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鎖定
“高效微納化學電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於2009年12月24日經教育部批准立項建設,2010年4月17日通過教育部建設計劃論證,設立微納材料設計製備與性能調控、功能催化材料與低碳能源開發利用、微納電極材料與高效化學電源三個研究方向
中文名
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設立時間
2009年12月24日
類    型
實驗室
作    用
科研

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簡介

針對上世紀七十年代爆發的世界能源危機,南開大學在申泮文(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赫咺、張允什、廖代正等科學家的帶領下,在國內較早開展新能源材料、新催化材料、分子功能材料等學科前沿研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研製出我國第一支鎳氫電池樣品,發明了“直接法合成ZSM-5分子篩”。

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歷史沿革

1987年首批進入國家863高新技術研究計劃並承擔高能電池的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開發。1992年,經國家教育部(原國家教委)批准成立我國高校第一個新能源材料化學研究所,1997年成立新催化材料科學研究所,從事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及新能源材料化學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2004和2007年先後成立金屬與分子基材料化學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和能源材料化學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對功能配合物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催化材料、高能化學電源等進行研究開發。
依據建設計劃論證專家組建議、實驗室研究人員討論和2010年9月19日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建議,將名稱調整為“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設立分子基能源材料、低碳能源催化材料、高效化學電源三個研究方向。2011年12月18日通過教育部驗收並正式運行。

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服務內容

實驗室依託化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擁有理學(化學)和工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國家和天津市的能源重大需求為牽引,以創造新物質和追求原子經濟性的化學科學發展為推動,着重於能源-材料-化學-環境-經濟等多學科的交叉重大問題,開展化學和(或)電化學反應獲得能量的高效、清潔、低成本與長壽命轉化與儲存的創新科學研究與開發,為實現從高碳向低碳或無碳燃料的轉換、能源清潔利用、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做貢獻。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52人,包含固定研究人員36人、技術支持人員12人和顧問成員4人。固定研究人員全部具有高級職稱(正高職22人、副高職14人)。成員包含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5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8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1人。
實驗室人員在建設期(2010-2011年),積極承擔國家、省部級等科研項目130項(經費1億餘元),其中建設期內新承擔科研項目77項(經費6000餘萬元),跨年度科研項目53項(經費約4000萬元)。建設期內,新承擔科技部與國家基金項目43項、教育部與天津市項目21項,其它項目13項,其中包含國家973納米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項、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1項、國家基金重點項目2項、“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1項、校企合作乙炔法氯乙烯流化牀合成綠色催化技術項目1項。

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要貢獻

經過積累,“ZSM-5分子篩的新合成方法”(李赫咺等)獲198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發展氫化物化學”(申泮文等)獲198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新型儲氫材料及化學電源”(張允什等)獲199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氫化物鎳電池實用化研究”(宋德瑛等,合作)獲199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分子磁性的基礎研究”(廖代正等)獲2003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鎳氫電池、電池組及相關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系統集成”(高學平等,合作)獲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幾類無機材料的氫、鋰、鎂儲存與電池性能研究”(陳軍等)獲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磁性配合物功能材料的基礎研究”(廖代正等)、“功能性有機-無機雜化材料的組裝與性質研究”(程鵬等)、“功能高級有序結構分子聚集體研究”(卜顯和等)、“清潔能源材料與高能化學電源”(陳軍等)、“新型發光配合物的設計、合成與性質研究”(程鵬等)、“新型功能配位聚合物的構築與結構性能調控”(卜顯和等)先後獲1999年(天津首屆)、2001年、2002年、2006年、2008年、2011年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原文簡介

Th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Chemistry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 Adv Energy Mat Chem,KLAEMC), located in Nankai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2009 on the basis of the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n Metal and Molecule-based Material Chemistry and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Chemistry. The laboratory has 52 faculties including 36 researchers (with 22 professors and 14 associate professors), 12 technicians, and 4 consultant members. Researchers include 1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5 special government allowances (The State Council), 3 Cheung Kong Schola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3 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8 New-Century Training Programme Foundation for the Talents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KLAEMC has set up three major research directions: molecule-based energy materials, catalytic materials for low-carbon energy and high-efficiency chemical power sources. Researches in KLAEMC focus on ke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ssues in multidiscipline fields of energy,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 KLAEMC is devoted to in-depth understanding the laws of energy storage & conversion and developing advanced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lean energy.
I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2010-2011), members in the KLAEMC are responsible for 130 research projects ranging from basic research project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nd Tianjin Government to applied research projects sponsored by companies, with total
funding over 100 million Ұ.
Members in the KLAEMC have made respect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science and economy of China.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remark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fields of zeolite synthesis, hydride chemistry, batteries, optical and magnetic complex materials, and functional molecular aggregates. The accomplished researches were awarded 2 State Natural Science (2nd) Award, 1 National Invention (2nd) Award, 4 National (2nd) Award on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 Tianjin Natural Science (1st) Award and a number of other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