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明女神

(鱗翅目閃蝶科閃蝶屬動物)

鎖定
光明女神,別稱藍色多瑙河蝶,海倫娜閃蝶,是一種蝴蝶。這種蝴蝶產於巴西、秘魯等國,數量極少,十分珍貴,美麗而夢幻般的蝴蝶,整個翅面猶如蔚藍的大海上湧起朵朵白色的浪花,其顏色及花紋非常壯觀,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蝴蝶,不僅體態婀娜,展翅如孔雀開屏,而且蝶翅還會發光變色,時而深藍,時而湛藍,時而淺藍,雙翅上的白色紋脈就像鑲嵌上去的珠寶,光彩熠熠,十分迷人。説是“女神”也一點不誇張。光明女神蝶中翼都有白色花紋,這是高貴的象徵。
拉丁學名
Morpho helena staudinger,1890
別    名
海倫娜閃蝶
藍色多瑙河蝶
動物界
分佈區域
巴西、秘魯等國
中文學名
光明女神
地    位
世界上最美麗的蝴蝶
領    域
生命科學

光明女神物種資料

中文名:光明女神蝶
別名:海倫娜閃蝶、藍色多瑙河蝶
拉丁學名:Morpho helena staudinger,1890類屬:昆蟲綱有翅亞綱鱗翅目閃蝶科→閃蝶屬。
地位:世界最知名蝴蝶之一
光明女神又稱海倫娜閃蝶,主要分佈於巴西、秘魯等國的熱帶雨林,是世界最知名的蝴蝶之一。該蝶繁殖能力弱,野外數量極少,因此十分珍貴。光明女神雄蝶具有領域性,全身呈紫藍色,翅面從不同角度觀察,色澤呈現紫藍色到天藍色的變幻。蝶翅中部有一條潔白的色帶,貫穿前後翅。雌蝶翅外緣和前翅中部為褐色,沒有藍色光澤。雌蝶和雄蝶的體型差別不大,雌性稍小 [1] 

光明女神現狀

世界上最美麗的蝴蝶——光明女神蝶曾亮相在“世界奇妙昆蟲展”中,在美國索斯比拍賣會上拍價達4萬多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6萬元。這種蝴蝶是秘魯國蝶,數量極少,十分珍貴,在我國僅有3只,2只在西安蝶戀花昆蟲館,1只被北京收藏家收藏。該蝶全身呈紫藍色,並可以由紫藍變化為天藍,潔白色閃帶貫通前後翅,説是“女神”也一點不誇張。“光明女神蝶”生活在南美的秘魯亞馬孫河流域,現已基本絕跡,標本每隻價值36萬元。產於南美秘魯,是亞馬遜流域瑰寶。雄體全翅放射着寶藍色光輝,璀璨奪目。蝶翅中部有一條潔白的色帶,貫穿前後翅。翅面從不同角度觀察,色澤從紫藍色到天藍色不斷變幻,神秘莫測,象蔚藍色的大海,又象遼闊的天空。雌體翅面為嫩黃色,蝶翅外緣和前翅中部呈褐色,沒有藍光。是蝴蝶收藏的極品蝶種, 外觀上,雌性和雄性的差別不大。雌性稍小,且翅膀藍色略帶紫色雄性則為亮藍色。且雄性翅膀上的白帶稍細些。
光明女神蝶的命運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它們如此的美麗,才是它們滅亡的真正原因。它們已經基本滅亡,世界生存着不到20只。只因它們太美麗了!

光明女神形態特徵

光明女神閃蝶大型華麗,翅展75~100毫米,兩性異形,雄蝶具閃亮的金屬般的藍色光澤,綠白色光澤,橙褐色光澤。觸角細長,約是前翅長度的三分之一。腹部較短,翅底面褐色,有條紋及成列的眼斑,但眼上無毛,雄性前足跗節上張毛,後翅中室開式。閃蝶閃光的原因是蝴蝶翅膀上密佈着含有多種色素顆粒的鱗片,鱗片結構較為複雜,細微結構是由多層立體的柵欄構成,當光線照射到翅膀上時,會產生折射、反射和繞射等物理現象,在光學作用下產生了湛藍的色彩,鱗片上微細的色彩脊紋越密,產生的閃光也越強。
該物種全身呈紫藍色,其前翅兩端的藍色有深藍、湛藍、淺藍不斷的變化,整個翅面猶如藍色的天空鑲嵌一串亮麗的光環,顏色美麗,體態婀娜,故有“女神”之説。

