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葉鐵仔

鎖定
光葉鐵仔(Myrsine stolonifera (Koidz.) E. Walker)是報春花科鐵仔屬植物,灌木,高達2米;分枝多,小枝無毛。葉片堅紙質至近革質,橢圓狀披針形。傘形花序或花簇生,腋生或生於裸枝葉痕上,有花3-4朵。苞片戟形或披針形,萼片狹橢圓形或狹長圓形,子房卵形或橢圓形,無毛,具腺點。果球形,紅色變藍黑色。花期4-6月,果期12月至翌年12月。產於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以及台灣,生於海拔250-2100米的疏、密林中潮濕的地方。 [1] 
中文名
光葉鐵仔
拉丁學名
Myrsine stolonifera (Koidz.) E. Walker [4] 
別    名
蔓竹杞
匍匐鐵仔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報春花科
鐵仔屬
光葉鐵仔
命名者及年代
(Koidz.) Walker,1940

光葉鐵仔形態特徵

光葉鐵仔
光葉鐵仔(6張)
灌木,高達2米;分枝多,小枝無毛。葉片堅紙質至近革質,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楔形,長6-8 (-10) 釐米,寬1.5-2.5 (-3) 釐米,全緣或有時中部以上具1-2對齒,兩面無毛,葉面中脈下凹,側脈微隆起,背面中脈隆起,側脈及細脈不明顯,僅邊緣具腺點,其餘密佈小窩孔;葉柄長5-8毫米,下延不明顯。傘形花序或花簇生,腋生或生於裸枝葉痕上,有花3-4朵,每花基部具1苞片,苞片戟形或披針形,無毛;花梗長2-3毫米,無毛,有時具腺點;花5數,長約2毫米,花萼分離或僅基部連合,無毛,萼片狹橢圓形或狹長圓形,長約1毫米,頂端急尖或鈍,具明顯的腺點,無緣毛;花冠基部連合成極短的管,外面無毛,裏面除連合部分無毛外,其餘密被乳頭狀突起,裂片長圓形,長為萼的1倍,具明顯的腺點;雄蕊小,長為花冠裂片的1/2,基部與花冠管合生,上部分離,花絲與花葯等長或略長,花葯廣卵形或腎形,背部有時具腺點,在雌花中退化;雌蕊在雌花中長達花瓣的2/3,子房卵形或橢圓形,無毛,具腺點,頂端漸尖成花柱,柱頭點尖或微裂。果球形,直徑約5毫米,紅色變藍黑色,無毛。花期4-6月,果期12月至翌年12月。 [1-2]  [5] 
(注:光葉鐵仔圖冊資料來源 [3] 

光葉鐵仔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2100米的疏、密林中潮濕的地方。 [1] 

光葉鐵仔分佈範圍

產於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日本亦有。模式標本採於浙江寧波。 [2] 

光葉鐵仔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根或全株:苦、澀,微平。清熱利濕,收斂止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