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秦城邑考古

鎖定
《先秦城邑考古》是2017年12月由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宏。 [1] 
書    名
先秦城邑考古
作    者
許宏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2017年12月
ISBN
9787515106243 [1] 
版    次
1
印    次
1

先秦城邑考古內容簡介

該書是先秦城邑考古的集成之作,是作者博士論文《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的“升級版”。作者對70餘年來的城邑考古材料和考古學史進行系統梳理,竭澤而漁地收錄了1000餘座城邑資料,對先秦城邑7000年的演變脈絡進行了全景式的大掃描。該書貫穿了作者明確的史觀,有不同於以往的概念界定和敍事框架(縱貫前仰韶時代、仰韶時代、龍山時代、二里頭—西周時代、春秋戰國時代),在若干問題上有作者獨到的認識。尤其是提出了包含環壕聚落在內的新的“城邑(enclosure)”概念,總結出了“大都無城”等早期城邑、都邑佈局模式和文化傳統。全書近800頁,精裝上下兩編。含80餘頁基礎表,400幅精繪插圖,每圖專享二維碼,讓查圖、用圖更便利。另附“先秦城邑考古中文文獻存目” 5000餘條,囊括1929年至今的發現與研究成果。本書可一書三用:資料引得+學術專著+教輔讀物。其中的“大數據”分析作業,使得對城邑形制的深度梳理、對城邑的時空變化軌跡、城邑與氣候環境和社會結構之關係的把握,對華夏城邑羣空間構成的勾畫等成為可能。作者提出的相關見解,將會引發思考、有裨於深化中國考古學和上古史研究。 [1] 

先秦城邑考古作者簡介

許宏,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學研究。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先秦城邑考古》等書,主編考古報告《二里頭(1999-2006)》。 [1] 

先秦城邑考古目 錄

- 上 編 -
前 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先秦城邑研究史
第二節 研究範式、概念界定與編撰説明
一、研究範式
二、概念界定
三、編撰説明
第三節 先秦城邑總體觀
一、聚落形態的變化經緯
二、“大都無城”模式的提出
第二章 前仰韶時代城邑(7000~5000 BC)
第一節 燕山南北
第二節 黃淮流域
第三節 長江中下游
第三章 仰韶時代城邑(5000~2800 BC)
第一節 仰韶時代前期(5000~3500 BC)
一、河套至西遼河流域
二、黃河中游
三、長江中游
第二節 仰韶時代後期(3500~2800 BC)
一、河套至西遼河流域
二、黃河中游
三、長江中下游
第四章 龍山時代城邑(2800~1700 BC)
第一節 龍山時代前期(2800~2300 BC)
一、河套左近與晉陝高原
二、黃淮流域
三、長江中下游
第二節 龍山時代後期(2300~1700 BC)
一、河套左近與晉陝高原
二、黃淮流域
三、長江流域
第三節 初期城市與文明的形成
一、城市·國家·文明
二、城市在文明起源研究中的位置
三、城市產生及初步發展軌跡
第五章 二里頭—西周時代城邑(1700~771 BC)
第一節 二里頭時期(1700~1500 BC)
一、中原左近
二、海岱地區
三、西遼河流域及左近(含二里崗時期)
第二節 二里崗時期(1500~1350 BC)
一、中原地區
二、長江流域
三、東北地區
第三節 殷墟時期(1350~1050 BC)
一、中原左近
二、關中西部
三、晉陝高原
四、海岱地區
五、長江流域
第四節 西周時期(1050~771 BC)
一、關中左近
二、中原地區
三、燕山南麓
四、海岱地區
五、長江上中游
六、江淮下游
第五節 早期王朝時代的城邑形態
一、各類城邑形態綜合分析
二、中原王朝都邑的特質
第六章 春秋戰國時代城邑(770~221 BC)
第一節 總體分析
一、關於城邑分期
二、關於城邑分區
三、關於城邑分類
第二節 中原文化區
一、主要都邑
二、其他都邑
三、一般城邑
第三節 齊魯文化區
一、主要都邑
二、其他都邑
三、一般城邑
第四節 楚文化區
一、主要都邑
二、其他都邑
三、一般城邑
第五節 吳越文化區
一、主要都邑
二、其他都邑與一般城邑
第六節 秦文化區
一、主要都邑
二、其他都邑與一般城邑
第七節 北方文化區
一、主要都邑
二、其他都邑與一般城邑
第八節 “華夏城邑羣”的四至及以外城邑
一、西、西北至北方
二、東北方
三、南方與東南方
四、西南方
第九節 城市形態及其社會意義
一、大規模築城運動的展開
二、城邑形態的綜合分析
三、城郭佈局的形成
四、春秋至戰國都邑格局的演變
第七章 餘論:先秦至秦漢城邑的變與不變
第一節 都邑建制的特點
第二節 全國性城市體系的形成
- 下 編 -
先秦城邑基礎信息表
凡例與説明
附表1 前仰韶時代城邑一覽表
附表2 仰韶時代前期城邑一覽表
附表3 仰韶時代後期城邑一覽表
附表4 龍山時代前期城邑一覽表
附表5 龍山時代後期城邑一覽表
附表6 龍山時代北方地區城邑一覽表
附表7 二里頭時期城邑一覽表
附表8 二里崗時期城邑一覽表
附表9 夏家店下層文化主要城邑(羣)一覽表
附表10 殷墟時期城邑一覽表
附表11 西周時期城邑一覽表
附表12 春秋戰國時代都邑一覽表
附表13 春秋戰國時代一般城邑一覽表
附表14 文獻所見春秋諸國築城一覽表
附表15 文獻所見戰國諸國築城一覽表
先秦城邑考古中文文獻存目
凡例與説明
一、總 論
二、前仰韶時代(7000~5000 BC)
三、仰韶時代(5000~2800 BC)
四、龍山時代(2800~1700 BC)
五、二里頭—西周時代(1700~771 BC)
六、春秋戰國時代(770~221 BC)
後 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