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富後教

鎖定
儒家關於經濟與德育關係的學説,是一種體現經濟基礎與文化教育之關係的思想。
儒家主張禮教德治,即以禮樂教化來培養人的道德,從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但是,禮樂教化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經濟物質基礎,這就是所謂“先富後教”。
“先富後教”的相關論述較早見於《論語》,後《孟子》、《管子》等均予以繼承和發展。
中文名
先富後教
所屬領域
經濟學
先富後教是一種體現經濟基礎與文化教育之關係的思想。依照這一觀念,治理國家應當先奠定一定的物質基礎,令人民生活有所保障,然後才可以實行道德教化。當然,先富後教並不是説要等到物質方面達到相當富裕之後再開始進行精神方面的教導,而是説進行教化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作為基礎。
較早孔子提出:
《論語·子路篇》:子適衞,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後學,如孟子、管子均予以繼承和發展:
《孟子卷一·梁惠王章句上》: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另外:
《荀子卷十九·大略篇第二十七》: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
《漢書·食貨志》:食足貨通,然後國實民富,而教化成。