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克勞德·朗茲曼

鎖定
克羅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1925年11月27日—2018年7月5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紀錄片導演、編劇、作家、哲學家 [1]  ,畢業於索邦大學和蒂賓根大學 [2-3] 
1970年,在劇情片《伊萊絲,還是現實的生活》中擔任編劇。1972年,拍攝紀錄片《為什麼是以色列》 [3]  。1986年,拍攝的紀錄片《浩劫》獲得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卡里加里電影獎 [4]  。1987年,憑藉紀錄片《浩劫》獲得第40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弗拉哈迪紀錄片獎最佳導演獎 [5]  。1995年,拍攝的紀錄片《擦哈》獲得第2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紀錄片獎提名。
2001年,拍攝的紀錄片《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16點》在法國上映 [2]  [6]  。2009年,出版個人回憶錄《巴塔哥尼亞野兔》 [6]  。2013年,獲得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7]  。2014年,拍攝的紀錄片《最後的非正義》獲得第3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紀錄片獎提名。2017年,拍攝的紀錄片《燃燒彈》入圍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 [8] 
2018年7月5日,克勞德·朗茲曼在巴黎離世,享年92歲 [9] 
中文名
克勞德·朗茲曼
外文名
Claude Lanzmann
別    名
克洛德·朗茲曼
國    籍
法國
民    族
猶太民族
出生地
法國巴黎
出生日期
1925年11月27日
逝世日期
2018年7月5日
職    業
導演、編劇、作家、哲學家
畢業院校
索邦大學、蒂賓根大學
代表作品
浩劫、活人路過、死營革命實錄
主要成就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
第1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榮譽凱撒獎

克勞德·朗茲曼早年經歷

1925年11月27日,克勞德·朗茲曼出生於巴黎的一個猶太人家庭,
克勞德·朗茲曼 克勞德·朗茲曼
少年時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全家躲藏於屋後花園地洞才倖免於難 [2-3]  。17歲時,朗茲曼還在中學讀書,就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為法國地下抵抗游擊隊的少年組織者 [2]  ,活躍在法國中部城市克萊蒙費朗一帶 [3]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克勞德·朗茲曼朗茲曼回到巴黎,進入索邦大學專攻哲學,畢業論文寫的是德國哲學家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 [3]  。之後又赴德國蒂賓根大學繼續研讀哲學 [2]  。1947年,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發表《關於猶太人問題的思考》一文,震動整個歐洲,正在柏林自由大學任教的朗茲曼深受其影響,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猶太人身份 [2] 
20世紀50年代初,克勞德·朗茲曼回到法國從事記者工作,
朗茲曼(左1)、波伏娃(右1)、薩特(中) 朗茲曼(左1)、波伏娃(右1)、薩特(中)
為《世界報》等媒體撰寫大量文章,吸引到了讓-保羅·薩特的注意 [3]  。1952年,他與讓-保羅·薩特、西蒙娜·德·波伏娃相識,加入了他們創辦的《現代》雜誌編輯部 [3]  。這一時期,他也積極投身政治運動,去過朝鮮前線報道,參與過法國知識界反對阿爾及利亞戰爭的行動,關注過巴以之間的爭端 [3]  。漸漸地,克勞德·朗茲曼發現客觀中立的報道性文字,根本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電影這一媒介,更具力量與深度。於是,他走上了紀錄片拍攝之路 [2] 

克勞德·朗茲曼演藝經歷

1970年,在由米歇爾·德勒赫執導的劇情片《伊萊絲,還是現實的生活
克勞德·朗茲曼 克勞德·朗茲曼
》中擔任編劇。1972年,拍攝完成紀錄片處女作《為什麼是以色列》 [3]  。1985年4月,拍攝的紀錄片《浩劫》在法國上映 [6]  [10]  。1986年2月,憑藉拍攝的紀錄片《浩劫》獲得第1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榮譽凱撒獎 [3]  ;同年,拍攝的紀錄片《浩劫》獲得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卡里加里電影獎 [4] 
1986年4月,克勞德·朗茲曼在西蒙娜·德·波伏娃去世後接任《現代》雜誌的主編。1987年,憑藉紀錄片《浩劫》獲得第40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弗拉哈迪紀錄片獎最佳導演獎 [5]  。1988年10月6日,參與出演的紀錄片《旅館終點》在美國上映。1994年11月19日,拍攝的紀錄片《擦哈》在法國上映 [6]  。1995年2月,拍攝的紀錄片《擦哈》獲得第2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紀錄片獎提名。
1997年,拍攝紀錄片《活人路過》 [6]  。2001年5月13日,拍攝的紀錄片《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16點》在法國上映 [2]  [6]  。2004年,拍攝的《浩劫》在北京國際紀錄片展上分兩次放映,並在北京高校做專題放映,克勞德·朗茲曼親臨北京和觀眾見面。2009年,出版個人回憶錄《巴塔哥尼亞野兔》 [6] 
克勞德·朗茲曼 克勞德·朗茲曼
2013年2月,獲得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7]  ;5月19日,拍攝的紀錄片《最後的非正義》在法國上映。2014年2月,拍攝的紀錄片《最後的非正義》獲得第3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紀錄片獎提名。2016年2月,參演的紀錄片《克勞迪·蘭茲曼:<浩劫>之魂》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獎提名 [11]  。2017年5月,拍攝的紀錄片《燃燒彈》入圍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 [8] 
克勞德·朗茲曼 克勞德·朗茲曼

