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禮後兵

(漢語成語)

鎖定
先禮後兵(拼音:xiān lǐ hòu bī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1] 
先禮後兵(禮:禮儀;兵:武力)指先按禮儀與對方交涉,行不通時再採用強硬的手段或武力。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1]  [5] 
中文名
先禮後兵
拼    音
xiān lǐ hòu bīng
近義詞
先聲奪人
反義詞
不宣而戰、突然襲擊
出    處
《三國演義》
注音字母
ㄒㄧㄢ ㄌㄧˇ ㄏㄡˋ ㄅㄧㄥ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分句

先禮後兵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一一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後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後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先禮後兵”。 [1] 

先禮後兵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北海相孔融被黃巾起義軍的管亥部隊圍困,形勢非常危急。他派人衝出重圍,請劉備的軍隊來解圍。剛結束戰鬥,徐州太守陶謙又派人來告急,説徐州被曹操兵馬圍住,請求劉備去解燃眉之急。 [2] 
劉備率領關羽張飛趙雲,衝入曹軍,殺出一條血路,直進入徐州城內。陶謙將劉備請入府衙,取出徐州牌印,讓給劉備説:“目下國事紛亂,朝綱不振,你是漢室宗親,正該力扶社稷。我已年老昏庸,情願將徐州相讓。”劉備推辭説:“我功微德薄,今來相救本是出自大義,怎敢有吞併之心。”二人推來推去,沒有結果,府吏們相勸説:“今日兵臨城下,是先商議退兵之計為好,讓位之事可容日後再議。”劉備贊成説:“我先給曹操寫封信,勸他退兵,若他不答應,再與他交戰也不晚。”劉備寫道:“目前國內憂患無窮,董卓的餘黨沒有肅清,造反的農民到處都是。你應該以朝廷為重,不要圖報私仇,你如果撤回徐州之兵,以救國難,那是天下的幸事。” [2] 
曹操看完信,火冒三丈,大發雷霆,罵道:“劉備是什麼人?膽敢來教訓我!將送信的人給我斬首,全軍上下馬上攻城,我看他劉備到底有何本事!”曹操手下有一位謀士,名叫郭嘉,是深謀遠慮的人。他看曹操發怒,便好言相勸説:“不能這樣,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後兵,是很合乎禮節的。我們千萬不能魯莽,也應用好話去安撫他,鬆懈他們的鬥志,然後再攻城,就可以順利地拿下來了。”曹操聽從了郭嘉的意見,款待送信的使者,又寫回信給劉備。曹操正在與使者閒聊的時候,忽然有流星馬前來報告,説呂布的軍隊已經攻破袞州,正在進攻濮陽,曹操頓時驚恐萬狀,大聲喊道:“袞州有失,我們無家可歸了,馬上撤出徐州!” [2] 
郭嘉下達了撤軍的命令,然後對曹操説:“我們可以賣個人情給劉備,就説看在他的面上我們退軍了!”曹操會心地點了點頭,又提筆重新給劉備寫了一封信。 [2] 

先禮後兵成語寓意

中國自古就有反戰的傳統,因而,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用兵的。所謂先禮後兵,就是先按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先禮後兵”也並非是軟弱。“兵”是“禮”的後盾,二者相輔相成。“先禮後兵”,既能避免不必要的爭戰,還能彰顯自己的王者風範。儘管兵不厭詐,可總以陰謀取勝終究惹人恥笑,倘若對勝利有充分的信心,就應該表現出大家風範,以信義為準則,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先禮後兵,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3-4] 

先禮後兵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先禮後兵”指先按禮儀與對方交涉,行不通時再採用強硬的手段或武力。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1]  [5] 
  • 運用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二一章:“李自成為着南陽防守比較堅固,不想多損傷攻城將士,明知猛如虎不會投降,還是採取先禮後兵的辦法,射書勸降。” [1] 
陳忠實《白鹿原》三四章:“先禮後兵,先動員他一塊起義,話説不通再動手抓不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