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莖栓果菊

鎖定
光莖栓果菊(Launaea acaulis (Roxb.) Babc. ex Kerr)是菊科栓果菊屬植物,基生葉多數,蓮座狀,匙形,總苞圓柱狀,長13-15毫米,生長於海拔500-3600米的山坡旱田、山坡路旁、荒地、稀樹草原,分佈於廣西(百色、隆林)、海南(定安、瓊中、樂東、保亭、崖縣、陵水)等地。
中文名
光莖栓果菊
拉丁學名
Launaea acaulis (Roxb.) Babc. ex Kerr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栓果菊屬
光莖栓果菊

光莖栓果菊形態特徵

光莖栓果菊線稿圖 光莖栓果菊線稿圖
多年生草本,低矮,高25-35釐米。根粗,垂直直伸,圓柱狀,木質。無莖或幾無莖,自根頸或莖基發出少數花葶,花葶自中部以下或上部傘房花序狀少分枝,分枝纖細,全部葶枝光滑無毛。基生葉多數,蓮座狀,匙形,長卵形、匙狀倒長卵形、線形或線狀倒披針形,長5-14釐米,寬0.5-1釐米,稍厚,頂端急尖、鈍或圓形,邊緣有細尖齒或淺波狀細齒或近全緣,向基部漸狹成短柄或無柄;花序分枝枝叉上的葉極小,極退化,苞片狀;全部葉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葶枝頂端排成傘房狀或不規則傘房狀花序。總苞圓柱狀,長13-15毫米;總苞片3-4層,外層及最外層極小,卵形、三角形或披針形,長2-4毫米,寬0.6-0.8毫米,頂端急尖,內層及最內層披針形,長13-15毫米,寬約2毫米,頂端急尖;全部總苞片外面無毛。舌狀小花黃色,約14枚。瘦果披針形或橢圓無喙。冠毛纖細,白色,單毛狀,長8毫米。花果期4-5月。 [1]  [3] 

光莖栓果菊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3600米的山坡旱田、山坡路旁、荒地、稀樹草原。 [1] 

光莖栓果菊分佈範圍

分佈於廣西(百色、隆林)、海南(定安、瓊中、樂東、保亭、崖縣、陵水)、貴州(安龍、望謨、羅甸)、四川(普格)、雲南(中甸、屏邊、蒙自、勐海)。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不丹、緬甸、泰國也有分佈。 [1] 

光莖栓果菊主要變種

A. Franchet在Launaea glabra (Wight) Franch.種名之下,發表了一個新變種,即var. rufescens Franch. in Nouv. Arch. Mus. Hist. Nat. Paris 10: 42 (Pl. David. 2: 80. 1888)1887.冠毛紅色。產於四川,沒見到標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