克勞德·朗茲曼個人生活

克勞德·朗茲曼感情生活

克勞德·朗茲曼曾與西蒙娜·德·波伏娃相戀七年。他後
克洛德·朗茲曼與西蒙娜·德·波伏娃和讓-保羅·薩特 克洛德·朗茲曼與西蒙娜·德·波伏娃和讓-保羅·薩特
來娶了法國女演員茱迪特·馬格,不過這段婚姻也僅維持八年。隨後他又與德國猶太女作家安傑麗卡·施羅伯斯多夫結婚,不過最終還是以分手告終 [3] 
1995年,70歲的克勞德·朗茲曼與法國營養學女博士多米尼克·貝蒂多利結婚 [3] 

克勞德·朗茲曼家庭成員

克勞德·朗茲曼的妹妹艾芙琳·雷曾做過作家讓-保羅·薩特的女友 [3] 
1995年,克勞德·朗茲曼與多米尼克·貝蒂多利生下兒子菲利克斯·朗茲曼。2017年,菲利克斯年僅23歲便因癌症去世,給克勞德·朗茲曼帶來沉重打擊 [3] 

克勞德·朗茲曼人物逝世

2018年7月5日,克勞德·朗茲曼在巴黎離世,享年92歲 [9]  ;7月12日,克勞德·朗茲曼的葬禮在巴黎榮軍院舉行,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出席並向他致敬 [12] 

克勞德·朗茲曼主要作品

克勞德·朗茲曼導演作品

上映時間作品名稱作品類型
1973年《為什麼以色列》紀錄片
1985年浩劫紀錄片
1994年以色列國防軍紀錄片
1997年《活人路過》紀錄片
2001年《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16點》紀錄片
2013年《最後的非正義》紀錄片
2017年《燃燒彈》紀錄片
2018年《四姐妹》紀錄片
(資料參考 [6]  [10] 

克勞德·朗茲曼編劇作品

上映時間作品名稱作品類型
1970年《伊萊絲,還是現實的生活》劇情片

克勞德·朗茲曼出版作品

出版時間作品類型
2009年《巴塔哥尼亞野兔》回憶錄
(資料參考 [6] 

克勞德·朗茲曼參演紀錄片

上映時間作品名稱作品類型
1988年《旅館終點》紀錄片
2015年《克勞迪·蘭茲曼:<浩劫>之魂》紀錄片

克勞德·朗茲曼獲獎記錄

柏林國際電影節
  • 2013    第63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熊獎[1]     (獲獎)    
  • 1936    第36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    浩劫    (獲獎)    
  • 1936    第36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特別提及    浩劫    (獲獎)    
  • 1936    第36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卡里加里電影獎    浩劫    (獲獎)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1967    第40屆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佛拉哈迪紀錄片獎最佳導演獎    浩劫    (獲獎)    
法國電影凱撒獎
  • 2014    第39屆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紀錄片    最後的非正義    (提名)    
  • 1995    第20屆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紀錄片    擦哈    (提名)    
  • 1986    第11屆    法國電影凱撒獎榮譽凱撒獎    浩劫[9]     (獲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
  • 2017    第70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黃金眼    燃燒彈    (提名)    

克勞德·朗茲曼人物評價

克勞德·朗茲曼通過對反猶太主義的暴力、非人道及其後果
克勞德·朗茲曼 克勞德·朗茲曼
的描繪,創造出一種新的方式,通過電影進行道德上的探究 [7]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席迪特·科斯里克評)
克勞德·朗茲曼承擔了作為人的責任 [2]  ;他的《浩劫》是一部反映罕見罪行的罕見作品,是反抗的吶喊,是拒絕遺忘,是一座“眼淚與真相的豐碑” [12]  ;他是“人類之友” [13]  ,他已經成為一座不朽的豐碑 [14] 《中國社會科學報》、法國總理菲利普、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騰訊網綜合評)
克勞德·朗茲曼似乎一直處在“身份認同”的困境當中,某種意義上,他是以猶太人的方式在拍攝猶太人的遭遇,不過,在猶太人問題上,他的思考是伴隨着切身經驗的,和其他思想者、旁觀者的路徑不太一致 [6] (《南方人物週刊》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