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纖冷接子

鎖定
用於光纖對接光纖或光纖對接尾纖,這個就相當於做接頭,(光纖對接尾纖是指光纖與尾纖的纖芯對接而不是前者説的尾纖頭),用於這種冷接續的東西叫做光纖冷接子。
中文名
光纖冷接子
外文名
LZ-LJZ
作    用
用於光纖對接光纖或光纖對接尾纖
領    域
信息科學

光纖冷接子簡介

3M的FibrlokTMII 2529通用型光纖接續系統為具有125 mm直徑包層的單模或多模光纖提供了永久性的機械接續,在連接250~900 mm直徑的塑料護層的光纖時,均可採用通用型2529FibrlokTM光纖接續子。
光纜的終端,可以採用2種技術:熔接和冷接。所謂冷接,是與熔接相對立,指通過“冷接子”進行光纜機械接續,整個接續過程可在2 min內完成。
採用冷接技術,其接續效果可與熔接相當,插入損耗可達到小於0.1 dB,在接續端口採用添加匹配液以減少回波損耗,回波損耗達到小於−60 dB(已有運營商、光纜廠家的測試報告)。

光纖冷接子特點

光纖冷接子是兩根尾纖對接時使用的,它內部的主要部件就是一個精密的v型槽,在兩根尾纖撥纖之後利用冷接子來實現兩根尾纖的對接。他操作起來更簡單快速,比用熔接機熔接省時間。

光纖冷接子發展

隨着FTTH光纖到户的迅猛發展,對光纖冷接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光纖快速連接器跟光纖冷接子將在FTTH接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光纖快速連接器現場端接技術剛好解決這個難題,無需熔接操作方便快捷、接續成本低,真正實現隨時隨地的接入。 [1] 
接法
光纖冷接子的接法 光纖冷接子的接法

光纖冷接子優點

1、 結構上採用非預埋光纖式結構
器件內部無預埋光纖及匹配膏,光纖安裝夾緊後,可用放大鏡對光纖端面進行檢查,
可避免光纖連接損耗偏大情況出現。軸向帶定位機構,夾緊過程中,光纖不會軸向前移。
2、 光纖夾緊的可靠性非常好
光纖夾持元件均採用彈性金屬材料製造,不存在塑料元件的老化問題;温度變化對光纖夾持力幾乎無影響;另外,器件內部帶防松機構,器件抗震動,抗跌落性能都非常好。
3、 接續的穩定性好
光纖對接處有軸向貼緊力,光纖對接時,兩光纖端面間隙幾乎為零,所以連接損耗常常小於≤0.3dB,甚至小於≤0.1dB 的情況也常出現;由於不使用光纖匹配膏,不
存在光纖匹配膏的流失,污染以及老化問題;另外光纖夾緊的可靠性非常好也決定了接續的穩定性非常好。
4、插入損耗小
由於器件按非預埋光纖式結構設計,光纖對接點只有一個,所以,連接損耗一般小於現有光纖快速連接器
5、光纖快速接續連接器在線抗拉力對連接損耗無影響
器件承受的軸向拉力,直接作用於器件的殼體上,連接器的陶瓷插針不受拉力,不影響光纖對接效果,所以對連接損耗無影響。
6、使用成本很低
器件的製造成本較低,所以售價較低;而且安裝非常簡單,幾乎不需要專用施工工具,就能完成安裝。隨着全球光纖到户(FTTH)的逐漸實施,性能優良,使用成本很低的產品必然是市場的主流。
7、使用維護性好
安裝維護非常簡單,不管是施工人員,還是用户,只需進行簡單指導或閲讀《安裝説明書》,使用光纖施工的常用工具就能完成安裝維護。
8、安裝速度非常快
器件帶特有的光纖導向機構,穿光纖非常快速方便,如果對裸纖施工,不到 10 秒即可完成光纖定位夾緊,包括對光纜進行壓接,一般在30秒左右(除光纖準備時間)可完成安裝

光纖冷接子缺點

缺點:“冷接子”國內可以直接生產的廠家較少,成本較高,在商務和技術服務上沒有可供選擇的餘地,其次是冷接子中使用匹配液,因使用少,時間短,老化問題需要時間的考驗。

光纖冷接子相關區別

冷接和熔接的區別:
熱熔
需要使用熔接機,光纖切刀,將兩根光纖接起來,不需要其它輔助材料。優點是質量穩定,接續損耗小(約0.03至0.05db),缺點是設備成本過高,設備的儲電能力有限,野外作業受限制。總之, 熔接質量好,衰耗低,但操作麻煩,需要熔接機。
冷接
不需要太多設備,光纖切刀即可,但每個接點需要一個快速連接器(可以説是未來的主流操作),大約5至10元錢,優點是便於操作,適合野外作業,缺點損失偏大,約0.2至0.5dB每個點.冷接子”,國內可以直接生產的廠家較少,成本較高,在商務和技術服務上沒有可供選擇的餘地,其次是冷接子中使用匹配液,因使用少,時間短,老化問題需要時間的考驗。
1、冷接的成本比熱熔要高很多,一個冷接子價格在15元左右,飛機頭在5元左右。而熱熔管的價格非常低只要幾分錢一個。
2、冷接的工具攜帶比較方便,熱熔則需要揹着熱熔機。很不方便
3、熱熔之後的光纖損耗較低,冷接的光纖接頭相對來説損耗較大。 [2] 
參考資料
  • 1.    陸樹成, 劉鵬程. 光纖冷接子技術在煤礦現場工作中的應用[J]. 科技風, 2013(13):75-75.
  • 2.    《智能建築與城市信息》編輯. 光纖產品精選集錦[J]. 智能建築與城市信息, 2008(2):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