光明女神棲息環境

新熱帶界熱帶雨林出沒,如亞馬遜原始森林,也適應如南美乾燥的落葉林和次生林林地。飛行迅速。雄蝶有領域性,翅膀反射出的金屬光澤是向其它雄蝶表示其領域範圍。

光明女神生活習性

日間活動,飛翔敏捷,和其他鱗翅目昆蟲一樣,也是完全變態。生活史包括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期。它們的卵呈半球形,幼蟲具有明顯的彩色“毛叢”,且通常有一個尾叉,類似眼蝶的幼蟲。幼蟲一般羣集生活,取食各種攀緣植物,特別是豆科植物,若遇到危險,會從體內的腺體發出刺激性氣味,驅走捕食者。
蛹的頭部和翅上有各種突起,屬於帶蛹。寄主多為堇菜科、忍冬科、楊柳科、桑科、榆科、麻類、大戟科、茜草科等植物。成蟲不好訪花,常以吸食墜落的腐果,糞便等汁液為食。

光明女神分佈範圍

光明女神蝶主要分佈在巴西、秘魯以及哥倫比亞,數量極為稀少。這種蝴蝶是秘魯的國蝶,在美國索斯比拍賣會上,光明女神蝶最後的拍賣價格竟然達到了4萬多美元。光明女神蝶在我國僅僅有5只而已,西安蝶戀花昆蟲館有兩隻,一隻被某位收藏家所收藏 [2] 

光明女神繁殖方式

閃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即一生會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
光明女神閃蝶卵
閃蝶卵一般為半球形,表面有蠟質殼,防止水分蒸發,一端有細孔,是精子進入的通路。成蟲會將卵產於其寄主植物或嫩芽上,即閃蝶幼蟲會進食的植物,為幼蟲準備好合適的生長地點。
光明女神閃蝶幼蟲
閃蝶幼蟲為毛蟲,孵化出後要吃掉大量植物葉子,隨着幼蟲生長,一般要經過4至6次蜕皮,幼蟲每次脱皮為一齡,並把舊外殼吃掉。
光明女神閃蝶蛹
閃蝶幼蟲完全成長後便會停止進食,到處爬行着尋找一個適合的結蛹地方。閃蝶科的蝴蝶的蛹是頭下尾上的懸吊着,稱為懸蛹;它們會把身體拉長量度周圍的空間是否足夠破蛹羽化時順利展開翅膀。當找到結蛹的地方時,閃蝶會在該處吐絲,將身體末端固定在絲上,閃蝶幼蟲會在葉子背面隱蔽的地方結蛹,然後逐漸變硬,成為前蛹。約一天後,前蛹脱去幼蟲外皮,露出蝶蛹。蛹內幼蟲的器具會逐漸分解,然後重新組成閃蝶的身體。
光明女神閃蝶成蟲
閃蝶的成蟲性成熟後,在蛹中沿着頭和胸破殼鑽出,剛羽化的蝴蝶翅膀皺褶和腹部膨脹,這時的蝴蝶無法躲避天敵,翅膀展開後,閃蝶就可以飛翔了,閃蝶的前後翅不同步扇動,成蟲以腐爛果實的汁液為食物。

光明女神所屬亞種

曾經是尖翅藍閃蝶(Morpho rhetenor)的亞種,已經為獨立物種。

光明女神種羣現狀

光明女神閃蝶曾亮相在“世界奇妙昆蟲展”中,在美國索斯比拍賣會上拍價達4萬多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6萬元。這種蝴蝶是秘魯國蝶,數量極少,十分珍貴。在我國僅有3只野生的標本,2只在西安蝶戀花昆蟲館,1只被北京收藏家收藏。該種蝴蝶已被秘魯人工大量繁殖,作為出口品流通,國內市場上也能見到其身影,A1品質未展翅原蝶在450元以上,展翅後的工藝品在800-1000多元不等,不過大部分商業標本均已去除腹部,避免流通過程中,腹部出油,損壞蝶翅。雖然已被人工繁殖得到保護,但野生的光明女神閃蝶依然是很稀少或説罕見,所以還需要加強保護。

光明女神保護級別

未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未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保護動物。
未列入《野生動植物種貿易歐盟監管法規》(EU regulation on trading with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參考資料
  • 1.    陳運發主編,新物種·珍貴自然遺產 廣西自然博物館收藏 2015=New species·precious natural heritages at the Guangxi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01,第202頁
  • 2.    《探秘者系列》編委會編,瀕臨滅絕 關注危難中的生靈,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01,第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