散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許多手稿被破壞或分散。剩下的那些,一些在1790年法國大革命的騷亂中被一個暴徒燒燬了。其他的仍然被儲存在克盧呂市政廳。
法國政府對這些珍寶進行搬遷,也包括那些最終落在私人手中的。它們現在都保存在法國巴黎的國家圖書館中。大英博物館擁有的六十左右的憲章就是源自克呂尼。
道院改革
克呂尼修道院帶動的修道院改革運動影響極大,如十一世紀貴格利推行的教宗全面改革,甚至第十至十二世紀的期間所有的改革都可以稱為克呂尼改革運動。接受任何種類、方式的捐獻,修道士專心追求靈性經驗。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包括國王,他們只對教皇負責。他們並有能力從事各種社會的改革,故許多修道院都根據此模式建立、聯合。克呂尼修道院改革運動似達成的目標:回修道團嚴格的規矩。培育個人屬靈的生活,減輕修士的勞動量。發展崇拜的宏偉儀式。建立有效的經濟組織,擺脱世俗的控制。可是因其富裕、與社會友善的關係使得另一羣人去尋求另一種更為樸素和原始的途徑。
政治地位
克呂尼修道院屋頂 克呂尼修道院屋頂
克呂尼修道院10~11世紀發起和領導的西歐天主教改革運動。克呂尼修道院在法國東部勃艮第,於910年由阿基坦公爵虔誠者威廉建立。10~11世紀,羅馬教廷勢力式微,世俗統治者控制各級教會和修道院,任命神職人員以至買賣神職;教會和修道院的產業被侵佔;教士生活墮落,姘居生育;修道院院規廢弛,紀律鬆懈,教會逐漸世俗化。天主教會和修道院是西歐封建統治的支柱,教會組織的割裂和修道院的衰落引起教會和世俗封建主的不安,從而要求改變現狀,進行改革。
克呂尼修道院克呂尼派支持教皇,在提高教皇權力和反對教會世俗化的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改革派教皇,出身於克呂尼派修道院。如大力推行改革運動的格列高利七世,曾為克呂尼派修道院僧侶;卡利克斯圖斯二世(1119~1124在位),在克呂尼院長任內當選為教皇等。
12世紀中葉,克呂尼派修道院分佈於法蘭西、意大利、德意志、西班牙、英格蘭、蘇格蘭和波蘭,總數達314個。12世紀中葉以後,隨着克呂尼派權勢顯赫,財富激增,以反對僧侶世俗化起家的修道院本身也世俗化了。克呂尼運動遂喪失其歷史作用,逐漸衰落。
倒塌的建築
從12世紀開始,克呂尼修道院有嚴重的財務問題,其主要原因是第三修道院的建設。慈善機構給窮人增加了支出。修道院的影響逐漸減弱。還有管理不善的原因及子修道院不情願支付年度應納税定額導致克呂尼的收入逐漸減少。因此,克呂尼借修道院高貸款,最終捲入債務。其債權人,基本上是克呂尼的商人或猶太人梅肯。信眾的增加和教皇的權威之間的衝突變得更重了。在14世紀,教皇經常指名高僧。中世紀的宗教戰爭危機結束到16世紀,修道院的影響削弱了一點。僧侶一般住得豪華,在15世紀的期間,只有不超過60個的僧侶居住在那樣的環境中。1516年,由杜勃拉特監督的法國布羅格拉協議中,國王獲得權力去任命了克呂尼的方丈。
法國大革命後的幾年,對所有的寺院建築,教堂都是致命的破壞。在1793年,其檔案焚燒燬、教會被掠奪。在1798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房地產被售賣2140000法郎。直到1813年,修道院被用作鎮上建房子用的採石場。
今天,仍然保存的建築只有舊的模式,數量也只有當時克盧呂尼三世的一小部分。只有南堂和它的鐘樓仍然存在。其餘結構代表面積與克魯呂尼三世相比不到10%,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建設之前,克魯呂尼三世是最大的基督教的教堂。五個世紀後。自1901年以來,這座教堂就一直是國立高等藝術和工藝的工程師們的藝術交流和交易一個成形的中心。
克呂尼修會
克呂尼修會,天主教隱修會之一,本篤會一分支,又稱“重整本篤會”。該修會是910-919年間由伯爾諾創於法國中部的勃艮第省的克呂尼修院。伯爾諾主張整頓修院紀律,嚴守本篤所訂會規,得到很多隱修院的響應。11-12世紀改革修院之風遍及西部教會,世稱克呂尼改革運動。後該運動的領導者希爾得布蘭德成為教皇,即格列高利七世,正式將天主教神職人員的獨身制定為教規,並鼓吹教權至上,公開干預政治,與世俗君主爭奪權力。12世紀初,該修會在歐洲有300多所修院,修士萬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