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莖短距翠雀花

鎖定
光莖短距翠雀花(學名:Delphinium forrestii Diels var.viride (W. T. Wang) W. T. Wang)是毛茛科 翠雀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高可達35釐米,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長柄;葉片圓腎形,三深裂,深裂片相互多少覆壓,三淺裂,邊緣有不等大的鈍牙齒,側深裂片斜扇形,總狀花序呈圓柱狀或球狀,有密集的花;苞片似葉,萼片綠色,萼片圓錐狀鑽形,花瓣頂端微凹,無毛;子房有疏柔毛或近無毛。8-10月開花。
分佈於中國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海拔3100-4100米間山地草坡或林邊。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學名
光莖短距翠雀花
拉丁學名
DelphiniumforrestiiDiels var.viride(W. T. Wang) W. T. Wa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毛茛目
毛茛科
翠雀屬
短距翠雀花
命名者及年代
(W. T. Wang) W. T. Wang, 1948
變    種
光莖短距翠雀花

光莖短距翠雀花形態特徵

短距翠雀花:莖高18-35釐米,粗壯,密被向下斜展的糙毛。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長柄;葉片圓腎形,長2.3-6釐米,寬4.7-8釐米,三深裂,深裂片相互多少覆壓,中央深裂片倒卵狀楔形或菱狀楔形,三淺裂,邊緣有不等大的鈍牙齒,側深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或三深裂,兩面疏被短毛;葉柄長5-17釐米,密被硬毛。總狀花序呈圓柱狀或球狀,長(5-)10-15釐米,具密集的花;軸和花梗密被反曲的糙毛;下部的苞片似葉,上部的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約1.5釐米;花梗長1.5-2(-5)釐米;小苞片位花梗上部或與花鄰接,披針形,長9-12毫米,有長糙毛;萼片淡灰藍色或帶淡綠色,外面有長糙毛(長1.2-2毫米),並混有黃色腺毛,上萼片船狀倒卵形,長2-3釐米,寬1.4-1.6釐米,距通常比萼片稍短,圓錐狀鑽形,基部直徑約3毫米,其餘的萼片較小,長1.2-1.5釐米;花瓣頂端微凹,無毛;退化雄蕊長約1.2釐米,無毛,偶爾疏生短緣毛,瓣片頂端微凹或二淺裂;雄蕊無毛;心皮3,子房有疏柔毛或近無毛。8-10月開花。 [2] 
光莖短距翠雀花(變種)與短距翠雀花(原種)的區別:莖下部疏被短柔毛,常變無毛;萼片外面被短糙毛(毛長0.1-0.2毫米)。萼片綠色。 [3] 

光莖短距翠雀花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100-4100米間山地草坡或林邊。 [3] 

光莖短距翠雀花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雲南西北部(德欽)和西藏東南部(察隅,察瓦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